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善导大师之净土思想 > 第141章 不虑妄念,称名必生9

第141章 不虑妄念,称名必生9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对于妄心,有过一段三心四修的点评,挺好的,分享给大家。原话是:论三心四修者,为成一向专修也;若已成一向专修者,不别论三心四修也。此偈决定往生之方便,纳于心腹莫忘失。三心,刚才说了,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四修就是恭敬修、无间修、无余修、长时修。净土宗啊,在修行的时候谈三心四修,要有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要恭敬修、无间修、无余修、长时修。讲了这么多,目地只有一个,是为了让我们净土行业的师兄们成为一向专修,称念弥陀名号的人,成为专念阿弥陀佛的人。

    当我们已经成为断恶修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已经做到这一步了,行、住、坐、卧之中,念念南无阿弥陀佛不离于口,功夫绵绵密密、念念相续,已经是专修念佛法门,百年之后求生净土法门的人了,那我们就没有必要老是纠结于所谓的三心四修的冥想,不要去着这种相,以免增加缠绕,反而障碍自己。已经到这个水平了,不要再回头看,凡事往前看,往未来没有发生的事情看。因此说不管心净不净,心乱不乱,有没有三心,切不管,已经入门了,就只管称名念佛。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够顺顺利利往生西方,这可是非常方便的,此偈决定往生之方便也,易行道嘛!要牢牢的记在心里,纳于心腹,把它牢牢的放在我们的五脏六腑之中,千万不要忘记,莫忘失也。

    有人不解净土法门,说信顺阿弥陀佛,信心一念就可以往生。那么现在我有信心了,我就不用念了,我怎么知道我自己有信心的呢?因为有一天我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我听到这段经文以后,我欢喜的感动的痛哭流涕啊,法喜充满了,欢喜踊跃、手舞足蹈啊,所以我知道我有信心了。其实,这代表他有感应、有体验,代表他已经成为被阿弥陀佛救度之列,但是决定往生了吗?以后念不念佛都无所谓了吗?这是错误的,不确定的。非因即因听说过吧,不是原因,把它当成原因。有这份欢喜踊跃,有这份痛哭流涕,有这种法喜充满,然后才要进入真真正正的口称佛名环节呀,这才能够真真正正的确定无疑啊!我们把不正确的因当做往生的因,我们把凡夫的生灭心当做是往生的正因,这是不对的。

    听闻净法门,开心也好,感动也好,兴奋也好,手舞足蹈也罢,激动的掉眼泪也罢,时过境迁,就没了。一切的一切,最终我们得归结到哪儿?断恶修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啊!这样才是往生的正因呢!

    此地有一个比喻:见食不饱。咱们佛家一直说见食不饱,看吃的东西不真的吃,那是不会饱的。一个人快要饿死了啊,我们把这个馒头拿出来只许他看,不让他吃,他看到这个馒头当下大生欢喜之心啊,口水直流啊,他要吃。欢喜之后呢,咱们馒头收起来不给他吃,你说这个饿的人他能饱吗?饱不了啊!光欢喜不能让肚子饱起来,馒头得吃到肚子里才能饱嘛!所以闻法欢喜不等于说不要念佛啊,闻法欢喜还要继续去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相当于饿了,看到馒头了,然后把这个馒头吃下去才行。咱们把馒头收走,他空欢喜一场,饿还是饿,最后还得饿死啊!这个馒头就代表符号,只有把馒头吃下去才能够饱肚子,只有老实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够往生,所以念佛是正因,闻法很多,研究再多经典,了解再多法,明白再多法,我们不把修行落到实处,就净土法门而言,我们如果不能做到断恶修善,一向称名念佛,没有用啊!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间讲信机与信法,然后讲到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讲完之后,他又最后一句结论,这句结论我相信各位估计都能背了,哪句结论: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句话的落脚点,善导大师总结的这句话根本意义在哪里?在一向专称,只要能够一向专称,不管是定善还是散善,功德都在这一向专称佛名之中。信机、信法也都落实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中。为什么一向专称?我们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除了念佛这个法门,除了这个一向专称的法门之外,我们没有出离六道轮回的机会了。这是信机,相信我们自己的根机。为什么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因为我们知道阿弥陀佛本愿不虚,借着阿弥陀佛大愿之力念佛就必定往生西方净土,这是信法。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信机也好,信法也罢,深心也好,至诚心也好,回向发愿心也罢,通通全部落实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中。

    祖师大德就开示过:念佛虽有种种之义,称六字之中,一切皆含。念佛虽然有种种意思,种种含义,但是只要我们口称南无阿弥陀佛,所有一切种种含义全部包括在这句六字名号里面,三心也好,四德也罢,五念也好,信机信法也好,厌离娑婆欣羡极乐也好等等,所有的这一切,通通的教理、教义、经典全部都在这六字名号当中,一大丈所有经典皆为六字名号之注脚啊,这古大德的原话。

    此地还有一个比喻:穷人失金喻。穷人丢了黄金,什么意思呢?比方说有一个人很穷,结果后来碰到一个好心人同情他、怜悯他,送了一盒黄金给他,告诉他这个很贵重啊,你要好好保存。这个东西,能够让你免除饥饿、免除病灾。黄金很贵重嘛,有了黄金,有了钱了你可以买吃的;生病了,你可以看医生,非常贵重,所以他用一个非常精致的盒子,装着黄金交给了这个穷人。可是这个穷人没见识,没眼力见,不知道黄金是干嘛的,他觉得盒子不错啊,好看,也不打开来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就天天守着盒子,心里觉得这个东西好,觉得他发了财了,怎么还是那么穷呢?他不知道黄金怎么用。

    有一天他遇到一个人,过来把他的盒子打开来一看,哎哟,我了个天呐,全是黄金,心里非常喜悦呀!他看见黄金了,真的不用再受穷了。然后,他一念喜悦就冲出去告诉左邻右舍、告诉四乡八里,他发财了,他现在不是穷人了啊!这个穷人说了,我有钱了,我有黄金,说话有底气了,因为家里有黄金嘛,以后你们谁也别小瞧我啊,我现在有钱了,发财了,到处讲。有人就提醒他老老实实回去把黄金看看好,做点投资理财,该干嘛干嘛,不要把这黄金就这么随意放着,免得让贼惦记,不怕贼偷就把贼惦记。这个时候就来了一小偷,这个小偷就劝他不要回家守着黄金,贼说了,大富翁都潇洒的很,回家守着那盒东西有什么用?能吃还是能睡?守了好几年了,有啥用,不还是盒子是盒子,黄金是黄金嘛,别老守着它。穷人一想也对啊,这盒黄金在他手里放了好几年了,他还是过的很苦。这贼又对他说了:你呀,就是那么一念穷苦的感受,现在你有了这种发财的感觉,你感觉到很快乐,说明你发财了,就在你看见黄金的那一念,你当下就发财了,因为黄金属于你嘛!因此那一念非常宝贵,你不要让别人把你骗了,把那一念偷走了。如果又把那一念偷走,你又是穷人了。这个穷人脑子也有问题,这一听他就信,有道理啊,这个贼跟他讲完之后呢,就到他家里面把黄金偷走,这个穷人最后又变成了穷人。

    这是一个比喻,黄金就代表着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包装盒就像这些十三定观的功德,定善的功德,还有敬业三福散善的功德,打开包装就代表着善知识引导、了解、明白了六字名号功德,它的真正含义所在。在初闻名号的时候,当下感到法喜充满,非常开心。我终于往生有希望了,然后就出去跟人家讲,这样就能往生啊,这样就能往生啊,讲了半天就是自己不念佛,不持名念佛、不口称佛号,这等于说又把六字名号的黄金功德给丢在旁边。人家劝他,你老是这样不行啊,你还是要念佛啊,但是他自己懈怠,不想念。同时旁边还有人怂恿他,当你了解这句名号,一念之间你就决定往生了,就是这种感觉,往不往生就在你一念信心,就在你信心满满、欢喜充满、法喜充满的感觉。你去念佛,那是自力苦行,何必多念呐!这种见地可不对呀!这种见地那就完全与善导大师的思想相违背,这就是一种贼呀,这种贼会偷掉我们的无上至宝啊,我们不能被这种邪知邪见障碍了行持。我们怎么做?我们按照善导大师的理论,我们老老实实断恶修善,老实念佛,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踏踏实实一句佛号一念到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