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善导大师之净土思想 > 第76章 五种正行5

第76章 五种正行5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第四种是称名正行。原话是: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这是第四个一心专如果要口称名号,那就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名号,这叫称名正行。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觉得单单念阿弥陀佛一佛不够劲儿、不够圆满,还要再念别的佛菩萨的名号,这就夹杂了,这就不叫称名正行。佛菩萨都是让我们简单,越简单越好,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专精化,因为这样容易成就。而我们自己呢,我们一般就喜欢夹杂,喜欢复杂啊!复杂了以后感觉自己很高妙、感觉自己很玄妙、感觉自己高人一等。你看我这个修一修,那个弄一弄,我就比别人来得高明,别人不懂这个,我懂这个、懂那个,我都懂,很复杂。但是最终结果呢,不一定能成就啊!真理很简单,万法归一,没有两样。所以净土法门专讲一,一佛、一法、一净土、一心专称弥陀名号,这就是称名正行。

    第五是赞叹供养正行。善导大师的原话是: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佛啊!第五个一心专:赞叹供养。比如说我们唱赞,我们设供,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专修行法来讲,就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一心专赞叹供养极乐世界,主报依报、二报庄严,不必夹杂。在家的居士学佛,往往会以寺院为标准,道场里面的师父怎么搞,他们也怎么搞。其实大可不必,咱们是在家众,学佛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啊

    上求佛道那是得大自在呀,结果学佛学到最后学的自己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那这个学佛肯定有问题啊!我们自己一个人修行的时候,我们自己专修念佛、专赞念佛,专赞阿弥陀佛、专修阿弥陀佛、专拜阿弥陀佛。我们跟道场不一样,在家个人不同于道场,寺院道场来的人多,各种根机都不同,除非这个道场他是有特别明显的宗旨定规,不然的话普遍性的寺院道场都会供诸佛菩萨。大雄宝殿供三圣,完后大雄宝殿一圈就是十八罗汉。我们自己在家跟寺院不一样,寺院有诵经、有持咒、有念佛。但是对于我们在家修净土行业的居士来讲,我们要抓住本质嘛,直指目标。根本的是什么?实用的是什么?符合西方极乐世界最简单的往生法门的专修原则是什么?

    一向专念,一向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最多供养西方三圣,不必学多。尤其刚上手的时候,不必学多、贪多嚼不烂,当然我们不是说否定其他法门,否定其他佛菩萨啊,千万不要去毁谤。只是因为我们如果下决心修净土法门,那么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一心专啊

    这五个正行有个次第关系在里面,咱们总结一下,五个正行是: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读诵正行:专门读诵净土中的经典,一心专读诵;观察正行:一心专观察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厌离姿婆、欣羡羡慕极乐世界净土:一心专礼拜阿弥陀佛,顶多礼拜西方三圣,这叫礼拜正行:一心专称念弥阳名号,这叫称名正行:一心专赞叹供养阿弥陀佛,这叫赞叹供养正行。

    解释这五种正行,善导大师在前面全部加上三个字儿:一心专。非常恳切呀!让我们要一心一意,不是心无妄念,止心息虑,那做不到。让我们一心一意,不要夹杂别的东西在里面,不要夹杂别的佛、别的经文、别的经典、别的净土,让我们一心一意,这就行了,这一心就是专,专了才能一心嘛!

    这五种正行互相之间,读诵正行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读诵正行,谁也不知道阿弥陀佛有多么慈悲,在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之前,法藏比丘发那么大的别愿啊,这不是四弘誓愿,是他自己发的,这么大慈大悲的弘大的愿力,谁也不知道。所以第一步是读诵正行,读诵过了以后,我们了解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样子。如果不了解、不明白,谁也不知道念佛往生有这么一个途径。净土三部经是净土法门教法的根本依据,所以首先我们是要读诵净土三经。

    然后由读入观,因为读诵经文我们明白了净土世界的情况,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庄严,于是我们由读入观进入观察正行啊!由观生信,我们通过观察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了解阿弥陀佛巨大无比的、弘大的大悲愿力、慈悲愿力,自然我们就生起厌离娑婆、欣羡西方极乐世界,求愿往生之心。由观生信,信了,我们就礼拜归命阿弥陀佛。既然归命阿弥陀佛,自然必须、应当随顺阿弥陀佛的大愿之力,怎么办?专称弥陀佛名号。这称名正行就来了。专称弥陀名号,称名正行:南无阿弥陀佛,那么我们决定往生正业。感恩阿弥陀佛,于是呢我们就要赞叹供养阿弥陀佛。

    这个就像我们看病一样,读诵是先看药方,了解这个药方治好的病例,礼拜是找到了开药方的这个医生求治,称名是正确的服用妙药。然后,我们赞叹供养这个病得,病愈了,病患得,我们这个病好了,赞叹供养、感恩戴德,给这个神医送个锦旗、送个牌匾啊!这五种正行都是围绕着阿弥陀佛、围绕着西方极乐世界、围绕着我们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这五种正行都被称为往生正行。

    善导大师下面有一句话:自余诸善,悉名杂行。那么除了这五种正行之外,其他种种要所修持的善法通通,悉就是都、全部,余就是其他、其他的诸善,其他的所有修行的这些善法,通通被叫做杂行。这一段把往生净土的修行、行持、行法,修行的方法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正行,一类是杂行。专一往生经行行者共有五种,就是咱们前面说的:读诵正行;观察正行;礼拜正行;称名正行;赞叹供养正行。除此五种以外的都不属于净土行业里面的正行,除此五种以外的其他修行,这些修行法门都需要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就是在要门的范畴。这什么?按照善导大师的判教,这就属于悉名杂行,就是正杂分判。

    善导大师在分判正杂之后,他又把它们分析了一遍,所谓正杂得失,得是得到利益,失是失去利益,善导大师原话叫: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这是五番对照,或者说五番得失。哪五番呢?亲疏。亲:亲近;疏:疏远;然后是近远。一个接近,一个远离啊;然后是无间对有间;然后是回向对不回向;然后是纯对杂。咱们一个一个解释一下,亲,亲密无间;疏,生疏,生分。修正行的人跟阿弥陀佛的关系非常亲密无间啊!除此五种正行之外,修行的与阿弥陀佛关系就得生疏一点,修五种正行都是围绕着阿弥陀佛,所以总是向往极乐庄严。在读诵其他经典的时候,我们会疏远。在礼拜其他佛菩萨的时候,虽然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从理论上讲:尽虚空、遍法界。所有的佛法身是一体的,法身是一致的。但是我们修行没到那个正量,在我们凡夫眼里,不同的佛就是不同的佛。药师佛就是药师佛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等我们真真正悟到了无上正等正觉,我们才能到那个境界,否则的话流于字面,那是死于文字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