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懿文太子
“说完了朱标和朱棣的身份问题,剩下的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朱标死因的问题。”
李恩凡抬了抬下颚,示意了一下朱标,然后接着说道:
“史书记载的很有趣,说什么的都有。”
《明太宗实录》:懿文太子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
《奉天靖难记》: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
“这两本书记载的都是朱标失道,因为失去了你的信任,常被你责骂,所以忧心之下,才病死的。”
李恩凡打了一个响指,两本书出现在面前,伸手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书,随意的翻了翻。
“看看就行,第一本明太宗实录,是杨士奇写的。”
“第二本奉天靖难记,更别说了,是谁写的都不知道,里面除了朱棣以外所有的人,全部贬斥为贼。”
李恩凡摩挲了一下下巴,思索着说道:
“第二本就很像后世的粉丝向吹捧小说。”
“哼”
朱元璋轻哼了一声,只是翻看了一下第二本奉天靖难记就随意的丢在一旁,着重的看第一本。
“呵,还写的挺隐晦。”
看着第一本明太宗实录,朱元璋笑了出来。
“嗯,是挺隐晦的,想写朱棣是最合你意的,可是靖难的事情摆在面前。
只能用这种隐晦的方式说靖难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除了这个以外,还有就是说因为酷吏詹徽和太子争吵,被你责骂,然后自投金水河一病不起才死了的。”
这个说法的来源是明代的一个大臣王鏊的记载。
说是有个叫詹徽的酷吏和朱标一起录重囚,朱标倾向从轻处置,遂与詹徽产生矛盾。
朱标去找朱元璋,朱元璋说詹徽的做法是对的,朱标说应以仁厚治天下,朱元璋勃然大怒,对他说:
“俟汝有天下为之!”
朱标惊惧,竟自投金水河中,被左右救起,但因此一病不起。
临死前对儿子朱允炆说:“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仇!”
后来朱允炆当了皇太孙,果然杀了詹徽。
“无稽之谈。”
听到这个故事,朱元璋头都没抬起,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
“这倒是,确实有些无稽之谈。”
以朱元璋的脾性,要是朱标真因为这个而死,那这个詹徽还能活到被朱允炆所杀?
开什么玩笑,真以为朱元璋提不动刀了?
一国太子之死,不管是谁牵扯进来,恐怕都是要陪葬的。
况且这个记载说詹徽还敢与太子发生矛盾?
这就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明初朱标的这个太子位,可不是那些前朝的太子,天天被骂。
这可是在洪武十年就已经开始监国治政的太子。
整个几千年的历史,有且仅有这么一位太子,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并且没出去御驾亲征的时候,监国治政的。
哪怕后来的朱高炽,也是在朱棣御驾亲征的时候才监国的!
而朱标,可是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监国治政的。
这是多夸张的一件事?说是副皇帝,都没有一点问题。
恐怕历史上的所有太子看到朱标的待遇,都要哭出来。
所以,詹徽和朱标发生矛盾,而朱标还被朱元璋说的投河自尽?
这到底是想说朱标仁厚,还是想说朱标阴险,又或者说人前一套人后一套?
这个故事,想说朱标仁厚吧,但朱标临时之前还对朱允炆说,杀我的是詹徽,千万别忘了。
这哪里看出来仁厚了?
可要说他阴险吧,感觉就像一个发生了什么只会找家长的孩子。
这个故事完全就是无稽之谈,感觉就像是编了一个小故事一样。
到底想说什么都没确定。
难道想说的是,这个詹徽才是真正的隐藏太子?
都发生这种事了,朱元璋竟然不杀,还留着朱允炆杀?
李恩凡也觉得有些百思不得其解,随后突然眼睛一亮,打趣着朱元璋:
“可能,这个故事,想说的是你老朱仁厚吧?”
“啥?!咱仁厚?!!”
朱元璋被李恩凡这句话惊得目瞪口呆。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说他仁厚的。
说他暴君,杀胚,独夫的多了,竟然还有人说他仁厚的?
“不然的话,我也不知道这个明代的大臣到底想说什么?”
李恩凡摊了摊手,颇有些无奈。
毕竟太子都因为这个詹徽而死了,可朱元璋这种不讲道理的皇帝,竟然没有杀他。
那不是仁厚是什么?
“标儿的死,是没有问题的,咱清查了无数次,查的人咱也换了无数人。”
摇了摇头,朱元璋叹息了一声,接着说道:
“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要是真发现了一点问题,咱早都把整个朝堂清洗一次了。还会留着那些人?”
“这倒是”
李恩凡也觉得是这样,朱标的死确实没有一点问题。
按朱元璋的脾性,稍微有一点问题,哪怕查不出来,都要大清洗一次。
证据?什么证据?
有疑点,对皇帝来说,就已经是证据了,压根不需要再查下去了。
怕找不出来下手的人?
那就把朝堂全部清洗一次!!!
朱元璋是绝对做的出来的!洪武四大案,死了可是将近十万左右的官员!!
就这样的脾性,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可朱标死后,朝堂没有发生大清洗,也没有出现任何的大屠杀,就只是后续出现了一个蓝玉案。
这其实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总不可能说是蓝玉杀的朱标吧?
前面都说了,除了朱标上位,蓝玉还能活下去,其他任何人上位,蓝玉都要死的。
并且,蓝玉杀朱标有什么好处?让朱允熥上位?
这不是扯淡么?
蓝玉的功劳都已经那么大了,再大不过就是从龙之功了。
可从龙之功,总要找到这个龙吧?
朱允炆还是朱允熥?不然的话,哪来的龙?
如果朱元璋已经死了,蓝玉杀朱标还是有可能,毕竟还有其他的藩王嘛。
杀了朱标,然后拥护一个藩王造反,从而获得从龙之功。
可朱元璋没死,下一任继承人,还是由朱元璋指定。
那蓝玉杀朱标有什么意义?或者说有什么好处?
况且朱标还要喊蓝玉一声舅舅。
就这个关系,蓝玉会杀了朱标?去拥护一个和自己没关系的藩王?
所以蓝玉不可能杀朱标,而朱标的死,确实从朱标死后,朱元璋的各种行为来看,是没有一点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