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皇权与世家
韩济不容温彦博再拒绝,当即道,
“就这样决定了。即日起设立幽燕大行台,衙署暂时放在涿郡衙署里,这事是当务之急,你当优先着手去办理。另外,别忘了上表江都。
各署所需官员,可以从涿郡现有官员中筛选,但有一点,所有任职于幽燕大行台的官员,都需要先到天狼军任职三天,而后再录用到大行台各衙署。”
“这是为何?”
“就依此执行吧。”韩济没有正面回答。
“是。”
别问,问就是为了刷成满级的忠诚度!
“还有一事,也相当重要,温长史认为,那些逃亡世家、地主,他们的产业该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其实比攻城拔寨更难处理,从开始贪图幽州城,韩济就在思考解决方案。
“这……自然是派人前往,劝他们尽早回归,让一切农事、文事不至于长久荒废下去。”
温彦博先是一滞,而后看向韩济认真回答道。
这件事,不得不重视。
在河北地区,有着众多大小世家。很多遍及全国各地的世家大族,其郡望也在该地区。
比如,清河崔氏,涿郡卢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等顶级门阀世家。
也有像渔阳刘氏、阳氏;令支韩氏、公孙氏;无终田氏、刘氏;清河房氏、张氏;渤海高氏、封氏;长乐冯氏、贾氏;高阳齐氏、许氏;中山刘氏,平原刘氏,巨鹿魏氏、孟氏等等中小世家。
他们世代在此繁衍生息,而后扩散到各地去。
当有新的政权占领此地时,就不得不面对此地世家的问题。
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现象,一旦有战乱,那些世家大族、大地主:
要么是就地建立坞堡,组织武装力量,龟缩自保;
要么带上钱财暂时躲避到未沦陷的城池去;
要么是遣散大量奴婢、部曲,带上所有的钱财、粮食、家眷直接举家南迁;
当然,也有一些,趁着乱世竖大旗,裂土称王,或者一扫寰宇。
新的占领者,取得当地的治理权以后,势必需要大量的官员来治理,可这些官员基本上只有一个出处,那就是世家大族。
几千年的王朝史中,普通百姓的识字率一直极低。知识,始终被垄断在世家、贵族阶层。
无论是谁取得天下,哪怕是异族占领者,若要治理国家、维持政权,也必定需要知识分子。
那么,新政权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向这些世家大族妥协,或者让出一些利益。
但随着新王朝的延续,世家为了攫取更多利益,取得更多话语权,必定借助已经取得的权势,竭力拓展、增强家族势力。
更有甚者,通过联姻、结盟,共同进退,以期获得更大的对抗皇权的砝码。
随着他们在朝中的势力快速增加,逐渐尾大不掉,终成皇权的桎梏。
正是因此,皇权对世家之人,那是又爱又恨。
而由此催生的科举制,才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提供不了多少世家之外的人才。因此,哪怕你再恨,也不得不妥协,因为世家之人是唯一选择。
既然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温彦博理所当然的认为,也应该与世家合作,那么就需要派人寻回外逃的世家之人。
韩济起身走到窗边,沉思良久,摇了摇头:
“不!”
“我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着那些世家大族逃离,我们反而能做更多的事,做一些利国利民但却往往被世家掣肘的事!
自汉朝以来,世家大族在历朝历代皇朝治理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趴在朝廷身上,大口大口的吸血!魏晋以来,愈发尾大不掉!
特殊时期,个别世家大族的家产,甚至超过国库!一些朝臣,仅是联系朝中同姓子弟,就可左右朝局!这种局面,难道不应该改变吗?”
韩济面朝窗外,说的满脸决绝,可身后的温彦博已经冷汗涔涔。
他温彦博可也是出自世家大族!太原温氏,自晋朝以来,就一直是名门望族,在历朝历代的朝廷里都有一定的力量。
这位尚书令,他他他,是要革世家的命啊!
没有等到温彦博的回应,韩济转身看了过来。
温彦博一脸尴尬,悻悻笑了笑。
韩济也微笑道,
“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改变的只是从根本上剪除世家对朝廷掣肘的实力。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数量庞大的治理人才,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
你温氏族人,只要是身怀治国之才,却又不恃才自重,到什么时候都可得到重用,自然也能享受尊崇与富贵!”
听了这话,温彦博的面色才稍微自然了些,他以为,韩济想要利用手里强大的军事力量,把世家给一锅烩了呢!
“尚书令之忧,下官也明白,可世家大族之间,盘根错节。若依尚书令之言,其结果或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难以收尾。”温彦博忧虑道。
“嗯,你说的不无道理。凡事不可一蹴而就,要解决数百年的积弊,自然也不是易事。不过,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温和、折衷的策略,徐徐图之。”
韩济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挥起屠刀,把所有世家大族给砍光杀净!
那种事,只有两百年后的高考落榜专业户——黄屠夫,才做的出。
来自后世的韩济自然知道,世家门阀,始终是所有政权的副产品。
任何一个新朝建立,新的门阀也就接踵而来。
这个副产品,如果有合适的土壤,生存周期就长一些;如果土壤不合适,生存周期就短一些。
这种现象,哪怕到了一千多年后,门阀也并不会真正的消亡,只是换一种形式存在而已,隐藏的更深,更低调。
只要有政权存在,只要人性的自私还存在,门阀就不会消亡。
韩济认为,既然无法彻底消除,就不必像残暴的黄屠夫那样杀的血流飘杵。
虽然屠杀的时候感觉爆爽,但最后啥也没捞到,反而落了个身败名裂,给他人做了嫁衣。
其实,对于世家门阀,完全可以分化瓦解之后各个击破,拉拢利用一批,打击消灭一批。
说到底,在这个年代,民智未开。
虽然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可天生仲尼之后,仲尼的光芒,也仅是照亮了世家贵族阶层。
诚然,韩济可以通过科举取士,选拔人才,填充到自己的政权班子里,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一拍脑门,施行科举,一举解决世家问题,这种剧情只会出现在后世无脑爽的小说中 。
要知道,这个时代,九成九以上的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剩下那部分会写自己名字的,几乎都是同一个出处。
没错,世家。
这种情况下,即便开科举,参与的人也几乎都是世家之人,选出的优秀人才自然也是世家之人了。
既如此,兜了个大圈子又有什么意义?
若要改善这一局面,只有通过大力普及教育,培养储备庶民人才。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
要建立一个新的政权,要治理这个国家,现阶段,就不得不借用部分世家的人。
所以,对于世家之人,绝不能一波全带走,无差别灭杀。
“看来尚书令已经有了成熟方略,请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