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 章 春节
年前,大家纷纷变身清洁狂,拿起扫把就是舞动的精灵,把家里打扫得比脸还干净,生怕灰尘也想来凑个热闹。
贴春联的时候,每个字都比奥运会选手的动作还要标准,生怕写歪了就得罪了财神爷。
红灯笼挂起来,整个村子立马变成了“红灯区”——当然这里的红灯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而是代表着吉祥和热闹!
到了除夕夜,厨房就成了战场,食材们被一个个消灭,变成了桌上的美味佳肴。
饺子更是成为了“经济适用房”——因为它既能填饱肚子,又寓意着财富滚滚来。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里的小品演员逗得前仰后合,一边往嘴里塞饺子,简直就是“吃播”的鼻祖!
放鞭炮的时候,噪音污染?不存在的!大家都觉得这是新年的交响乐,只不过是用爆竹演奏
春节,对于每个人的家来说,总是充满了期待和欢乐。
随着冬日的寒风逐渐凛冽,年关已至,大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为新年的到来做着各种准备。
每年春节,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农村人家的过年习俗总是雷打不动。
年前,父母就会带着孩子们去镇上赶集,购置年货。
那时候的集市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春花前几天带着招娣赶集,卖了老姜,卖得的钱,给孩子买了糖,还有给每个盼娣买了件新衣裳。
“娘,你为什么只给大姐买新衣服?我和二姐呢?”那天招娣就不解的问春花。
春花是这样告诉招娣的,“你和二姐都有新衣服,娘早买好了。”
其实想娣的“新衣服”就是前些年盼娣穿过的。
招娣的“新衣服”也是想娣以前过年穿过的,然后过年后洗干净收起来,留着招娣穿。
春花给他们买的新衣服就过年那几天穿,过了年洗干净收起来,放到下一个新年穿给妹妹们穿。
所以真正穿新衣服的就是盼娣,她是老大,她穿了不合适了,就转给妹妹们轮流穿。
很快到了除夕夜。
厨房成了“战场”。
大家争分夺秒地准备年夜饭,有的切菜切得飞快,有的掌勺炒菜技艺高超。
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准备好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畅饮,享受这顿“团圆大餐”。
年夜饭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晚餐。
有根家里饭桌上摆着鸡肉一盘,还有一盘草鱼。
其他的就是素菜了。
但是平时都没买过鱼吃,孩子们都怕鱼刺,一个都不敢吃。
最后鸡吃光了,可鱼就吃了一点点。
大年初一,村子里更是热闹非凡。
大人们互相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和红包。
孩子们则迫不及待地跑到街上玩耍,放鞭炮、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
整个春节期间,村子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喜庆的氛围。
人们走亲访友,互赠礼物,共庆佳节。
这个时候的农村虽然简单朴素,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浓浓的年味。
大年初一的清晨,有根家的大人小孩都会早早起床。
孩子们对家人们说一些祝贺新年的话:
“新年好!恭喜发财!”
家人就会给孩子们发红包。
姐妹三个收到了好几个红包,他们高兴得不得了。
洗漱好后爷爷领着孙子孙女们贴对联贴门神,还有到祠堂给祖先上香,祈求新的一年的平安和顺。
祠堂里香烟袅袅,烛光摇曳,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听着爷爷讲述祖先们的故事。
上香回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早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
热腾腾的粉条、香喷喷的年糕、还有自家做的糕点。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空气中弥漫着家的味道。
吃完早餐,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放鞭炮。
鞭炮声声响起,吓得院子里的鸡鸭乱跑。
孩子们笑着、闹着,玩得不亦乐乎。
大人们则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样子,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下午,四合院的邻居们大家围坐在一起,喝着茶,聊着家常。
妇女们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晚餐,男人们则在院子里闲聊。
孩子们则在一旁玩耍,不时传来欢声笑语。
只有在春节的这几天,村民们才有时间玩耍。
农村的小伙伴们都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开启“变身模式”。
有的变成了“超级玛丽奥”,跳房子、捉迷藏样样精通;
放鞭炮可是春节的重头戏。
大家拿出鞭炮和烟花,准备大显神威。
有的人放鞭炮的时候手一抖,结果鞭炮飞到了自己头上,吓得他哇哇大叫;
盼娣也学叔叔放鞭炮,点燃导火线,结果忘记撒手,把她的手都炸到了,哇哇大哭起来。
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
大人则聚在一起,吃点瓜子,聊聊天,讨论一下春耕要买什么种子等等。
单身的适龄男女,相亲的相亲,逛街的逛街,不管做什么,都想趁新年这几天清闲,把自己想干的私事干好再说。
村民们虽然贫穷,但容易满足,所以过得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