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朝堂之上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想要从这寒梅宫中脱身,必须得想个法子扳倒贞妃才行啊!”沈京墨皱起眉头,低声自语道,“可是这件事不能从陛下那里下手,而是需要先让太后对她失去信任才好
她一边冥思苦想,一边嘴里念叨着,不知不觉间就提到了玄月这个名字。忽然之间,一个念头闪过脑海,他猛地抬头看向许青黛,只见对方也正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
“御亲王!”两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京墨入宫已经数日,有意在宫中寻找可扶持之人,但如今宫中贞妃专横跋扈,根本容不得其他人受宠。若是想要推举新人上位,必须先除掉贞妃,消除后患,请王爷务必配合……】
晏南舟读完密信后,随手将其扔进火炉里烧掉,然后回信表示同意。与此同时,司空玄月和烟雨阁也都收到了沈京墨的信件,并开始暗中策划起来。现在只需等待沈京墨确认晏南舟是否愿意配合,他们便可以开始实施计划。
……
“太后娘娘,密使求见。”宫女躬身行礼后轻声禀报。
“哀家不是说过让他无事少来慈宁宫吗?”太后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但还是挥了挥手示意让他进来。
“启禀太后,近日京中盛传辅国大将军与御亲王私交甚密。”密使进殿后跪地禀报。
“此事当真?”太后眉头一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这……御亲王实在谨慎,机要处的人跟不住他,不过我们在坊市间做过调查,确实有不少人表示看见他们出入同一场合……”密使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哀家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太后摆了摆手,让密使下去。等密使出去了,太后又对身旁的嬷嬷说道:“去叫文儿来一趟。”
“是,太后娘娘。”嬷嬷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
“晏南舟如今的野心昭然若揭,竟然都开始接触上王将军了。”太后皱起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文儿,你是时候做出决断了。”太后拍了拍皇帝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
“母后希望朕如何做?”
“边疆战事如今已僵持许久,不如就让他走一趟吧。”
“边境苦寒,皇叔向来体弱多病,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且皇叔平日里都在王府静养,说不定只是巧合罢了。”晏梓文眉头紧蹙,语气里满是担忧。
太后提高了声音,严厉道:“哀家平日里是怎么教导你的?为君者应当如何?”
“为君者,行事应当机立断,不可踌躇不前,不可心怀恻隐。”晏梓文垂下睫帘,不再过多争辩,轻声道,“就按母后的意思办吧。”
“文儿,哀家的一切决断,都是为了让你能安稳的坐在这个皇位上,你要理解哀家的苦心。”太后语重心长地说。
晏梓文点了点头,然后抬起头看着太后,眼中流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说道:“母后,儿臣知道您一直以来对我的期望和支持。我也会努力做好一个皇帝,不辜负您的期望。但是对于皇叔这件事情,儿臣实在无法释怀。如果皇叔真的如母后所说那样参与谋反,那么儿臣也只能按照国法处置他。但如果这只是一场误会,儿臣希望能够还他清白。”
太后见晏梓文同意,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她还是有些不满地皱起了眉头,说道:“文儿啊,你还是太心软了。作为皇帝,你不能被个人情感左右,要有果断决策的能力。”
晏梓文微微颔首,表示接受太后的教诲,然后说道:“母后放心,儿臣已经明白了。御书房还有很多奏折等着儿臣去处理,母后若没有其他事情,儿臣便先告退了。”说完,晏梓文向太后行礼后转身离去。
……
“陛下,今年自入冬以来,北狄屡次进犯我国边境,守关将士如今已是苦苦支撑,臣恳请陛下派兵支援前线。”
兵部尚书此话一出,原本平静无波的朝堂像是被丢进了一颗石子,掀起了阵阵涟漪。众人皆面面相觑,纷纷交头接耳起来,一时间,朝堂上变得嘈杂不堪。晏梓文见状,伸出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待众人安静下来后,他才转头看向晏南舟,开口询问道:“不知御亲王对此有何看法?”
晏南舟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今年的天气较往年更为寒冷,想必北狄那边冻死了不少禽畜。他们本就是游牧民族,主要依靠畜牧业为生,却不重视农业生产。此次冒着严寒侵犯我国边境,极有可能是因为粮食短缺所致。”
接着,晏南舟缓缓站起身来,冲着晏梓文拱手,继续说道:“因此,我们只需加强兵力驻守边关,并给北狄提供一些过冬的粮食援助,这样一来,边境地区便能够恢复往日的安宁。此外,北狄的马匹一向声名远扬,如果能借此机会与北狄交换一批优质的战马,正好可以弥补我国骑兵数量不足的问题。”
“北狄此前和我们签过十年之内绝不进犯的条约,这才安稳了不过三年时间,竟又开始故态复萌,微臣觉得不如趁其缺衣少粮,一举攻打进北狄腹地将其收复,届时再运送粮草支援,北狄必将归顺!”平时向来是主和派的兵部尚书今日却一反常态,极力劝晏梓文派兵。
“说得容易,北狄如今已是遍布积雪,军粮运送困难,且我国军队缺乏雪地行军作战的经验,若是贸然出兵,岂不是让将士们白白送死?”
“御亲王此言差矣,届时我们可直接调配周边几城的粮仓,优先支援军队,况且我们可先调一部分军队在边境扎营震慑北狄,后续军队暗中从各处分头向边境集合,待到全军到齐,便可趁其不备一举攻入。”
兵部尚书说着便向前一步,单膝跪地,言辞恳切道:“此次机会难得,微臣恳请陛下下旨派兵!”
“臣附议!”与此同时,好几个大臣齐齐跪拜,高声附和着。
珠帘后的太后一声轻咳,福公公立刻高声道:“肃静——”
“哀家也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机会,若能顺利收复北狄,定能换边境数年的太平盛世,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是……”太后停顿了一下,显得有些踌躇,“届时各处驻军皆需派兵前往,由谁来当这统帅才能让各部将士心服口服,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微臣认为北境军统领常驻边境,熟悉当地地形气候和北狄的作战习惯,由他来作为此次的统帅最为合适。”
“到时候各地将士汇聚一处,北境军统领岂能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