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德衡纸,不敢相提并论
曹爽等人在马均的带领下走过造纸的每一道工序,皆是仔细看了看,从造纸原料分离、打浆、抄造、干燥这几道工序一道不少,
马均自豪欣喜的道:“自从在造纸中运用了丞相所授的活动帘床纸模,每次造出来的纸的数量便是几十倍的提升啊,又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这纸张的质量也比蔡侯纸好上不少啊!”
毕竟这纸张的改进方法虽不是出自他的手,但每一道工序却是他亲手指导工匠们建立起来的,虽说有了大致的工序,也需要反复多次的试验方才能有今日的成果,他怎能不欣喜之。
马均想了想又抱拳道:“如今造出来的新纸张还没有一、一个好的名字,不如便请丞相给它起个名字吧,毕竟新的纸张能够如此快的便被造出,也多是丞相的功劳啊!”
曹爽苦笑着道:“吾只是提供了一个偶然从山中隐士高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大致的方法,算不上是吾的功劳,若是没有德衡,恐怕这新纸张也没有这么容易的便被造出,不若这新纸张便叫德衡纸罢。”
马均急忙拱手作揖道:“仆、仆怎么当得起,又如何能与蔡侯想提并论。”
曹爽急忙上前来扶起马均道:“哎,德衡还是过谦了,吾以为德衡不但能与蔡侯相提并论,甚至日后的成就也必定在蔡侯之上,毕竟德衡在工匠一道的造诣上是可与墨翟、鲁班比肩的,在今时今日放眼天下更是难有人能出其右啊!”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
而在中原,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
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
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到了如今已是经过几次的改进。
西汉初,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
许慎着《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
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
这句话是说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与一般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
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
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而在与华夏相邻的古代印度,书写材料有时用木板和竹片,更多的是用烨树皮和贝叶。
在梵文古典着作里常会见到“白桦树皮”这个字,最初是书写材料的意思,中国纸输入后,人们便用这个字来称呼纸,可见桦树皮应用之广;贝叶是一种棕榈树叶,大而且长,古代印度人在树叶上面写字、抄经。
过去一般认为,12世纪,纸张才由伊斯兰教徒带到南亚的印度,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尽然。
既然蔡伦造纸术改革之后不久,纸张就大量传入西域、中亚,采用纸张书写的也不限于汉人,那么东汉至魏,因传播佛教而频繁活动于此地的印度人,或与印度有关之中亚民族,必会接触和使用纸张,因为纸张远比当地传统书写工具树皮、树叶优越。
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
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
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等,用于生产和军事。
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根据《墨子》中关于机关术的记载,当时墨家发明出来的机关器械有:
连弩车,连弩车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转射机,转射机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
藉车,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实际中的机关术显然不如游戏中那样神奇且令人惊叹,但以两千多年前的生产力,能够设计并制造出如此复杂的机械,也是相当的不容易。
而鲁班则是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大约在公元前450年以后,他从鲁来到楚国,帮助楚国制造兵器,他曾创制云梯,准备攻宋国,墨子不远千里,从鲁行十日十夜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相互辩难,说服楚王停止攻宋。
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说都是鲁班发明,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出来的,但到大魏时,时间已过去很久,这些的真实性已经无从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