第199章 火绳枪现世,李格非远赴西北!
当他们都在感慨这新式武器的威力之时,凌振再次拿出了一种新式武器,火绳枪(火铳改良,原欧洲发明)。
当赵佶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那嘴角的笑意已经是忍不住了,凌振同样没有废话,直接命人开始了演示。
点燃火绳枪的火线以后,只听“砰~”的一声。
那铁管中的弹药喷射而出,一百米开外的一块木板应声而碎,种师道等人看到这一幕,已经不是震惊了。
这样的距离,可以直接媲美一个能拉动三百斤巨弓的人,所产生的威力。种师道看到这一幕,让他的双眼变得火热。
不仅仅是他,宗泽,岳飞,周侗,等所有人全都热切无比的看着那黑色的铁管。
就连公孙胜都愣愣的看着这一幕,这似乎比他的法术还厉害啊,张清对比了一下他的飞石绝技,觉得也是相差甚远啊。
“陛下,这火绳枪现在还需要专门的人进行训练才行,并不能做到直接上手,相对来说还有些难度,但这个东西,是水都能扔啊,嘿嘿~”
凌振在演示完毕以后,也是急不可耐的向赵佶做着汇报,当听完凌振的回答以后,没等赵佶回答,种师道翻了个白眼。
不说那扔出去的犹如地雷的东西,就说那凌振所谓的火绳枪,训练真的会很难吗?要知道种师道所知道的能拉动三百斤巨弓的人,根本没几个,那必须属于天生神力才行。
而这火绳枪,种师道干保证,这西北军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练习成功,这要是火绳枪管够,以后的战争模式,将会彻底被颠覆。
他们大宋,也将会称霸这片大陆,在那个时候,什么唐朝,隋朝,国土面积绝对不会有大宋大,也许,大宋将会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国土面积也说不定。
“凌振,你是立了大功啊,有了这两样东西,以后我大宋的战士,将会少损失很多啊,你这属于立在当代功在千秋啊。”
火器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模式,但是却并非是生命的灭杀者,要知道古代战争,也依旧有白起坑杀赵国四十万将士的惨烈战斗。
如果是一场压倒性的战争,那火器反而会减少更多的伤亡,因为一旦占领了一处地方之后,接下来只要文化传输得当,那战争将会彻底消失。
这样一来,反而减少了很多伤亡,理论虽然不是完全正确,可有时候事实就是这样,只要你不要像太阳国那么恶心,甚至连人都算不上,那民族大一统,就会更加的完美。
一上午的参观,让赵佶等人大开眼界,也再一次让他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赵佶在想,如果不是思想的压制,也许这蒸汽机,飞机,轮船,根本没可能在西方发展起来。
古代的能工巧匠实在是太多了,他研究不明白的,就交给这些人即可,剩下的,赵佶只要给他们一个开放的思想就好了。
等回到皇宫以后,还有一件大事在等着自己,那就是启用李格非,这件事何执中和林摅已经知道了。
他二人也没有反对,而且李格非在为官期间,属实是政绩不错,算的上爱民如子,这点倒是和林摅有些像。
加上此人儒家思想严重,这“保守”的思想也许更适合西平府也说不上,当然最后一句是赵佶自己想的。
“臣,李格非参见陛下,见过两位宰相~”
御书房内,李格非在童贯的指引下,已经先一步到达,当赵佶和何执中,林摅进来的时候,他也是赶忙起身。
“李公不必多礼,今日召你前来,朕准备正式加封你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西平府知州,总领地方的政治、经济、工作。军事上的工作,将由王禀负责,关于他的职务,由你代朕传达。”
“臣遵旨~”
李格非虽然早就知道这个结果,但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老头的心里还是激动无比,倒不是他为官激动。
他这个年龄早已过了追求名利的想法,就如同执中一般,只想能让自己的抱负在施展出去就行。
“李公,这一路会有锦衣卫和皇城司的人共同护送你前往,并且留在当地辅助你完成前期的工作,到了以后,让张孝纯回汴京,朕另做安排~”
李格非闻言,赶忙称是,张孝纯此人,他也挺过,是一位难得的文官,按理说他并不比李格非差,而且还和王禀配合过,彼此也算相识。
但是赵佶的安排其他人也不敢违背,只能遵守。对于他们的想法赵佶并不知晓。
这里也当然不是赵佶怀疑张孝纯的能力,正是因为看到了张孝纯的能力,所以他有意让其进京,何执中的年龄越来越大了。
林摅本身性格还有一些缺陷,为人太过耿直,赵佶在接触过张孝纯以后,发现此人能文能武,也许在何执中百年以后,会成为一个非常符合赵佶的宰相。
武将现在赵佶根本不担心,但文臣,反而让他觉得稀缺了起来,大宋虽然重文抑武,但这好一点的文臣,也都不在他这个时代。
寇准也好,王安石也罢,就连欧阳修,苏轼等都已经纷纷离世,蔡京能力有,但贪也是真贪,如果他和和珅一样,那赵佶也能忍下此人。
毕竟和珅不弄权,不把持朝政,甚至可能是乾隆推出来的准备替他敛财的人,可蔡京那真是专权跋扈了。
大宋的朝堂被他把持大半,一遍忽悠着没什么理想的和脾气的宋徽宗,一遍拼命的搞钱,他倒是富了。
可大宋却完了,这次解决掉了以蔡京为首的一帮贪官污吏,也让文臣出现了一些断档,虽然还有何执中,林摅,李纲等人,但毕竟不如武将这般百花齐放。
适当的招揽各地有能力的文官也是赵佶现在需要考虑的事情,张孝纯和李格非的出现,让赵佶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甚至,他在考虑是否改革一下科举制度,搞一搞纸张,让更多的人开始学习,为将来的大宋储备人才。
当然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这里的事情安排完毕以后,赵佶也是来到了李格非的跟前,小声地询问道。
“李公,今晚朕准备去你家,方便吧,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