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我军畅通无阻?
然而,当他率领着1000余轻骑快速地绕过了防线,赶到了渡河点的时候,却地发现那里竟然已经被大秦军队重兵把守。
面对如此严密的防守,他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些秦军真是无孔不入啊!”
他不甘心地组织了几次进攻,但都被秦军顽强地击退。
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鲜血与牺牲,让他心如刀绞。
眼见无法得逞,他只能无奈地撤回枣城,心中满是失落和懊恼。
回到城中,黄维更加气恼。他一边咒骂着秦军的狡猾,一边下达命令加强城防,并派出人手四处打探大秦军队的动向。
然而,大秦军队似乎早已洞察到了他的计划,不断地骚扰他们的补给线和据点,使得他们陷入了被动局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维渐渐地感到力不从心,他的部队疲惫不堪,士气低落。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陷入了困境之中。
这时,有人向他建议,不如暂时放弃一些地方,收缩防线,以保全实力。
但黄维却不肯罢休,他坚信只要夺回渡河点,就能扭转局势。
于是,他再次率军出击。
这一次,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了秦军的耳目,试图寻找突破的机会。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捉弄人,他在途中又遭遇了大秦军队的伏击,损失惨重。
他只得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枣城,心中充满了屈辱和不甘。
回到城中后,黄维的脸色阴沉得吓人,整个人都处于一种极度暴躁的状态之中。
他不断地大声责骂着手下的将领们,认为他们都是废物,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同时,他也开始质疑起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但又很快安慰自己,觉得这一切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
尽管如此,他心里清楚,如今已无退路可言,唯有硬着头皮继续战斗下去。
然而,大秦军队的攻势愈发猛烈,枣城的局势越发危急,摇摇欲坠。
黄维意识到,自己已深陷绝境,难以脱身。
最终,在一个深夜,黄维在一场激烈的夜袭中被大秦军队生擒。
当他被带到秦阳面前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绝望感。
这个曾多次令他失利的对手,如今站在他面前,让他倍感压力。
秦阳面无表情地看着黄维,平静地说:
“黄维,你的抵抗已经结束了,让你的士卒们放下武器投降吧。”
黄维紧紧咬着牙关,不肯轻易屈服。
他怒视着秦阳,试图用眼神表达出内心的愤怒与不甘。
然而,秦阳却只发出一声轻笑,然后转身离开。
回到营帐里,秦阳立刻下达了新的命令。
他要尽快解决掉黄维的残部,以免夜长梦多。
随着秦军的进攻,黄维的残部逐渐被消灭殆尽。
而此时,黄维仍在牢房里不断地咆哮,咒骂着秦阳。
可惜,这些都无法改变什么。
不久之后,枣城的战事终于落下帷幕。
秦阳带领着大军继续前进,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
这场胜利让秦军士气大振,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而回到营帐中的秦阳下达了新一轮的命令。
“一团、四团、五团,放弃防守,召集民兵,三日后进军荆州。”
除了下达命令外,秦阳还安排了每个团的行进路线以及作战任务。
“一团从枣城出发,直取荆州,沿途不得停留。”
“四团、五团从桂阳出发,一路扫平敌军,务必在半月之内抵达长沙。”
“教导营负责后勤保障,必须保证前方军队的粮草供应。”
“守卫团做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前线。”
“另外,让宣传队也加入此战,鼓舞士气,传播我军胜利消息。”
“以上就是本次作战计划!”
一旁的传令兵手拿本子快速的记录着。
片刻后,待命令下达完毕。
“好了,大家都去准备吧。”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
而另一边,各团的团长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开始准备行动。
他们召集士兵,整顿队伍,准备物资,确保一切就绪后,按照预定的路线和时间出发。
与此同时,宣传队也作为此次参战人员。
他们用激昂的口号和歌声来激励战士们的斗志,让他们明白这场战争的意义和价值。
“兄弟们,我们要为大秦而战,为了生存而战!”
“我们要让敌人知道,我们是不可战胜的!”
“杀啊!”
“冲啊!”
士卒们被这些激昂的话语深深打动,纷纷高呼口号。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的皇宫内。
赵皇正在浴血奋战。
三分钟后,气血激荡归于平静,他索然无味的挥挥手。
而房间里的太监们,便连忙把床上的白花花的肉体抬了出去。
而他则端坐在躺椅上,双眼微闭,如圣如佛,过了许久才缓缓开口。
“王桂,现在扬州那边什么情况?”
这时,一位年迈的太监静静地站在皇帝身后。
他的身影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佝偻,听到赵皇的问题,立马回答道:
“陛下,据老奴所知,几天前,黄维将军传来信件,说我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黄龙,如今已到了扬州城下。”
“不出几日,便可收复失地。”
赵皇听完之后,微微点了点头。
“嗯,朕知道了。传信给黄维,告诉他要小心谨慎,切不可掉以轻心。”
“遵旨。”
老太监恭敬地应道,然后转身去准备传信的事宜。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一个月后,大局将彻底逆转。
大秦的铁蹄如暴风骤雨般席卷着荆州大地,所到之处,皆成废墟。
一座座城池在短时间内接连沦陷,大秦的旗帜高高飘扬,仿佛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当这个消息传到京城时,整个朝野震动。
大臣们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有的人面露忧虑之色,有的人却暗中偷笑。
而那些世家大族,则更加惶恐不安。
他们担忧大秦的崛起将破坏现有的秩序,对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乡村里也激起了层层涟漪。各种各样的义军开始响应号召,他们握紧手中的武器,誓言要推翻那个陈旧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