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阳白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却又略带闷热的夏日,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走在前往南阳的路上。天空湛蓝如洗,白云悠悠,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蝉鸣声此起彼伏。
走着走着,我们遇到了一位神情痛苦、步伐蹒跚的路人。他用手捂着一只眼睛,嘴里不停地呻吟着。太爷爷见状,赶忙上前询问。
路人说道:“我这眼睛疼得厉害,已经好几天了,看东西都模糊不清,头也跟着一起疼,真是难受极了。”
太爷爷仔细观察了他的面色和脉象,又询问了一些日常起居和饮食的情况,心中便有了判断。太爷爷说道:“你这是肝经风热上扰头目所致。风热之邪侵袭肝经,循经上扰眼部,导致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故而出现眼部疼痛、视物模糊,甚至头痛。”
说罢,太爷爷决定为他针刺治疗。太爷爷让路人坐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准备为他针刺阳白穴。
太爷爷对我说:“阳白穴位于头部,在前额部,瞳孔直上,眉上 1 寸。此穴乃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之会,有疏风清热、清头明目之效,对于他这种病症正合适。”
只见太爷爷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准确地将针插入阳白穴。行针片刻后,太爷爷轻轻捻动银针,路人渐渐感到眼部的疼痛有所缓解。
大约过了一刻钟,太爷爷起针。路人缓缓睁开眼睛,惊喜地说道:“哎呀,真神了!这眼睛一下子轻松多了,头也不那么疼了!”
路人感激涕零,非要拿出钱财答谢太爷爷,太爷爷却摆摆手说道:“治病救人,本就是医者的本分,钱财就不必了。你回去后要多注意休息,饮食清淡,避免再次受热邪侵袭。”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那一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神奇和太爷爷的仁心仁术
太爷爷告诉我,阳白穴,“阳”,在中医理论中,通常代表着阳气、光明、温暖、向上等含义。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具有推动、温煦、防御等作用。当阳气充足时,人体的机能才能正常运转,抵御外邪的侵袭。
“白”,有明亮、清白、纯洁之意。在中医五色理论中,白色与肺相应,肺主皮毛,主气。同时,白色也常被视为阳气清明、气血通畅的象征。
阳白穴名中的“阳”字,提示了该穴位与阳气的密切关系。阳气汇聚于此,使得这个穴位具有振奋阳气、驱散阴寒的作用。许多病症,如头痛、目眩等,往往是由于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清窍失养所致。阳白穴能够补充阳气,促进气血上行至头部,从而改善头部的气血供应,缓解头痛、目眩等症状。
而“白”字则表明了阳白穴具有清明头目、调和气血的功效。眼部的疾病,如目痛、视物模糊等,多与气血失调、经络阻滞有关。阳白穴通过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使眼部气血充足,目睛得以滋养,从而恢复明亮清晰的视觉。
此外,从中医整体观念来看,阳白穴位于头部前额,前额属少阳经所主。少阳主生发,阳白穴作为少阳经上的穴位,能够借助少阳经的生发之气提升面目的阳气,肃将其不正之气,从而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口眼歪斜等。中医认为,面瘫多因正气不足,风邪乘虚而入,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通。阳白穴通过提升阳气,疏通阳明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恢复面部肌肉的功能,从而改善面瘫症状。
对于眼睑下垂,阳白穴同样有治疗作用。眼睑下垂多因中气不足,气血虚弱,不能上提眼睑。阳白穴提升补充阳气,调和气血,增强中气,使眼睑得以有力上提。
总之,阳白穴的名称蕴含着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和原理。“阳”强调了其补充阳气、驱散阴寒的能力,“白”体现了其肃降,清明头目、调和气血的功效。通过对阳白穴名的深入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其治疗病症的机制,为中医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