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辛弃疾死死的盯着,城外魏军阵中的秦桧,目光中尽是寒芒。
没想到竟会是你!
既如此,某正好为岳武穆报仇!
“辛将军,可否城下一叙?”秦桧的声音打断了辛弃疾的思绪。
稍一沉吟,辛弃疾嘴角微微上扬,看向城外。
“故友相逢,理应一诉衷肠。”
“如此秦某便在此恭候辛将军矣!”秦桧面露喜色。
扭头冲夏侯霸轻轻点头,随即席地而坐。
闻听辛弃疾此言,关羽不禁出言问询。
“幼安与此人乃是旧识?”
辛弃疾点头:“一直听祖中长辈提及,不过却并未谋面,可谓是‘神交已久’!”
“若某所猜不错,魏军之中的神臂弓便是此人所制。”
“原来如此。”关羽恍然大悟。
“只是此人邀你出城叙话,其中是否有诈”
“岳翁宽心,弃疾心中已有计较。”辛弃疾微笑抱拳。
关羽轻轻点头。
随后,辛弃疾行出城门,走到吊桥尽头,盘腿坐下。
辛弃疾并非盲目自信之人,一旦情况有变,他便可在城楼箭雨的掩护之下,由吊桥退至护城河对岸。
耳畔听着呼啸的风声,以及护城河中水流的哗哗之声,辛弃疾上下打量着这位前世的权相。
“秦相,不曾想你我竟会在这百年前相会。”
“是啊!”秦桧颇为感慨。
“前世早闻你祖父之名,后得知辛家出了一位奇才,只是一直未曾谋面,甚为惋惜。”
“不过,如今老天倒是圆了秦某所愿。”
说到此处,秦桧话锋一转。
“幼安,你我能在此处相逢,或许在冥冥之中便存在着某种因果。”
“眼下,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已成,历史的趋势不是你我所能改变的。”
“你我何不顺应时代发展,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如此,你我亦可在各自朝中担任要职,岂不快哉?”
好一个南人归南,北人归北。
前世因为你这句话,致使多少将士的心血毁于一旦。
如今,你竟然还想故技重施。
辛弃疾心中冷笑不已,不过面上始终保持微笑。
“秦相所言极是!”
“其实不瞒秦相,弃疾如今喜得贵子,已然无心征伐。”
“此话当真?”秦桧顿时眼前一亮。
若是自己能够与辛弃疾达成共识,那么凭借自己的手段,官至丞相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真!”辛弃疾点头。
秦桧重重一拍手掌:“好!幼安不愧为俊杰矣!”
“既如此,只要幼安愿意率军撤离宛城。”
“某不仅可保幼安及其亲人无虞。”
“且在之后的交战中,你我可以在宛城之地不断拉扯,借此平步青云,从而达成共赢”
“撤离宛城这”辛弃疾装作有些犹豫。
“辛将军放心,某绝非言而无信之辈!”秦桧补充了一句。
信誉你秦桧也敢大言不惭的谈论什么信誉
你的信誉早已在金国的囚禁之下,消散于无形。
“秦相,只是撤离宛城绝非易事,更何况宛城将士只听关羽的将令。”
秦桧轻轻摆手:“唉唉唉辛将军无需过谦。”
“眼下宛城虽然名面上乃是关羽做主,但实则宛城军中多半是将军所训练之兵卒。”
“只要辛将军愿意,麾下安敢不从!”
“秦相,此事事关重大,还容某考虑考虑”辛弃疾看向秦桧。
“三日之后,某希望得到将军的答复。”秦桧点头,继而起身。
辛弃疾亦起身,扫了一眼不远处的夏侯霸,转向秦桧抱拳。
“秦相,再会!”
言罢,辛弃疾朝宛城回转。
望着辛弃疾离去的背影,秦桧狡黠一笑,行至夏侯霸面前。
“禀将军,鱼儿已然咬钩。”
“本将当真希望能够兵不血刃的拿下宛城。”夏侯霸悠悠开口。
“不过若是无法做到,那便等三日后洛阳打造的神臂弓以及弩箭送到,大军便即刻攻城。”
“传令,大军后撤五里扎营!”
随着夏侯霸的命令,魏军开始有序的撤离。
此时,宛城城内。
辛弃疾刚刚步入其中,便见关羽等人迎了上来。
“幼安,不知情况如何矣?”
“回岳翁,通过与秦桧交谈,某推断夏侯霸眼下并未做好攻城准备,而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幼安何出此言?”关羽稍感不解。
“秦桧请求与我达成协定,不过前提是我下令撤离宛城,且时间定在三日之后”
随后,辛弃疾将与秦桧的交谈,大致复述了一遍。
闻言,关羽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看向辛弃疾:
“幼安,汝如何看待此事?”
辛弃疾微微一笑:“岳翁,秦桧此人奸诈无比,他的话我们不可全信。”
“但他提到的三日之期,或许正是我们的机会。”
“机会”关羽有些疑惑的看向辛弃疾。
辛弃疾点头:“不错机会”
“我们可以利用这三日,加强城防的同时,派斥候密切监视魏军的动向。”
“一旦发现魏军有任何异动,我们便能立即做出应对。”
关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幼安言之有理。”
“着汝在这三日之内,务必做好万全准备。”
“诺!”辛弃疾抱拳应是,随即转身离去。
回府取过神臂弓图纸后,辛弃疾径直来到军营,将之交给邓艾。
“士载,着汝即刻命令工匠制作此物。”
伸手接过辛弃疾递来的神臂弓图纸,邓艾仔细端详一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
“将军,此弓设计精妙,若真能制成,定能大大增强我军实力。”
“不错,这正是夏侯霸所倚仗的新武器。”辛弃疾点头。
“士载,着汝在三日之内务必打造出一副神臂弓,届时我有大用。”
“诺!”
“末将即刻组织工匠,定不负将军所托,三日之内必打造出神臂弓。”邓艾郑重抱拳。
看着邓艾离去的身影,辛弃疾遥望远方天际。
“秦桧,这一次,某让你知道什么叫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