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竹炭和木炭
青岗树的木质坚硬,用砍刀砍特别费劲儿,几人砍了两天实在是累的不行。
后面烧出来的几炉木炭质量也不错,还泛着光泽,张三和李忠这才回家去起窑烧炭。
张三和李忠打算合作,烧了炭出来,卖掉之后每人四成,剩的两成打算分给柳幺舅,毕竟这是他辛辛苦苦捣鼓出来的。
二人首次尝试烧一炉木炭,发现木炭还不够硬,偏脆。
围着木炭窑仔细检查、反思,二人觉得可能是堵进风口和送风口的速度慢了,或是堵的不够严实。
又和了黄泥堆在烟囱下,仔细把黄泥踩实,用枯枝败叶把窑室上下填得满满的,这才仔细把控着时间,把两个口子堵上。
第二日,二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开窑,张三都快没信心了,最后还是他儿子张林接过他爹手中的镐子把窑门给拆开。
“爹,李叔,你看这是不是成了?”
两人连忙凑上去看,嘿,还真是!
跟柳幺舅烧出来的几炉木炭一样一样的,张三激动的飞奔到陈家告诉柳幺舅这个好消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家子也没想柳幺舅瞎猫碰上死耗子,真给折腾出来了。
三家人商量了一下,这几天抓紧时间多挖几个窑,多烧些木炭,等小雪那天就去趟城里,把烧出来的木炭卖掉。
林秋缘望着棚子下一筐筐的木炭陷入沉思,这得多少木炭才能够一车啊?
想到唐朝的香山居士曾在诗中写到——“一车炭,千斤余。”
这得消耗多少树木啊?难怪木炭卖得那么贵呢!
几家人烧炭的事,倒是瞒不了村里人,当然,他们也没想瞒着。
他们家住的地方比较偏,少有人找上门来,李忠和张三住的靠近村中心,每天都有人来打听消息。
李忠和张三也光明正大让他们看,反正窑已经建好了,具体步骤他们没见着,他们也只能看着烧烧炭,别的倒是不肯多说半句,毕竟这可是赚钱的营生,而且方法还不是属于他们家的,更不敢说了,只跟村里人打着哈哈,只讲了些皮毛。
也有人学着他们建窑烧炭,也不知是哪里的步骤不对,质量实在是一般。
村民们也不气馁,都是炭,都能烧,大不了便宜卖出去,也能赚点小钱。
转眼就到了小雪这一天,村道上出现了好几架牛车,车上拉的不是炭就是柴。
家中的母牛怀有身孕,所以只柳幺舅同林守义架着一家牛车去,一车炭估摸着有四五百斤。
李忠和张三也只架了一辆牛车,毕竟青岗树实在是太硬了,又重,光是把树砍倒拖去木炭窑旁,都需要不少精力。
何氏几人在家也在琢磨这事儿,用青岗树烧木炭,效率实在是太低了。
这几天,他们家也在尝试其它的材料用来烧制木炭。
烧了苞谷芯、烧了建房剩下的木材、烧了竹子……
苞谷芯烧出来的炭,烧起来也能燃很久!比他们直接烧苞谷芯烤火要持久得多,所以他们烧了不少苞谷芯炭,打算也拉去卖卖看,不过,苞谷芯炭的质地比较松软,稍微用点力,就轻轻地碎掉了,硬度方面,倒是比不过木炭。
建房用剩下的杂木,用斧头劈成一块块的木材,再拖去窑里烧,不知是不是不如青岗树硬挺,烧出来的木炭也有些脆,也没有光泽,而且劈木头比砍青岗树还要吃力。
最后发现烧出来的竹炭,效果还不错!而且竹子它好处理啊,又轻,又容易砍,他们家这就一大片的竹林!
一家子也是说干就干,陈二舅还长了个心眼,把不同种类的竹子分开烧,最后发现用毛竹烧出来的竹炭,质量是最好的,颜色也是最靓的,坚硬轻质,声音还清脆,也没有烟,效果倒是同木炭不相上下。
柳幺舅今儿也装了一筐苞谷芯炭和竹炭去,也不知道好不好卖。
其它几个舅舅全都去烧竹炭去了,一家子在家里翘首以盼,柳外公背着手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直把正在晒红苕条粉的陈外婆都晃烦了,把他撵去竹林里挖冬笋。
先前晒的那一茬红苕条粉很是成功,红苕淀粉也晒了不少,陈氏用红苕淀粉裹了肉,来做滑肉片,又鲜又嫩,几个孩子特别爱吃。
滤粉后剩下的大部分渣滓都用来喂家禽和牲畜,最后剩下的比较细腻的红苕渣滓也没浪费,陈氏拌了鸡蛋和麦粉,把红苕渣摊成巴掌大的饼,放进锅中两面煎得金黄,起锅撒上点辣椒面,味道简直不要太香!
柳幺舅特别爱吃,陈氏今儿也起了个大早,给儿子和女婿做了几个红苕饼,带着路上吃。
林秋缘几个小豆丁早就按捺不住,跑村里去等着了。
几个崽在村里是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几人归来,打好了猪草,见村中妇人都出来找各家的儿女子孙吃午饭了,几个孩子才告别玩伴,背着背篓,几步一回头的往家走。
几人刚把草倒进鸡鸭院和牛羊棚里,准备开后院的门,就看见柳外公扛着锄头急急忙忙赶回来,嘴里还吆喝着什么。
“快快快,你舅你爹他们回来了,我正准备下坡,就看见好几架牛车在村道上,定是他们回来了!老婆子!大哥……”柳外公风风火火地扛着锄头,对几个孩子说完,就冲进了院子里去,对里面的人喊道。
林秋缘看着柳外公的背影,这才明白她幺舅风风火火的性子像谁了,敢情她外公年轻那会儿,也是她幺舅这样婶儿的?
几个孩子也紧随其后,丢下背篓,就往院子外面的坡走去,眼睛紧紧盯着村道。
“爹!是爹!外公,是爹和舅舅他们!”
林夏至眼尖,一眼就认出了第三架牛车上的人,连忙指给他外公看。
柳外公提脚就想下坡去迎,踏出一步,才觉得不妥,哪有老子去迎儿子的?那臭小子岂不把尾巴翘天上去?不妥不妥。
于是柳外公故作镇定,装作不以为意的样子,淡淡地说道,“回来了就回来了,急什么?等着就是了……”
几个孩子看了场精彩的变脸表演,被柳外公唬得一愣一愣的。
“别听你外公瞎咧咧,想接就去接吧,去吧。”陈氏也走出门来,站在几个孩子身后,瞪了自家老头儿一眼,也有些无语。
陈大舅几人听见动静,也开始往桥边走去,牛车过不来,他们得去抬板车。
何氏想着,还是得把门口填条路出来,方便牛车进出,不然老是一来一回的搬东西,倒是浪费不少时间。
姑嫂二人眼神一对上,互相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二人一同看向同样有些焦急的陈舅公,无奈地摇了摇头。
怎地这俩一大把年纪了,半截身子都快入土的老头儿,怎么还没几个年轻人淡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