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并没有太高兴
沈桃微离开时,李夫人仍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模样。
并未因没见到沈二夫人而拉下脸,对待这个儿媳,也比来时多了几分讨好。
沈桃溪偷偷去送了送姐姐,见她瞧着一切都好,对李夫人也没有了曾经对婆母的迁就和退让,沈桃溪才终于相信大姐姐和她说的话。
“姑娘眼下可放心了?”
玉簪陪着她踏上回院的小路,轻声道:“夫人平日里极少发火,这次对李夫人如此,也是在替大姑娘出头,莫说李家如今有求于沈家,即便此事了了,往后李家再想磋磨大姑娘,也得好生掂量掂量。”
“你说的是。”
沈桃溪轻应了一声。
“大姐姐也说,她不会再过以前李家少夫人低声下气的日子,更不会再受他们给的委屈,我想大姐姐约莫也是觉得累了,在李家那样的地方,明明低嫁,却还过得那般辛苦。”
“其实奴婢觉得,女子低嫁也好,高嫁也罢,若是那人不对,怎么都难得安稳,您瞧这李家少爷,若他真心心疼大姑娘,便不会让大姑娘受那么多委屈,心灰意冷,而且这低嫁,时日一久,到底还是掺杂了其他,反倒不如那些高嫁的姑娘,一开始便知晓替自己和家族谋划。”
玉簪说的好像有些道理,但沈桃溪却不知如何回应。
她大姐姐出嫁时,她虽不是很喜欢这个大姐夫,但她以为大姐姐会过得很幸福,毕竟那时候的李远成,看大姐姐的眼里确实都是欢喜。
可如今不过一年,那样的欢喜便成了不耐。
只是沈桃溪却也并不惊讶,毕竟她也才经历了一个顾锦文,知晓这样的事,兴许会是常态。
不然便不会有男子三妻四妾,还要以刑罚斥责善妒的主母,逼她们大度。
正想着,金盏匆匆赶来,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笑意,像是在替谁高兴。
“姑娘,您昨儿不是还念叨不想日日去王府吗?刚刚王爷的侍卫来了一趟,说王爷今儿就要出城办事,两日才归,让您不必辛苦再往王府跑。”
“今儿就要出城?”
沈桃溪抬头看了看天色,想起谢瑨眼尾新落的那道细长疤痕,眉头不自觉轻蹙了一瞬,“为何这么急?”
“回姑娘,那侍卫没说,奴婢也不知,但听语气确实是刻不容缓之事。”
金盏边说边拿出一封信件递了过去。
“这是王爷留给姑娘的信,侍卫说上头有今日王爷没同姑娘说完的消息,姑娘可以慢慢瞧,还有这吃食,也是王爷派人从珍馐阁定来的,说是新的东西,让姑娘您尝尝鲜。”
沈桃溪接过封好的信件,指尖拂过边角,生出了连她自己也未曾察觉的担忧。
半晌,她才回过神。
谢瑨并未让人同她多说,也没问她是不是愿意如此,想必在他心里,突来的离开不算什么,随意定下她的去留也不算什么。
“回院吧。”
沈桃溪握着信件转身,未再言语。
金盏下意识看向一侧的玉簪,有些不解。
不用再去王府该是件松快事,可姑娘瞧着,好像并没有太高兴。
而此时的王府里,谢瑨一直拖着未动身,直到侍卫回府,他才放下手中的画卷,掀眸看了过去。
“主子,属下去时正逢李家人离开,怕引起旁人注意,属下并未瞧见沈三姑娘,也没有让人通报入府,只见了姑娘身侧的金盏,将食盒和信件一并交了过去。”
“嗯。”
谢瑨依旧是那副清冷淡漠的模样。
他知道,即便侍卫同小姑娘碰了面,他也听不到他想听的话,倒不如没瞧见,省的一盆凉水泼下,扰了他的心绪。
起身时谢瑨带起了桌上的画卷。
玩闹的猫儿好像沾了灵动,站着瞧过去时,尾巴还晃了晃。
面容冷峻的男人忽又生了兴趣,黑眸仿若透过那张画卷瞧向了别处。
许久,男人眸色才恢复清明。
“将这幅画挂起来,就挂在书房。”
侍卫看着那活灵活现的黑猫,霎时便想到了主子曾画过的小鹿。
自回京都后,主子凌厉笔锋勾勒出的都是柔情,可惜那位被放在心里的姑娘,始终没有仔细去瞧。
一晃便临近傍晚。
沈桃溪将看完的信件一点点烧了个干净,待一切都归于平静,她才知晓今日沈桃莹回得比她还晚。
原本没打算再理会三房,可听闻其回府时脸上笑意盈盈,一点也没有因被谢瑨拦下而不悦,反倒还兴致颇好的去福安院转了转,沈桃溪不免又生了些疑惑。
“四姑娘莫不是以为,三老爷不会知晓她大张旗鼓去了王府,而后被拦在王府外头的事吧?”
玉簪猜测。
金盏也随之点头道:“约莫是如此,四姑娘以为下令随行之人闭嘴便能瞒天过海,可殊不知,三老爷那头早有人去传了消息,估摸着待会回府,便会气上头来。”
沈桃溪思绪转了一瞬,虽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可到底没有细想。
“宫宴在即,三叔为了脸面,暂不会对她责罚太过,但钱氏就不好说了。”
沈桃溪行向窗边,瞧着院中逐渐落入昏暗的景色。
丫鬟正燃着廊下的灯,烛火越明亮,便衬得院中暗色越孤寂。
脑中忽而浮现出一道身影。
一想到谢瑨数十年都是瞧的这样的光景,甚至因着他淡漠的性子,院中景致还比不上她这处繁茂的一半,沈桃溪便无端觉得心中沉闷。
但这样的念头转瞬即逝,很快,她又将心思放了回来。
只是连她自己都没发觉,近来她忆起谢瑨的次数越发多了起来,甚至最初因谢瑨的靠近而生出的害怕和抗拒,也在不觉中变淡。
“三房那头,再等等看。”
沈桃溪垂下眸子,毫不避讳地道:“只要钱氏过得不安稳,我便高兴,至于沈桃莹,如今无需我做什么,她自己就能闹上一场又一场,先看着吧。”
“是,奴婢明白,姑娘放心,三房那处若有动静,立马便会有人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