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杯酒释兵权
【在宋代太庙寝殿中,有一块石碑,平时用销金黄幔盖住,祭祀时只有皇帝才能去看,官员都要站得远远的,只有不识字的内侍才能陪侍。新帝登基后都要去拜碑,默诵誓词。】
【直到靖康之变后,石碑内容才大白于天下,上书三行字:】
【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牵连支属。】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人。】
【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柴荣的脸色好看了些,只是依旧堵得慌,毕竟皇位还是没了。
【在礼敬鬼神的古代,这种誓言还是很有诚意的。不过关于柴荣后代,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柴荣活着的四子中,两个儿子早逝,另外两个儿子不知所踪。一些族谱和民间笔记表示:是被其他人抱养了。】
【宋人王巩《随手杂录》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潘美曾经是柴荣的手下,又与赵匡胤关系匪浅。于是太祖将柴荣的一个儿子抱给潘美抚养,潘美不能认世宗子做自己儿子,只能对外说是自己的侄子,叫做潘惟吉。】
【潘惟吉儿子潘承裕的墓志铭也证实了这一点,一般墓志铭都是讲述直系亲属的。而潘承裕的墓志铭中,关于祖先,只提叔爷爷潘美,对于自己亲爷爷只字不提。而且潘美的祖籍是大名,而潘承裕的祖籍却是开封,二人祖籍都不同。】
【另一个是幼子柴熙诲,相传是被将军卢琰抱养了,改名卢璇,后代一直在浙江各地繁衍,有“九支卢”的说法。】
刘彻有些诧异:“这赵匡胤对于柴氏后人有所防备的,但又留他们性命过继出去。”不得不说是有些拧巴的。
【继承柴荣祭祀的人,一般从柴荣父亲柴守礼的后代中选,名义上也是过继给后周世宗了。宋朝皇帝对柴氏一族多有优待,补官、免徭役、赐钱的事每代都有。靖康之变中,柴氏也是和北宋共存亡了,南宋又从旁支中选人继承。】
【关于柴氏后裔,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水浒传》里的柴进、柴大官人了。书中说因为柴家有丹书铁券,柴进无所顾忌地招贤纳客,养了三五十个英雄好汉。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不过侧面反映了柴氏确实有一定特权。】
有学子拿起手中的《忠义水浒传序》,天幕说的莫不是这个?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心心念念想要统一全国。于是他改革军制,加强集权,发展生产。之后他一鼓作气,先后平定了荆湖、后蜀、南汉、南唐。】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终结篡位的循环,赵匡胤找来赵普,询问如何使国家长久。赵普闻弦歌而知雅意,论述是“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应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从权、钱、兵三个方面进行限制。】
【于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找来高级将领们叙旧,告诉他们长保富贵的方法,就是赐给他们田宅,让他们交出兵权回家享乐去。赵匡胤有武力威慑,很多将领又是昔日旧友。于是他们纷纷交出兵权,和平“兵变”。】
刘邦端起手中的酒盏:“若是乃公收回兵权也能如此轻松便好了。”
吕雉斜了他一眼:“人家凭什么把兵权交给你?而且兵权收回来之后,谁来练兵带兵?最后不还是需要将领?”
【收回兵权后,就是改革军制。宋太祖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加强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力,方法就是分权和轮换。三衙负责练兵,枢密院负责调兵。枢密院听命于皇帝。宋朝“文官掌兵”的说法由此而来。】
【此外禁军一半留在京城,一半戍守边防,京师驻军和地方驻军相持平。而且两边禁军隔几年还会轮换,统兵的将领也会轮换,“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霍去病忍不住皱眉:“将军和士兵之间都互不了解,又该如何作战?”
霍去病长途奔袭、单刀直入的打法,如果无法对军队绝对掌控、士兵也不信任主将的话,是绝对不可能做到的。
【对于一个新生王朝来说,最重要的是活下去,毫无疑问,“杯酒释兵权”保护了宋朝的延续,宋朝皇帝的集权也得到加强。可以说,赵匡胤这一开创性的举措,解决了这个可以追溯到北魏的问题。】
【解决一个问题,引发更多问题。为了制衡军队需要大量的官员,士兵战斗力不足需要更多的士兵,养官养兵需要更多的钱,困扰宋朝的“冗兵”“冗官”“冗费”的三冗问题由此而来。】
【不过这个问题不能全怪赵匡胤,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法,只有适合的方法。赵匡胤的政策针对性还是很强的,只是不应该作为国策始终沿用。】
【赵匡胤本身就是武人出身,将领们基本都是同袍,甚至还有歃血为盟的“义社十兄弟”。所以他并不歧视武人,只是认为治理国家还得文人来,还没到“崇文抑武”的程度。】
赵匡胤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德昭和德芳说:“我限制武人,只是想压一压五代以来的骄横之气。待朝廷稳定后,带兵打仗的事还得靠武将。天幕说有宋一朝,外敌环伺,你们也知道了。”
德昭和德芳二人恭敬称是。
【具体分析的话,赵匡胤时期,禁军二十二万。太宗时期,一下暴涨至六十六万。真宗时期,九十一万。仁宗时期,一百二十二万。才经历四个皇帝,禁军直接膨胀了六倍。很难说是赵大一个人的锅。】
【赵匡胤时期,每次科举录取三十人。宋太宗一次就录取五百人,执政时期录取官员有上万人。至仁宗末年,“十倍于国初”。所以有的皇帝得到文人吹捧,不是没有道理的。只不过这么多的官员,谁来养?】
赵炅(赵光义)脸色涨红:“我朝文教繁盛、人才济济,为何天幕对隋文帝开创科举之事极尽赞美,朕推广科举反倒落得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