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葬元 > 第226章 为社主所养,替社主而战!

第226章 为社主所养,替社主而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葬元

    李洛回到州衙官邸,崔秀宁也从南城买奴回来了。

    “你没看到那罪恶的奴市,总有一两千人,要么被卖,要么自卖,都是活不下去的人。”

    “我挑选了六十人,都带回来了。李沅在安排他们洗澡换衣服。”

    “是真的便宜啊,六十个人,只花了五百贯。”

    “有二十四人不识字,只能当私奴用,刚好负责内宅的杂务。加上负责中院外院的几十个官奴,够用了。官奴加私奴,全交给李沅来管。“

    “还有三十六人是我精心挑选的,不但认识字,年纪也在十五以上,二十以下。这些就是夜月堂的第二批学员。”

    李洛和崔秀宁二月份开始设立夜月堂,第一批半年期的速成学员早就毕业了,被分到各个部门。

    “我觉得不够。小班也是讲课,大班也是讲课,花的时间差不多,还不如开大班。三十六人太少,要凑够六十人开讲。”李洛道。

    崔秀宁道:“我们平均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用来培训学员,学员太多,培训质量就会下降。毕竟只有我们两个老师。”

    李洛道:“这个简单。你不是还有五个情报女学生,没舍得派出去吗?把她们全部调到这,让她们一边当助教,一边做情报工作。”

    “学员不够,咱们就再买。城里买不到了,就去其他两个县城买。”

    崔秀宁点头:“好。我马上亲自回江华,把她们带过来,还有颜隼等亲卫队,也调过来。”

    李洛道:“让都烈和乌图他们回去,顺便通知一下不就行了?为何你要自己回江华?”

    崔秀宁笑了,“上次杨琏真迦的钱,不是都运到李家坞堡的外库房了吗?那么多钱我不放心,总要回去看看,再把财物转移到内库房。”

    崔秀宁一提到钱,李洛顿时想起来了。

    “回回回!我也要回趟江华,那么多金银财宝,不回去看看哪里能放心!”

    李洛也决定回趟江华。反正就隔着两百多里水路,帆船一天就到。

    达鲁花赤作为镇守官,虽然是一把手,但不是办事官,权势又大,人又清闲。李洛将公务全部扔给知州等人,让崔氏兄弟代表自己处理案牍之事,就和崔秀宁回江华,还带上了李沅。

    水军千户罗昱,亲自派了一艘兵船护送李洛出海。

    第三天下午出发,第四天上午,船就到了江华岛,费时一天不到。

    离开江华一个多月,李洛夫妇再次出现在摩尼乡。

    “那不是乡君吗?”

    “哎呀,是啊,乡君和夫人,可是好久不见了呢。”

    “今年我们多赖乡君仁慈啊!”

    看见李洛夫妇的高丽百姓,都在路边下拜。甚至还有百姓牵来耕田的牛。或献上一方紵布。

    “乡君,请坐上耕牛吧思密达。”

    “乡君,这是小女刚刚织好的紵布,请收下吧思密达。”

    “赖乡君仁慈,今年有了余粮,这是自酿米酒,请乡君尝尝吧思密达。”

    虽然李洛当了左营司御、江华团练使,又当了宁海达鲁花赤、千户所达鲁花赤,已经是从四品“高官”,但在这些摩尼乡的高丽百姓眼中,似乎李洛一直是他们的九品都寨。

    李洛和崔秀宁看到这一幕,都是有点感动。

    这底层百姓,无论古今,都是淳朴啊。地方官只要为他们真心做点事,就能让他们感恩。

    李洛无非是修葺了水利,取缔了高利贷,给了他们低息贷款,抑制了村正对他们的盘剥,就收获了南岛四乡的民心。

    无论是柳家还是村正们,如今对李洛都是心怀不满。但那又如何?如今的李洛,根本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

    为百姓做好事,也只能在这高丽四乡了。在中原却是不行。别看李洛当了一州达鲁花赤,但他要想出台惠民政策,首先那些承包赋税的蒙古保长们就不答应,铁定让他下台。

    高丽是半殖民地,中原是全殖民地,生态还是差别很大。高丽民生状况,多半取决于高丽统治者自己。可中原的民生,只取决于蒙古统治者。

    后世有人质疑蒙古保长制度,替蒙元洗白。理由是蒙古人口只有百万,还要当兵,哪来那么多人当保长。

    这就是不会算账了。蒙古人再少,也有十万以上退役老兵。一人只管一百户算,也有千万户了,怎么管不过来?让全国多半的保长是蒙古人,绝对能做到。

    又有人质疑,那甲主呢?一个甲主只管二十户,就算保长够了,又哪来那么多人当甲主?

    很简单,因为有色目人当助手。

    元朝的色目回回有多少呢?比蒙古人更多,保守估计有两三百万。高达四十万的探马赤军,主要就是色目回回充任。

    所以,蒙元能做到大半的保长甲主让蒙古和色目回回担任,小半由汉人士绅地主担任。

    蒙元制度如此粗犷,管理如此野蛮,内斗如此剧烈,用兵如此频繁,却还能占据中原一百三十年,一统天下98年。倘若没有掌控基层,怎么可能做到?

    元朝只是对流民掌控力很差而已。所以,元朝也是亡于流民。

    李洛想到这些,再看看眼前的高丽百姓,不由心里叹息。高丽百姓的日子不好过,可与中原汉人相比,又算不错了。难怪那么多中原人逃往到高丽甚至日本和越南。

    跟在后面的李沅,虽然听不懂高丽人说什么,但她能看懂这些百姓的意思。

    他们是在感激兄长。

    这说明,兄长是一个爱护百姓的好官。

    想到这里,小小的李沅也感到与有荣焉,心里很有些欢喜。

    “诸位乡亲,今年多余的粮食和紵布,不必送到城里售卖。为了你们不被商人盘剥,本官会就地收购,每石粮食多给两百文,每匹紵布也多给两百文。”李洛宣布道。

    他如今在江华有近三千乡勇,还有水师左营九百水兵,需要储存近万石粮食,刚好由四乡百姓的余粮就近解决。

    这样,对他和百姓都有利。至于高丽特有的紵布,是最适合制作军服被褥的布料,李洛同样大量需要。接下来几年,他还需要四乡百姓的粮食布匹。

    周围的百姓听到李洛的话,顿时沸腾了,再次一起下拜磕头感谢。

    “多谢乡君怜悯啊…”

    “乡君真是在世菩萨,大慈大悲…”

    直到李洛走远,还有百姓在身后遥拜不已。

    李洛等人回到李家坞堡,一进入大院,就看见萧北等人正在热火朝天的训练新乡勇。

    新乡勇如今训练了两三个月,早就今非昔比了。一眼看去,整个外院校场都是雄壮铁血之气。

    队列、军阵、协同、射箭、白刃、体能,六大训练项目都有分队在进行,有条不紊。

    第一批乡勇,如今都担任了什长甚至队长的职务,玩命般的训练新乡勇。

    李洛和崔秀宁都很满意。李沅却是万万没想到兄长的坞堡里竟然藏了这么多精兵,小嘴顿时张的多大。

    洛宁营的军饷待遇非常优厚,上升渠道也完全通畅。但这训练之苦,军律之严,也远超官军。

    这六项还只是常规训练罢了。还有非常规的紧急集合,野外强行军,野战训练等。十天时间,就要训练八天。

    当然,代价就是粮食的消耗也很惊人。平均每人一天要吃掉两斤米面,还有三两肉蛋,两斤蔬菜。一个兵光伙食费,每月就高达一两白银,是高丽官军的三倍。

    两三个月的好饭食,让眼前这些乡勇早就没了之前的面黄肌瘦,个个都强壮精干起来。

    除了军事训练,每五天还要以百人队为单位上课,由洛宁社的社员“洗脑”,灌输忠勇、大义、责任和荣誉等思想。不管有没有用,反正这已经成为洛宁营雷打不动的科目。

    李洛还规定,思想不过关的,连预备社员都不是的,只能当什长,不能提副队。

    如今的社员数量,已经突破百人。不是崔秀宁的情报骨干,就是军中副队以上军官。在军中,队都有“社员组”,联有“社员处”,团有“社员会”,都由队监、联监、团监主管,再向李洛这个社主负责。

    也就是,李洛通过社主职务领导所有社员组织,通过营主职务统帅所有军事组织。

    但是,按照洛宁社的组织章程,社主的职位才是最高的。营主作为军事首长,归属于社主之下。

    社指挥军队,不是军队指挥社。所以实际上是:营主李洛,对社主李洛负责。

    如今洛宁社所属,除了洛宁营,还有特察局,洛宁商社,海东公司。可谓军事、民政、商业、情报全部涵盖。

    洛宁社的雏形,已经具备了。

    崔秀宁不但是“社主夫人”,也是仅次于社主的副社主。事实上社员的组织章程和组织活动,主要是崔秀宁策划抓总的。李洛这个社长,精力基本放在军队和官场上。

    社员组织,是钱粮分配和职务任免之外,控制军队的第三只大手。未来还有学员军官这第四只大手。加上军中的特务,可以确保两人牢牢的抓住武力。

    这些方案,既参考了校长的手段,又参考了主席的法子。

    “属下萧北,见过营主,见过夫人!”萧北等见到李洛归来,立刻赶来拜见。

    “狼主,夫人…”颜隼颜仝等亲卫队也赶来拜见。

    李洛命令乡勇全部集合,然后登上点兵台。

    乡勇们见主帅回来,都是很高兴。这么长时间以来,“为社主所养,替社主而战”的观念,早就灌输到他们脑中。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谁让他们和家人吃上好饭,过的像个人,他们就效忠谁。而不是什么高丽王廷,更不是鞑子皇帝。

    “参见营主!”近三千人一起下拜参见,声势惊人。

    李洛双手往上一抬,“免!”

    “本官看了大伙的训练,本官很满意!明日不但发放秋季军饷,还每人加肉半斤!三个月后,训练考核成绩优异、思想过关的,该升衔的升衔,还加饷的加饷,本官一视同仁,全看本事说话!”

    乡勇们齐声呐喊:“谢营主!”

    ps:一如既往求支持!急急如律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