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关于省略号
“后悔已经来不及,话已经说了出去,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的……唉……我真的不该那样说,我为什么要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从而引起人家怀疑?”
“不是,我那样讲有什么错误,几乎没有漏洞,不会被人发现,没有授人以柄,不会留下什么疑点。”
至少没有主动承认,对,我有什么要承认的?如果有任何一个人处在我的立场上,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顺着回忆往回追溯。
“你觉得那是意外,还是有别的情况,就你对你父亲的了解?”当他这么问的时候,她的心里就一紧,这大概从某种程度上讲,那些人已经有怀疑至于到底是怀疑谁,她想不到,兴许是谭顺,也或许是别的人。因为余树成这些年得罪的人也着实不再少数。
“人都是要死的,不管是意外还是其他的什么。”她觉得应该这样回答,这般答案符合一个初中女生的叛逆、感性的心理状况,只不过,也太偏激,无论啥样心理,都是无法大过生死的,不是么?
可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就目前的情况,是的。
看着他惊讶的眼神,她镇定自若,只要他不问,她也就不再多说。
“呃……不觉得很遗憾么?死者……是你的父亲,生你养你的人。”
“他被冠以父亲的名号,可,从未尽过一个父亲应尽的职责,徒有虚名而已,天下当父亲的人很多,像他这般的也必定不少,所以,既然已经死去,可以悲伤,我现在就很悲伤,可是遗憾这种东西,是保存不下来的,遗憾和悲伤,都会随着时间被抹平掉,你不知道么?节哀顺变。”她一席话,依然不代任何感情色彩,看不到激动,看不到愤恨,看不到伤心,哪怕是轻微的,有的,只是平静。
仿佛死了任何人,她都能保持这样的态度,包括她自己。
他摸不着头脑,只是轻轻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余沉沉说完,才觉得自己说得太多,觉得不好,意犹未尽的停下。
“你为什么这样想,你读过书的人,当然知道父母亲是给我们生命力的人,生我们养我们,付出辛苦与劳动,作为孩子,健康成长,努力学习,追求进步,是我们应该做的。”他停下,余沉沉正看着他,也装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的一般,事实上,他的话是完全可以省略,子非鱼,安知我心?
她答应他,肯定他说的,因为他说的跟学校老师教的人伦纲常如出一辙,没有可以反驳的余地。
说得多么好呀,可,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堪入目,没有爱,甚至人都不懂爱,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在哪儿呢?他们都只是在冠冕堂皇的说谎。说的东西又不能去实现,如此不守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概,这就是她异常痛恨失信人的主要原因吧。
“你有没有看见你父亲当时是怎么跌下竹林里的?”郑良问她,眼神很坚定,就希望她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是或者否就够了,不要有另外的语言。
“我想了很多遍,这么多年的了解,我能够想象他是怎么跌下去的,再也无法爬起来的样子,跌下去,再也爬不起来,像是你看见某个人摔了一跤的样子,只不过你再也爬不起来,那是一样的,突然消失,偶然的,意外的,也是绝对的,早或晚都要面对那样的结果。”她越说越玄乎,越说话语越晦涩难懂。
简直就是西方古典哲学家在世,用刁钻和晦涩昭示一切事情的原理。
郑良觉得她已经偏离了话题,顺便把他的思维也带走的远远的,直到他意识到这一点为止。
“你能给一个明确的回答么?”他倒觉得很不好意思打断她的思路。
“我看见他掉下去的,看见的就不会有错,他那么瘦,喝醉了的他那么迷糊,我远远的就看见了他的,晕晕乎乎,七拐八弯,站都站不稳,他沿着前面那架山坡,一路颠簸,像一头瘦牛,横冲直撞,最后掉进林子里面,再没有起来。就这样呀,很简单,也很短暂。”
“你没去扶他?在他掉进林子里的时候。”他得知她亲眼所见之后,便追问道。
“已经习惯了摔倒,也就已经习惯了不扶,往日里,我扶他,意味着什么,你知道么?”
在郑良坑定的眼神中,她继续表达。
“意味着一顿毒打,意味着我妈妈的眼泪,意味着他掀桌子,拿菜刀……”余沉沉列罪状一般罗列着所有,“都说那是酒作的怪,哪里是酒作的怪?那是他自己人心恶毒……够了,够了,真的是够了。”余沉沉带着眼泪诉说着,这一刻,她的情感基本都放开了,这是她懊恼的地方。
说得好像就是她,并且有血有泪,更有足够的理由。
“他是你的父亲,你也只有这一个爸爸,他现在已经去世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警察要做的就是维护法律,维护公道,维护你们的公道。”
“公道?活着的时候,忍受他的折磨虐待,现在死了,我们自己也要把这种折磨虐待几次下去?我们得多贱?不!我一秒也不愿意提他。这才算公道。”
郑良虽然感到她的偏颇过激,可是真如她所讲,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这样是说得通的。只不过,此时此刻,言语之间,是值得考虑的,因为他没有忘记,他是来调查案件情况的,不是单纯的来听他诉苦的,经历固然残酷,感情固然凄惨,可法就摆在那儿,不管是谁,越过红线,是一定要追查到底的。
这是一个警察应该保留的基本原则,郑良在警校就学习过。法大不过天。
理智已经让他怀疑,不过,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也需要具体证据。
“你的母亲很伤心,你出院了好好陪陪她,安慰安慰她。”
“我什么时候出院?”
“明后天吧,我问过医生了。”
郑良收起笔记本,放进包里,他决定去大垭村余树成家里,他要听听姐姐余艳青关于此事的看法,看看这两姊妹的想法是否一样。
这很重要,将直接引导他的理智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