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文豪1978林朝阳陶玉书 > 第553章 翻版林语堂(求个票)

第553章 翻版林语堂(求个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自84年之后,香江社会y派的声音已经逐渐落寞,与之相对应的是z派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陶玉书动用所有资源所发动的这场舆论风暴实施的非常顺利。

    短短两天时间,有关于她捐款赈灾的新闻铺天盖地,伴随着内地zf在燕京发出的“救灾紧急呼吁”,让香江民众看到了情势的紧急程度。

    林氏影业上市后的第三天,电影《豪门夜宴》开机仪式,群星云集。

    这部专门为救灾募捐而诞生的电影汇聚了林氏影业数位顶尖编剧,本来按照这些编剧们的效率,三天写个剧本也不是什么问题。

    但陶玉书认为,即便是打着救灾的幌子,也不应该随意糊弄观众。

    电影可以粗糙,但绝不能没有诚意。

    三天时间里,他们几个人也仅仅是打磨了剧本梗概和电影开头的几场戏,剩下的只能边写边拍。

    《豪门夜宴》的开机仪式除了众多明星出场,也吸引了大量娱乐记者。

    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的明星阵容史无前例,自然不想错过头条。

    “华仔华仔,你在电影里演男几号?”

    “无所谓啦,都是为了内地同胞。”

    “麦琪,演的是什么角色?”

    “不知道,还没分配到角色,什么角色都可以。”

    ……

    热闹的采访结束,有几个明星急急忙忙的离开了开机现场,娱乐记者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跟拍这些明星,直接跟了上去。

    人声喧闹、车水马龙的铜锣湾街头,有几个用简易凳子架起的小台子,桌子盖着一张白布,上面放了几个筹款箱。

    台子后面有红色的字体写着:请踊跃捐款!为hd灾区同胞献出一份力!

    旁边有一个喇叭不停播放:请大家捐助国内的同胞,种善因得善果,请大家多多支持。

    刘德华戴上了黄色的志愿者帽子,卖力的发着手中的传单。

    “请踊跃捐款!为hd灾区同胞献出一份力!”

    “撑内地!撑同胞!”

    在他之前,这个小小的筹款点已经工作了一上午,期间不时有民众驻足停留,献上一份心意,但总体不算热闹。

    刘德华来到这里,并未遮掩形容,不少路过的民众一下子就认出了他来。

    “华仔!”

    “是刘德华!”

    兴奋的民众们将刘德华围了起来,他并未惊慌,而是顺势一张张的将手中的传单发给这些民众。

    “hd灾区的同胞需要大家都帮助,请大家多多支持!”

    有了明星的参与,本来略显冷清的筹款点立刻热闹了起来,许多人纷纷慷慨解囊。

    有路过的白领从钱夹里掏出钞票放进捐款箱里,有穿着校服的学生将自己的午餐费用捐了出来,有街边小贩数了几张刚赚到的零钱……

    在捐款的人群外,有一位穿着白色衣服的男士,他的面部肌肉控制不住的抽搐,身体姿态也不是很协调,他在人群外站了好一会儿。

    由于身体的状况,他想要从自己的裤带拿出钱包,但可以看出十分吃力。

    看到旁边的人络绎不绝的将钱放入箱子内,他不禁急躁了起来。

    努力之下,他终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10元纸币,抖着手想要放入筹款箱中。

    可筹款箱口不大,他的手抖的厉害,刘德华看到这种情况,上前握住了他的手,两人一起将纸币投进了筹款箱。

    “拍到了没有?拍到了没有?”

    不远处,两个狗仔在叠罗汉,就为了方便同事举着相机找角度拍摄人群中的刘德华。

    “拍到了!”

    被托起的瘦子兴奋的高呼了一声,然后才被放下来。

    “这个月奖金有了!”瘦子对自己拍的照片满意极了,觉得一定可以引起热议。

    “这些明星还真是热心啊,又是参演慈善电影,又是来搞募捐!”

    拍到了想要的照片,几个狗仔轻松了下来,聊起天。

    “为了形象嘛。”

    “不能这么说,也算是做好事。”

    “我当然知道是做好事,不过是有目的的做好事。

    而且有林太带头,这些明星想不卖力也不行啊!”

    说起陶玉书,几个狗仔语气中透着几分佩服。

    为富且仁,巾帼不让须眉,这次号召香江社会各界为内地捐款,让陶玉书在香江人心目中的形象更高大了几分。

    翌日一早,《清新周刊》发刊,封面上正是昨天几个狗仔拍到的画面——

    刘德华笑容阳光而真诚,握着一位残障人士的手,共同将一张纸币投入捐款箱中。

    封面的头条标题写着:《残障人士献爱心,华仔爱国撑同胞》。

    这张照片一经刊出,立刻吸引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不仅带动了杂志销量一路走高,也让刘德华的公众形象大幅提升。

    这两天里,像刘德华这样热心慈善的明星有很多,大家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正面评价。

    但如刘德华这般吃尽了红利的,却仅有他一个。

    周日晚,林氏影业与无线电视台在跑马地马场合办的“香江演艺界总动员忘我大汇演”如期举行。

    现场受邀出席的富豪名流众多,五百位演艺界人士登台表演,热情的观众也挤爆了看台,堪称香江几十年来演艺界一大盛事。

    整场演出匆忙得连完整的节目单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彩排了。

    大家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刘德华唱完一首歌后直接躺在椅子上,上演了一出“胸口碎大石”,四锤下去,身上的巨石被砸碎。

    刘德华表情痛苦,他踉跄着走到台前,话筒刚到嘴边,鲜血顺势流下,这一幕看的观众揪心不已。

    然而就在这时,刘德华却抹了抹嘴边的鲜血,说:“嘴里的鲜血是假的,但是血浓于水的情谊却是真的,恳请大家踊跃捐款。”

    他的这出血浓于水,当场筹集善款100万元。

    程龙上台表演的是翻跟头,只因有富豪想看他翻跟头,表示每翻一个跟头捐5万块,程龙一口气翻了七个。

    柯受良表演飞车,飞跃的人墙都是由出席的明星组成,这惊险刺激的一幕成功募得300万善款。

    张艾嘉抱着不到一岁的儿子上台卖力演唱,beyond乐队演唱了一首《大地》,感动了现场无数人。

    ……

    一场“香江演艺界总动员忘我大汇演”持续了7个小时,有明星们的卖力演出,现场富豪名流和观众们踊跃捐款。

    到演出结束之时,募捐总额高达3400万。

    期间又有香江烟草大王何先生配捐了3400万,再加上演出之前就已经开通的募捐专线收到的善款。

    忘我大汇演最终募集到的善款总额达到了1亿零80万港元,打破了香江慈善活动募捐的最高记录。

    这场香江演艺界规模空前的文艺大汇演,也创造了恐怖的收视率、收听率。

    平日里为争夺用户竞争得头破血流的无线电视台、亚洲电视台、香江电台、香江商业电台罕见的放下成见,合作转播了这场演出。

    第二天一早,各大新闻媒体的头条不出意料的被“忘我大汇演”所占据。

    香江的民众已经不记得这已经是一周时间里,他们被多少次有关于内地水灾和慈善募捐的新闻洗礼了。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民众们捐款的热情确实被带动了起来。

    短短一周时间里,香江社会各界为hd水灾捐款68亿港元。

    对于一座人口只有几百万的城市而言,这个数字是十分夸张的。

    在香江社会为hd水灾而牵肠挂肚的时候,国际社会上也有不少国家和机构响应了中国zf的呼吁,伸出援手。

    古b捐赠1700万美元(物资)、巴js坦捐赠155万美元、科威t捐赠100万美元、乌兹别k捐赠97万美元、乌干d捐赠90万美元……

    香江社会的捐款数字,超越了国际上许多国家对hd水灾的捐助之和。

    这一天,林朝阳有些忙碌。

    一转眼他已经回香江一个多星期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为hd水灾的宣传和募捐工作上,都忘了美国那边还有个专栏。

    6月的最后一周,《纽约客》发表了《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的第一篇《自然的馈赠》。

    《纽约客》总编罗伯特·戈特利布专门为林朝阳的专栏写了个编者按,他在其中这样写道:

    “林对于饮食文化的理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在他的笔下,每一种食物都被赋予了生命。

    它们从诞生起,就包含了当地族群的历史和文化基因,是一个拥有久远历史的文明的横截面。

    读他的文章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享受,我相信读者们在读过文章之后会赞同的我观点。”

    罗伯特·戈特利布对林朝阳的称赞是他的个人看法,但在杂志上市之后,也获得了许多美国知识分子的认可。

    一篇《自然的馈赠》,表面上讲述的是饮食文化,实际讲的却是生活态度、社会变迁、历史发展,意涵之丰富、境界之高远,令这些美国知识分子大开眼界。

    这些人第一次看到有人竟然将饮食与文化、历史、地理相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完全有别于普通美食品鉴的文章。

    《自然的馈赠》发表之后,收获了不少读者的好评。

    除了口碑上的胜利,这篇文章也让《纽约客》的销量有了些许起色。

    进入八十年代,纸媒的巅峰时刻已经过去,即便辉煌如《纽约客》也不得不面对销量下滑和读者厌倦导致的口碑下滑。

    前一代总编威廉·肖恩执掌《纽约客》几十年,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罗伯特·戈特利布接任总编,既要维持《纽约客》原有的风格,又要完成老板的盈利要求,还要满足读者对于新鲜感的追求。

    数年以来如履薄冰,为林朝阳开设专栏,这个决定对他和《纽约客》来说可谓大胆至极。

    作为一份面向西方知识分子阶层的精英读物,《纽约客》自有其调性,罗伯特·戈特利布对林朝阳的文章质量很有信心,但他却不敢保证这种风格的文章一定会受到读者的认可。

    事实证明,罗伯特·戈特利布赌对了。

    《纽约客》杂志的巅峰时期在六七十年代,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经济文化实力独步全球,杂志销量一度达到了150万份。

    但在八十年代之后,杂志的销量却一直在走下坡。

    这两年在罗伯特·戈特利布的带领下,杂志的销量好不容易平稳下来,固定在每期百万份左右,但也仅此而已,一直没有更大的起色。

    在6月的前三期,《纽约客》的平均销量稳定在了963万份。

    而刊载《自然的馈赠》的6月最后一期,《纽约客》卖了988万份。

    别小看销量这25万份的销量差距,《纽约客》的读者群体多数是以年度进行订阅,这部分读者占据了杂志销量的半壁江山。

    销量的起伏只有每年的续订期才会看出来,平时是不会有太大变动的。

    以剩下的一半销量作为基数再看这25万份的增量,就相当可观了。

    最近几年,《纽约客》的销量维持在一个非常平稳的水平线上,每期的销量上下浮动不会超过8万份。

    25万份的销量增长,不是什么创纪录的成绩,而且谁也无法证明这些增加的销量就是因为《自然的馈赠》带来的。

    但这个销量增长至少说明了一点,那就是为林朝阳开设专栏这个决定看起来是正确的。

    等到7月第一周,新一期的《纽约客》杂志上市,《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主食的故事》如期发表。

    罗伯特·戈特利布一直在关注着这期杂志的读者反馈和销量。

    上周专栏刚开设还看不出来,新的一周读者们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好评反馈变得越来越多。

    这一周,《纽约客》的销量再次涨了19万份,达到了1007万份,《纽约客》杂志上次出现这个销量已经是半年多前的事了。

    连续两期刊物销量上涨,并且恰好是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发表之后,这下子所有人都可以确定,这就是新专栏带来的变化。

    看到这样的变化,罗伯特·戈特利布一直悬着的那颗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他甚至开始期待起了更大的改变。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文章才发表了两篇,尚未形成影响力。

    随着读者的好评和反馈越来越多,罗伯特·戈特利布越来越期待这个专栏接下来的表现了。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篇文章《转化的灵感》发表之前,麦格拉思联系到了林朝阳,先将杂志的销量涨幅和一些读者反馈告诉了林朝阳。

    “听起来真是个好消息!”林朝阳语气轻松的说。

    “当然,现在我们都在期待你这个专栏接下来的表现。林,你稿子写的怎么样了?”

    林朝阳离开美国之前,交给了杂志社5篇稿子,如今远隔重洋,为了保险起见,麦格拉思提前两周就催上了稿。

    “别担心,我回来之后又写了两篇,用传真还是我在电话里念,你们记录?”

    电话传文,在互联网大范围流行开之前是很多杂志社的常规操作,一般用于作家不在本地,情况又比较紧急的时候。

    越洋电话价格昂贵,这种方式传达方式代价不菲。

    《纽约客》杂志社不差这仨瓜俩枣的,不过现在一来是麦格拉思手里还有稿子用,二来是电话传达存在准确率的问题,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国际传真。

    以传真的方式向《纽约客》发送了两篇文章后,林朝阳轻松了下来。

    《纽约客》那边有了一个月的存稿,水灾筹款的事也不需要操心了,他打算歇个一两天就专注于新书的创作。

    7月中旬,耗时半个月拍摄完成的《豪门夜宴》正式上映,首映礼和开机仪式那天一样热闹,除了一众捧场的明星之外,新h社香江分社的周同志也罕见的出席了首映礼。

    周同志今天来参加首映礼,一方面是为《豪门夜宴》站台,这部电影的票房收益可全都要捐往内地。

    另一方面,也是转达几位领导对陶玉书的谢意。

    “几位领导都听说了林太您在香江的所作所为,深受感动,赞许您是巾帼英雄,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周同志今天的态度十分客气,客气中还夹杂着几分尊敬。

    他的这种态度跟几位领导对陶玉书的高度评价有关,也出自于他个人对陶玉书的敬佩。

    从亚运会捐款,到第一个响应浦东开发,再到这次为hd水灾募捐,陶玉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高尚的爱国情操。

    “几位领导过奖了,我也只是发自本心,做了自己该做的事。”陶玉书语气谦和的说。

    聊了一会儿,周同志又问陶玉书:“你们家朝阳同志最近在家吧?”

    “在呢,他上个月刚从美国回来,一直和我忙着募捐的事。”

    周同志点了点头,“朝阳同志也是劳苦功高。”

    陶玉书知道周同志既然提起了林朝阳,肯定是有事情,她主动开口问道:“是有什么事?”

    周同志沉吟着问道:“我听说,朝阳同志在湾岛文学界很有影响力。”

    心中猜度周同志问这话的目的,陶玉书答道:“他的作品在湾岛还算受欢迎,影响力……应该算有一点吧。”

    “玉书同志谦虚了。前年我还未上任,但也听说了当时湾岛文化界为了邀请朝阳同志前去交流,还掀起了一阵大争论。”

    “是有这么回事。”

    周同志接着说道:“现在有这么个情况……”

    两人说话的功夫,电影开场了。

    《豪门夜宴》的故事并不出奇,是香江电影一贯擅长的港式轻喜剧风格,因为打磨的比后世那一版更用心了一些,质量也高了不少。

    但毕竟是只花半个月拍出来的电影,很难称得上的是精品。

    好在观众们十分捧场,这样一部电影,光是数星星也值回票价了。

    这天晚上,陶玉书回到家中已经是九点多了,她拉着林朝阳说:“今天周同志去参加首映礼,找我说了点事。”

    林朝阳望向她。

    “你到湾岛交流交流吧!”

    林朝阳纳闷问道:“好端端的让我去湾岛干什么?”

    陶玉书便讲起了周同志说的那些话……

    林朝阳听完说道:“去交流交流倒没问题,可这事也不是我能说了算的。前年林海音她们闹了那么大动静,不也没办法?”

    陶玉书意味深长的说道:“之前不行,不代表现在。”

    林朝阳心中了然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里,有关于hd水灾的新闻仍旧在香江传播着,市民们的捐款热情有增无减,这种热情具象化的反映到了《豪门夜宴》的票房上。

    作为一部为赈灾募捐而诞生的电影,《豪门夜宴》的剧情称不上精彩,但却收获了上映首日票房破百万,一周票房924万港元的成绩。

    这个成绩不能算惊艳,但绝对对得起明星们的卖力演出了,看票房走势有望破2500万港元。

    林朝阳在这几天里安心的写着小说,效率还算不错,有望在一个月之内完稿。

    就在这时,林朝阳接到了林海音的电话。

    电话中林海音的语气有些激动,说林朝阳可以到湾岛进行访问交流了。

    心中早已有数的林朝阳询问她具体原因,林海音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只说是前两天有朋友提起林朝阳拿了美国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说林朝阳现在名满美国,她现在要是再跟当局申请邀请林朝阳来访问交流,说不定能成功。

    林海音本来没当回事,只是试探性的问了一下,想不到新闻局那边竟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你名扬海外竟然有这样的好处!”林海音在电话里高兴的说。

    不是名扬海外管用,是政治这只大手管用,林朝阳心想。

    林海音又聊起了林朝阳得专栏登陆《纽约客》的事,湾岛因为历史渊源,与美国十分亲近,知识分子阶层也是如此。

    《纽约客》杂志也成了许多知识分子家庭的常备读物,这种情况不是湾岛独有的。

    《纽约客》每期销量近百万份,但仅有16万份是在纽约本地消化,三分之二的销量遍布美国,剩余的销量均是来自于海外国家和地区,由此可见这份杂志的国际影响力。

    所以林海音了解到林朝阳为《纽约客》写专栏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你现在在美国的名气和地位,恐怕已经超过当年的林语堂先生了!”林海音又说。

    林朝阳连忙谦逊了两句,林海音笑声爽朗,说:“你就别谦虚了!”

    林海音将林朝阳与林语堂相提并论,仔细观察,他们两者确有共同之处。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海外几乎没产生什么大的影响,也没诞生那种世界性的文豪。

    但要说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作家,还是有几位的,其中林语堂要排在前列。

    早在三十年代,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便由好友赛珍珠推动于美国出版,并在四个月内不停加印,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

    之后林语堂又撰写了讲述西方风俗和中国生活思想的《生活的艺术》,这部书影响力更大,曾高居畅销榜榜首位置一年之久。

    两部作品的热卖,让林语堂在美国文学界和读者群体名气大增,一度成了明星作家。

    不仅获得了众多出版机构的青睐,也与当时许多纽约文化界名流多有交集。

    林朝阳的《梵高之死》《楚门的世界》等作品也是被引进美国,销量不俗,并且也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

    1935年,他的《吾国与吾民》出版后,《纽约客》“书评”栏目主编克利夫顿·费迪曼盛赞了这部作品。

    不管怎么看,林朝阳与林语堂的经历确实有种不谋而合的相似,因而林海音的赞誉听起来也是合情合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