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大卖的潜力(双倍月票加更)
玩笑归玩笑,林朝阳还是很人道的,特地请芦安·瓦尔特吃了顿大餐,又休息了一晚后,才去见了罗恩·伍德鲁夫。
罗恩·伍德鲁夫四十岁出头,长相英俊,一头浅棕色的长发,留着两撇小胡子,身着牛仔服,脚蹬蛇皮靴,看上去桀骜不驯,确实有几分牛仔本色。
只可惜他似乎被病魔折磨的不轻,身形瘦弱,林朝阳对比电影中的马修·麦康纳和眼前的罗恩·伍德鲁夫,确实是高度还原。
林朝阳的审视目光让罗恩·伍德鲁夫很不舒服,觉得他的眼神中藏着对病人的歧视。
因而很不客气的质问道:“中国佬,你在看什么?”
林朝阳并未因他的粗鲁质问而动怒,淡然说道:“我在看我书中的主人公!”
人这东西吧,不怕你骂,就怕夸。
到罗恩·伍德鲁夫这个阶段,对于很多物质上事情都看开了,反倒是对以前并不在意的精神追求充满了渴求。
“书中的主人公”,林朝阳的一句话差点把他钓成翘嘴。
他故作矜持,“我看过你的《楚门的世界》,写的还不错。”
“谢谢。看来你很爱看书?”
林朝阳的提问打开了话题,罗恩·伍德鲁夫说:“得病之后,为了自救我看了很多书,有些是医学类的,有些是小说。”
“医学类的读物可以帮你了解自己的病情,小说是用来抚平精神上的痛苦,你读的都是偏励志类的内容吧?”
没人喜欢被人看破心思,罗恩·伍德鲁夫有些恼怒的说道:“别自作聪明!”
“我只是在想象你的心路历程,毕竟像你这样敢于和绝症坚决抗争的人可不多。
前几天我在哥大做了个演讲,题目就叫《做自己的英雄》……”
又来了!又来了!
林朝阳和罗恩·伍德鲁夫的谈话,坐在隔壁的芦安·瓦尔特听的清清楚楚。
真是狡猾的林,竟然使用这种花言巧语来哄骗一个纯朴的牛仔。
芦安·瓦尔特边吐槽着,边听着两人的对谈,不知不觉之间也走进了罗恩·伍德鲁夫的故事当中。
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城的牛仔竞技赛如往常一般热闹,蓝天白云,人山人海,众声鼎沸,夹杂着骑牛竞技特有的喧闹、淫声浪语、奇异的响声。
这嘈杂的一切逐渐湮没……
封闭的场地里,潇洒的牛仔骑在一头公牛身上,随着牛的跳跃,骑士的身体上下颠簸。
仿佛狂浪中的扁舟,却始终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罗恩·伍德鲁夫身着牛仔服,脚蹬蛇皮靴,头戴一顶满是尘土的牛仔帽,鼻梁上架着飞行员墨镜,正在和一名妙龄女子疯狂躁动。
透过牛栏的木栅栏缝隙,他向场地内看去,公牛正拼命的甩脱背上的牛仔。
牛仔被甩向地面,重重的摔下,罗恩·伍德鲁夫没有收到丝毫影响……
林朝阳和罗恩·伍德鲁夫的谈话,或者说是采访持续了三天,从最开始的警惕猜疑到平静陈述,再到最后的敞开心扉。
罗恩·伍德鲁夫的态度变化非常大,令芦安·瓦尔特这个旁听者都忍不住有些感慨。
在采访的最后,罗恩·伍德鲁夫向林朝阳露出了他坚强外表下最脆弱的一面。
“林,你说,我能活多久?”罗恩·伍德鲁夫的问题背后似乎藏着一丝祈求。
可林朝阳并没有像他最开始那样以悦耳的话来麻痹他,反而毫不留情的说道:“谁知道呢?也许明年,也许下个月,也许明天。”
听到这话时,芦安·瓦尔特不由得担心,以罗恩·伍德鲁夫那样的暴脾气说不定要跟林朝阳干一架。
他可是个行走的病毒仓!
就在芦安·瓦尔特犹豫着俩人干起来后他要不要出手帮忙的时候,隔壁屋子的气氛却出奇的平静。
“呵呵……”罗恩·伍德鲁夫笑起来如同超期服役的破旧风箱,刺耳又粗犷,但并没有愤怒。
“你这家伙,真是一点也不留情面啊!素材都到手了是吧?”
林朝阳没有回答罗恩伍德鲁夫,而是问他:“罗恩,你知道吗?”
“知道什么?”
“人这一生要经历三次死亡。”
“三次死亡?什么意思?”罗恩·伍德鲁夫问。
“第一次死亡是指生物学上的死亡。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生命体征在某一刻悄然熄灭。
尽管生命的体征消失,但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不会立刻消散,那些与亲人、朋友和陌生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和共同创造的回忆会永远留在他们的心中。
第二次死亡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死亡。葬礼是一场庄重的告别仪式,标志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社会角色的结束。
我们不再是儿子、女儿、丈夫、妻子、朋友、同事,这些身份标签被一一摘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存在毫无价值。相反,我们在生命中扮演的各种角色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林朝阳说话的语气低缓,慢腾腾的,但每一个字却好像烙铁一般,刻进了芦安·瓦尔特的心里。
他相信,此刻的罗恩·伍德鲁夫也是一样的感受。
“第三次死亡……第三次死亡啊,是当这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也离世时,仿佛一切都回归了虚无。”
当林朝阳说完了这些话,寂静的氛围持续了一会儿,罗恩·伍德鲁夫怅然的声音响起。
“真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啊!”
“不!”林朝阳说。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曾经存在过,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哪些被我们爱过的人,因我们而改变的命运,我们留下的思想和艺术作品,都将在时间的长河中继续流淌。”
林朝阳的话并不慷慨激昂,却听得芦安·瓦尔特心中热流涌过,感受着阳光般的温暖的同时,也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和期望。
可另一间屋子里,罗恩·伍德鲁夫的反应沉默,良久后,他说:“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该有多好啊!”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清醒与遗憾。
“罗恩,你跟兰登书屋提的那些条件,目的无非是想让更多的人记住你。
这几天我们之间的谈话也许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改变,但你应该相信。
也许一年以后,也许三五年之后,这个世界上知道你名字的人,一定会比现在多十倍、百倍、千倍、万倍!”
听着林朝阳的话,罗恩·伍德鲁夫再次发出了笑声,这次他的笑声里多了些畅快。
“也许吧,真期待看到那一天呐。”
采访结束了,房门响起吱嘎的声音,林朝阳出现在芦安·瓦尔特眼前,他正想说话。
林朝阳却突然转回头,问道:“罗恩,为什么这本书的销量一定要是530万册呢?”
“因为《老人与海》。”屋内传来罗恩·伍德鲁夫的声音。
林朝阳了然的笑了笑,然后走出了屋子,芦安·瓦尔特跟上他的脚步。
这会儿正是傍晚,夕阳正燃烧着余晖坠入远处的山谷。
芦安·瓦尔特问:“林,他说的《老人与海》,是指销量吗?”
“应该是,你回头去查查不就知道了吗?他屋里确实有一本《老人与海》。”
芦安·瓦尔特喃喃道:“原来如此。”
在他愣神的功夫,林朝阳已经走出了几步,他连忙追上去。
上了车,芦安·瓦尔特小心翼翼的问:“你说,咱们要不要去医院检查检查?”
“是应该去一趟。”
这几天跟罗恩·伍德鲁夫接触时林朝阳表现的安之若素,稳如泰山,芦安·瓦尔特还以为他根本没把这些危险放在心上,甚至做好了被林朝阳呵斥大惊小怪的准备。
没想到林朝阳却答应的这么痛快,他惊讶的指着林朝阳。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小心驶得万年船。”
“前几天你们中国的古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别废话,开车!”
去医院走了一遭,确定平安无事,两人解了心头的负担。
跟来时一样,回去仍旧是芦安·瓦尔特开车,不过这次他没有抱怨,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甚至觉得挺荣幸。
因为这几天他几乎一字不落的听了林朝阳跟罗恩·伍德鲁夫的谈话,感觉自己在做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回程的路上,他兴致勃勃的跟林朝阳讨论这部新书应该如何落笔,如何布局,如何塑造人物……直到林朝阳不耐烦。
“开你的车吧,一个编辑,哪那么多话!”
芦安·瓦尔特顿时出离愤怒。
好好好,职业歧视是吧?这回我非告到联合国不可!
一路舟车劳顿回到纽约,林朝阳和芦安·瓦尔特先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两人一见面,芦安·瓦尔特兴奋的说道:“林,还真是,我昨晚回去查了,《老人与海》在美国的销量还真是530万册。”
“是就是呗,你怎么那么惊喜?”
“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这个数字突然变得很有意义!”
两人一路闲聊,来到兰登书屋大楼,本来林朝阳是打算跟杰森·爱泼斯坦聊聊的。
结果半路却被热情的阿尔贝托·维塔莱截住了。
他听说了林朝阳这次的小说选题很兴奋,但凡是有点新闻嗅觉的人都知道,这样的题材只要质量在线,几乎是预定的畅销书。
如果叠加上林朝阳在读者群体的号召力和兰登书屋的宣传,阿尔贝托·维塔莱乐开了花,他似乎看到了小说大卖的场景。
为了让林朝阳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新作的创作中,阿尔贝托·维塔莱特地为他在73街附近安排了一套公寓,可谓下了血本。
跟阿尔贝托·维塔莱聊了几句场面话,两人才分开,林朝阳问芦安·瓦尔特:“你们出版社还有这提供公寓住宿这服务吗?”
“别做美梦了。这不过是那个家伙收买人心的手段罢了,他是看出了你这部新作有大卖的潜力。”芦安·瓦尔特说。
林朝阳打趣道:“那这部小说的销量要是扑街了,他该不会找我要钱吧?”
“都是公司出的钱,他要什么。不过以后你再想要这待遇是不可能了,甚至你以后来公司他都会假装不认识你。”
“太真实了!”
两人蛐蛐了几句,又跟杰森·爱泼斯坦见了面,聊了聊去德州的经过后,芦安·瓦尔特便借着送林朝阳去公寓的机会翘班了。
上西区是纽约老钱们住的地方,矗立着无数宏伟建筑。
沿百老汇大街向北,过了73街,耸立着一幢布杂艺术风格的建筑,外形恢宏而充满秩序。
这便是阿尔贝托·维塔莱给林朝阳安排的公寓——安索尼亚。
整个上西区最大的公寓之一,始建于1904年,有当时世界最大的室内游泳池,大堂喷泉中豢养着海豹。
这里住过许多旧时的音乐家和作家,比如恩里科·卡鲁索、托斯卡尼尼、德莱塞等人。
后世还住过安吉丽娜·茱莉和娜塔丽·波特曼这样的明星。
阿尔贝托·维塔莱为林朝阳安排的是一套两室的公寓,110平的面积对于他个人而言已经相当宽敞了。
“那个家伙虽然很吝啬,但在有好处的时候脑袋还是很精明的。
安索尼亚这里最出名的就是隔音好,你在这里写作绝对不需要担心受到噪音影响。”
参观了一圈公寓,芦安·瓦尔特说。
帮着林朝阳安顿好了以后,他便离开了。
临近傍晚,林朝阳拨通了香江的电话。
他去德州一来一去就是一个多星期,这期间也没跟家里联系过。
打了电话,恰好陶玉书正打算到美国来出差,林朝阳便把公寓地址告诉了她。
聊了好一段之后,林朝阳才挂断了电话,一转眼他已经出门半个多月,多少有点想家,对陶玉书的到来也格外期盼。
只可惜陶玉书得先去洛杉矶,她这次来美国出差,主要是为了看看《忍者神龟2》的拍摄情况。
去年《忍者神龟》上映大获成功,林氏影业和新线影业趁热打铁。
再度合作开发了《忍者神龟2》,现在电影的拍摄已经接近尾声,陶玉书这次来就是为了来看看电影的成色。
毕竟这可是林氏影业现在的摇钱树!
等待陶玉书到来的几天里,林朝阳没有急着动笔写新作,而是想起了他答应罗伯特·戈特利布的专栏文章。
那天他在戈特利布家里人前显圣,用的其实是《舌尖上的中国》里面的旁白,又夹杂了点自己对中国饮食的个人理解,没想到效果如此拔群。
既然效果不错,林朝阳就干脆按照这个路子继续写下去。
不过《舌尖上的中国》是纪录片,有画面配合旁白,效果更直观。
他要写这些内容必须在细节描写上做的更加极致,还要改正原版旁白当中一些不合如今时宜的地方。
美食文章林朝阳是第一次写,但看过不少,不管是古代的、现代的,涉猎甚广。
而且这些年他精研厨艺,这方面的知识储备确实远超常人。
最开始写文章时还有点不适应,没过多长时间就写了顺手了,平均两天时间就出一篇文章。
如此五六天时间过去,就在他准备写第四篇文章的时候。
陶玉书坐着飞机跨越了整个美国,来到了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