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朝兴衰史 > 第102章 才华横溢的贾谊无用武之地

第102章 才华横溢的贾谊无用武之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文帝二年,一些大地主和商人勾结,盯上了农民手中的土地。

    大量买下农民手中的土地进行商业化运作。

    与现在的土地开发“种”大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人和大地主买下土地不再种植农作物,而是种植经济作物烟草。

    种烟草挣的钱比种小麦收益高,但是影响到了大汉国库储备。

    贾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夜奋笔疾书,给文帝上了一道《论积贮疏》。

    这道奏折洋洋洒洒780个字: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贾谊在奏折中陈述了“农转商”的危害,说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警醒皇上一定要保住大汉土地的底线……

    贾谊眼光确实看得远。看到了问题严重性。

    “皇上,一旦发生战争或者灾年,朝百姓不种粮食,有钱您也买不到粮食,

    诸侯国不会卖给您,他们别看都是刘氏后人,趁你病,要你命才是他们的共识!”

    文帝深以为然,暗暗佩服贾谊的洞察力。

    暗道:“遍观朝中大臣,比贾谊从政经验丰富的臣子多不胜数,唯独贾谊提出了这个问题,

    不是其他大臣看不出问题所在,而是他们害怕得罪大地主和商人,对棘手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随后文帝发诏书禁止土地商业化,商人手中囤积的土地无条件返还给农民,

    这股“土地商业化”不法行为,在朝廷打击下灰飞烟灭。

    ……

    一年后,由于贾谊成绩斐然,文帝提拔他为大中大夫。

    期间,贾谊总结前朝秦的失败教训,为文帝上书《过秦论》。

    他借秦之兴衰,告诫汉朝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以民为本,大汉才能长治久安……

    对诸侯王赖在京城不走现象,贾谊提出让驻京诸侯王全部就国,

    目的就是避免这些勋臣左右皇上的决策。

    文帝很欣赏贾谊的锐意进取精神,心说年轻人有闯劲观念新,我的班底需要“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半年后,文帝要提拔贾谊为公卿之职。

    “公卿”指的是“三公九卿”,是西汉最高级的官员。

    这时朝中的勋臣,比如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提出反对。

    “皇上,贾谊年轻气盛,欠缺沉稳,大汉是高祖创下的天下,汉承秦制是老丞相萧何定下的规矩。

    如今贾谊上来就左砍右砍,操之过急会把大汉带偏离方向,贾谊不适合担任高级官员。”

    周勃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是这些老臣嫉妒贾谊的才华。

    这些老臣的说辞,实际是打压新人的招数,是要把贾谊排挤出权力中心。

    文帝不敢得罪这些勋臣,从此疏远了贾谊。

    汉文帝三年,贾谊被朝廷任命为长沙王太傅,也就是去长沙国当太子的老师。

    长沙国紧挨着南越国,在西汉时期属于蛮荒之地,让贾谊去南方任职,无异于贬斥和流放。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勋臣的势力很强大,皇上想重用锐意改革的年轻人都做不到。

    另外贾谊有才华但没有背景,此时他的老师张苍只是御史大夫,根本无法和丞相周勃,大将军灌婴等人相抗衡。

    受挫的贾谊乘船去长沙国上任,路过汨罗江时,触景生情想起了怀才不遇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大夫,诗人,政治家。他为楚怀王献计献策抵抗秦国侵略,却不被君王采纳,结果楚国被秦攻灭。

    面对国破家亡,满怀悲愤的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贾谊感慨万千,想到自己的处境与屈原何其相似,奋笔疾书写下了《吊屈原赋》。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

    ……

    汉文帝四年春,周勃辞去丞相之职,由灌婴接替。文帝废黜太尉一职。

    周勃第二次出任丞相干了只有十个月,为何突然辞职不干了?

    原来文帝既想利用周勃,又不想让他做大做强尾大不掉。

    说白了就是既想让千里马奔跑,又给它带上锁链。

    周勃本就没有陈平的圆滑,说不出做不出,心中始终闷闷不乐。

    随后文帝为了打击周勃,利用贾谊让诸侯王回到封地的建议,做周勃的思想工作,

    让他回到封地,给诸侯王们做个表率。

    周勃本来就不想干了,加上文帝的威逼利诱,一气之下辞职回了山西侯马封地。

    周勃辞职后,灌婴接替了丞相一职。

    到了十一月,北方边境传来狼烟警报:匈奴右贤王带十万兵马来犯!

    文帝急忙派丞相灌婴带20万人马前去迎敌。

    灌婴率队伍前脚走,文帝不放心,带着文臣武将一班人马前往山西太原坐镇指挥。

    如此一来长安空虚,看到这一切,济北王刘兴居不禁哈哈大笑道:

    “刘恒啊刘恒,你的末日到了,本王让你有去无回!”刘兴居决定造反。

    济北王刘兴居不是外人,他是刘邦的孙子,老齐王刘肥的第三子,新齐王刘襄、城阳王刘章的弟弟。

    文帝刘恒的侄子。

    刘兴居造反岂不是一家人打一家人吗?没错,刘兴居一直想报复刘恒。

    这次他看到朝廷人马倾巢出动去打匈奴,京城空虚,认为这是个机会,于是决定推翻刘恒他做皇帝。

    ……

    原来在诛杀诸吕时,刘襄,刘章、刘兴居这哥仨立有大功,是这哥仨率先向诸吕“开炮”的。

    文帝做了皇帝后论功行赏,刘襄本是齐王,封地最大,不用再封了。

    半年后,刘襄去世,其长子刘则承袭了齐王爵位。

    文帝分别封刘章和刘兴居二人为城阳王和济北王。

    二人从侯爷一下子跃升到了王爷。

    但是这哥俩依然不满意。

    当初文帝要封刘章为赵王,后来听说刘章最初要拥立他的哥哥刘襄为帝,

    文帝刘恒心中酸溜溜的,生气之下,只封了刘章一个城阳王,相对赵王封地小很多,食邑也少。

    过了没两年,刘章去世,其子刘喜承袭了城阳王爵位,史称城阳共王。

    刘兴居比较惨,文帝从他大哥刘襄封地割下了几个郡,设置了济北国,刘兴居做了济北王。

    刘兴居认为两个哥哥之死,是被文帝活活气死的,心中充满了愤怒,

    一旦时机到来,愤怒之火就会喷涌而出,这就是刘兴居造反的原因。

    孙子兵法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刘兴居谋反的情报就传给了文帝刘恒。

    “小兔崽子,一笔写不出两个刘来,有什么不满当面提出来,给我玩阴的,想打我个措手不及!刘兴居,你还嫩点。”

    文帝庆幸刘兴居暴露了真面目,心说该跳出来的趁早跳出来,这些人都是不定时的定时炸弹。

    文帝心中暗道:“我有久经沙场的灌婴,岂能怕你小小的济北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