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进学
同时却琢磨着,接下来能做点儿什么营生好。
间或,回答几个赵村长的问题。
(比如,她们姐妹去哪儿逛了?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还没等她想出个头绪,就已经回到了下河村。
“二丫头还睡着呢?”
“我让你二柱哥哥,送你们回去吧。”
谢薇正要拒绝,小糖一个激灵就爬起来了。
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到家了吗?”
谢薇笑看着小丫头:“就不劳烦赵二哥了,我自己来。”
说着,揉了揉小糖的脑袋,掀车帘子出了骡车。
回到家,谢薇看了眼之前晒在院子里的水。
用手一摸已经略微有点儿烫手了,用来擦洗个身子,再好不过。
于是把小糖抓进堂屋,就是一顿擦洗。
小院里,“咯咯咯”的笑声好久都没停过。
-------------------------------------
另一边,村长家。
赵叶氏见他们父子回来,立即上前拉着儿子问道:“怎么样?和谢家那丫头相处了一天,你觉得那丫头咋样?”
赵二柱不耐烦的甩开他娘的手:“还能咋样,就那样呗。”
他不傻,他看的出来,那两个臭丫头,好似都看不上他。
尤其那个小的,动不动就给他甩脸子看。
“哎!你这孩子。”
说完,赵叶氏又去看自家男人。
赵村长摇摇头,先回了房间。
赵叶氏一看,也立即跟了进去:“快和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个情况?”
“咱们家老二,配不上谢薇那丫头。”
赵叶氏一听就不干了:“呸,有你这么说自家儿子的吗?那丫头再好,也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
赵村长有点儿不耐烦的“啧”了一声。
“你这个婆娘,有话好好说,着什么急?”
“好,我不急,你倒是跟我仔细说说。”
赵村长这才把今儿他们出门遇到的事儿,仔细说给了自家媳妇听。
赵叶氏,偶尔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
两人说话的声音,不算大。
但隐约还是能传到院中。
大儿媳李氏把菜拿到院中摘,实则竖起耳朵在听。
被出来,找水喝的赵二柱抓了个正着。
“嫂子,你要听就进爹娘房里听。”
赵李氏一脸的不可思议。
儿媳到公婆房里听小话?
这要是传出去,她还要怎么做人。
“小叔子,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就出来摘个菜还不行了?”
“哼,不摘就不摘,我看你晚上吃什么?”
说着,赵李氏,把手里的菜扔进菜篮子里,并把菜篮子扔进了厨房。
而屋里的赵叶氏,听完儿子这一天的表现后,老脸臊的通红。
起身,就想往外走。
赵村长眼疾手快的,一把抓着赵叶氏的手腕:“你这着急忙慌的,干什么去?”
“我去揍那个眼皮子浅的。老娘是没给他吃肉吗?丢人都丢到县城里去了。”
越说,赵叶氏越是气愤,声音也越来越大。
把院中的两人都吓了一跳。
赵二柱,直觉不好,留下一句“嫂子,我去地里看看,你和我娘说一声”后,麻利的开了院门就跑了。
赵李氏,不悦的皱皱眉:我这是太好说话了吗?刚才还说话阴阳我,现在就求我帮着传话?
不,谁爱传话,谁传去,反正她今天是不去了,不然她这个当嫂子的,面子往哪儿搁?
赵二柱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谢薇家门外。
听到院子里,传出来的小童“咯咯”笑的声音,他不自觉的也跟着笑了起来。
-------------------------------------
清晨。
谢薇喝着小米粥,看着小糖,蹙眉
“姐,你怎么了?不高兴吗?”
谢薇摇头。
她今儿想上山看看,她有两样东西,想扔进山里去。
可是她不能带小糖,又不放心小糖自己在家。
要是这个朝代也有托儿所,或者小学就好了!
突然,谢薇灵光一现:“小糖,如果女孩子也有机会读书,你去不去?”
小糖诧异的看着姐姐:“姐,你这真的睡醒了吗?哪有私塾招女弟子的啊?”
谢薇尴尬的笑笑:“我是说‘如果’,那只是一种可能。‘可能’你懂吧?”
小糖见姐姐好像说真的,于是点头:“如果有机会和男孩子一样读书,我就去。”
谢薇高兴的打了个响指:“好,你吃完饭把碗刷了,我给你问问去。”
谢薇很快来到李秀才家的院门外。
李秀才,也才三十出头,长得也儒雅清俊。
哪怕是在乡下,也自有读书人特有的书生气派。
他二十四岁就中了秀才,据说当年的成绩,在县里,都是靠前的。
但是不知何故,中了秀才放榜后没两日。
这个李秀才,就被人套了麻袋,还被打断了一条腿。
如今,他如果慢慢走,几乎看不出来腿曾受过伤。
但他走路快的时候,还是有点儿跛的。
这就等于断了他的科考路。
就这样,他携妻儿老小回村,在族人的支持下,在自己家里办了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私塾。
如今,他们一家就指着这个私塾过日子,还要供养一个童生儿子。
小糖如果能进来念书,那她日后做事,就自在方便多了。
“你是?”
秀才娘子,见谢薇在自家院门口徘徊了好一会,这才出来询问。
“您就是秀才娘子吧?我是咱们村儿新搬来的谢家女,我叫谢薇,有事想见一见秀才公,不知道秀才公方便吗?”
见小姑娘,目光清正,秀才娘子,侧了侧身:“那你进来吧。”
当秀才老爷,听到谢薇说,要送妹妹来念书的时候,本想直接开口拒绝的。
却见自家媳妇,正使劲跟他使眼色,让他把人收下。
他知道,这些年他的腿没少花钱,儿子过两年要考秀才,他又不事生产,也就只能教书赚钱。
偏偏,村里的私塾,比起镇上的,县里的束修又是最便宜的。
媳妇只是希望他多收几个学生,让家里的日子宽裕点儿
至于收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