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苏武归汉
丁外人等着上官安的好消息,当初上官安说了,让他父亲和老丈人运作封丁外人为侯这件事。
“既然答应了,就不能失信于人。”上官安是这样想的。
有一天,上官安对父亲道:“爹,封丁外人为侯这事,是我答应的,当然还需要爹你来运作。”
“安儿,丁外人是盖主的情人,盖主又是皇上的姐姐,我估计你老丈人不会反对。”
上官桀之所以信心十足,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5位辅政大臣,现在去了两位。
金日磾在辅佐小皇上一年多后,因病去世了,哈哈!死人是没有权力反对的。
丞相田千秋是个老好人,得过且过,基本不管事,不足为虑。
如今还剩下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这三个人了。
这三个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原来桑弘羊和霍光吵过一回架。
事情是这样的,桑弘羊觉得自己把大汉经济搞活了,给国家带来了滚滚财源,功劳大,
想让霍光提拔一下自己的儿孙们。
他找到霍光,道:“大将军,你看我儿子还是个县令,要不你说句话,提拔一下。”
说完,桑弘羊眼巴巴望着霍光。
“桑大人,不是我说你,亏你还是御史大人,觉悟咋那么低?
咱可不能任人唯亲,辜负了先皇的嘱托。”
卧靠!霍光大公无私拒绝了桑弘羊的请求,搁谁也接受不了。
“霍光把他儿子提拔成了郡守,如今却和我装高尚,什么东西。”
气得桑弘羊在回家路上只骂娘~~~
深秋的风有点凉了,上官安看到父亲要出门,忙把一件夹棉袍递给父亲。
“爹,你穿厚点,我老丈人家离咱这有段距离,路上冷。”
上官桀穿上夹袍,信心满满去登门拜访霍光。
谁曾想,上官桀去的快回来的快。上官安觉得不是好事,急忙问:
“爹,事情怎么样了?”
上官桀哀叹道:“你老丈人真不给面子,我本想这不是顺水推舟的事吗?
大家都有好处,可你老丈人不同意。”
“安儿,你猜你丈人说什么,你丈人搬出了高祖压人,他说高祖有规定,没有功劳不能封侯,给我唱起了高调。”
“爹,明天我去找我丈人说说,封侯不行,封丁外人光禄大夫也行,总要有个交代吧。”
上官安退而求其次,心想这回没问题了吧?
到了第二天,上官安带着礼品上了丈人家门,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霍光铁面无私,坚持没有功劳不能升官,说丁外人不符合出任光禄大夫的条件。
得!霍光接连两次不给上官家的面子,不,应该是三次,他都不帮外孙女当皇后。~~
这可把上官父子气恼了,上官安大骂老丈人不是东西。
上官桀更是怒火满胸,爷俩商定非要扳倒霍光不可。
霍光为何谁的面子也不给呢?
原来他正在向周公学习,努力做一个清正廉明的辅政大臣。
不拉山头,不任人唯亲,不受贿赂,三不原则。
不管怎样说,霍光就和上官父子、桑弘羊还有盖主结下了梁子。
等等!霍光怎么惹到盖主了?
哈哈!不要忘了,霍光反对丁外人封侯,丁外人就没资格娶盖主,这等于霍光破坏了盖主的幸福生活。
丁外人不能明媒正娶,二人只能偷偷摸摸~~~
始元五年,汉廷迎来了一位远来的贵客,出使西域的苏武回来了。
苏武是怎么从北海逃出来的?莫非公羊下了羊羔,匈奴单于把他放了?
孩子没娘,这事说来话长。
武帝去世,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汉匈签订了友好条约,商定好互放扣押的使者。
双方都派使者去接自己人。与苏武一起被扣留的使者常惠,就见到了汉朝使者。
他激动地说:“亲人啊,终于盼到您们来了!”
常惠问汉使者:“苏武还没来这里集合吗?”
“苏武不是死了吗?”汉使者道。
当初常惠和苏武分开后,常惠被押去了漠北种树,苏武被流放去了北海放羊。
二人天各一方,常惠怎么能知道苏武现在的情况呢?
但是常惠知道苏武去了北海。
他问汉使者:“谁说苏武死了?”
“大单于说的!”汉使者道。
常惠想了想,说:“也许苏武没有死,有可能匈奴单于在说谎。”
常惠沉吟了片刻,复对汉朝使者说:“明天你去拜见匈奴单于时,就说我们的皇上传来信,说在上林苑打下了一只大雁,
大雁腿上绑着一封信,说苏武还活着,就在北海放羊……”
常惠要用这种办法蒙诈出匈奴单于的实话。
到了第二天,汉朝使者依计而行,果然匈奴单于上了当,心说苏武真牛逼,感动了上天,感动了鸟兽,
居然万里传书,我还是老实交代吧!匈奴单于马上改口说苏武还活着,
正在北海放羊,我马上派人把他接过来。
就这样,苏武返回了匈奴部落,他和常惠等使者一起回到了汉朝。
掐指算来,苏武出使匈奴整整19年,如今回到长安已物是人非,
武帝已经去世,汉昭帝继位,霍光代表小皇帝接待了苏武。
苏武心情特别激动,当天去了茂陵祭祀武帝,并在陵墓前汇报了自己19年来的经历,
他喃喃道:“皇上,苏武没有辱没大汉的尊严,我归来了,别在为我担心……”
望着香烟袅袅,苏武泪流满面。
回到朝中,汉昭帝拜苏武为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事务,赐钱、丝绸若干。
这里插叙一句,苏武归来时,曾劝李陵归汉,李陵沉默不语,最后摇摇头道:
“大汉,我没有了亲人,我回去干什么?难道二次受辱吗?”
李陵终究没有归来。
……
就在苏武归汉的当年,燕王刘旦恼恨父皇不立自己为皇帝,愤然造反。
燕王李旦是武帝的第三子,太子刘据被废后,他的哥哥刘闳病逝。
按照长幼顺序,应该轮到他为太子了,可当时武帝没有立太子之意。
刘旦沉不住气,派使者催促父皇早立太子,武帝看透了刘旦的内心,恨刘旦图谋不轨,
一怒之下杀了使者,并去信斥责刘旦窥觎太子之位。
武帝去世都没通知他入朝守灵,据后世人推测,霍光怕燕王闹事。
下葬了武帝,昭帝继位后,这才告知刘旦父皇驾崩了。
刘旦始终不能接受昭帝称帝,“凭什么是他!”
昭帝称帝一年后,燕王刘旦开始散布谣言,说昭帝不是父皇亲生子,说是霍光一手拥立的假皇帝,
刘旦联合皇室宗亲刘长和刘泽的后人,相约造反。
结果事泄谋反失败。
汉昭帝怒斩了刘长、刘泽的后人,考虑到刘旦是自己的哥哥。
网开一面没有追究他的死罪,只是削夺了他两个县的封地,
刘旦谢罪,最后昭帝放过了哥哥。
……
始元二年,汉昭帝拜霍光为博路侯,左将军上官桀为安阳侯。
两年后,刘弗陵立上官氏为皇后,上官皇后时年8岁。她成了历史上最小的皇后。
始元五年,长安城爆出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天一坊事件”。
当时有人自称是卫太子,就是那个被武帝通缉的卫太子刘据。
只见此人乘坐车上插着黄罗伞的马车,在喽啰簇拥下招摇过市,最后说要去未央宫见昭帝。
百姓以及朝中大臣不辨真假,一个个不知所措。
这时有一位官员,带着一队侍卫,上去一起动手把车上那位卫太子捆了起来,
人们惊讶不已,围观的朝中大臣认出了这位官员,“这不是京兆尹隽不疑吗?”
没错,上去不由分说逮捕卫太子的正是隽不疑。
隽不疑,渤海郡人,今河北沧县人。
汉武帝末年,绣衣使者暴胜之在沧州执行镇反行动,听说当地人隽不疑有文化,
精通《春秋》是个人才,于是召见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