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毕恭毕敬
陈家林在滨海玩了三天,很高兴的坐上火车,返回江城。
他不但把自己身上的两百多块钱花了个精光,连带还问杨严进借了两百,采购了不少东西。
杨严进这三天一直没再提剧本的事情,直到陈家林要走,他才说:“我已经把剧本寄出去了,有消息以后,会马上告诉你的。”
陈家林倒不在意这些,只问:“这剧本你觉得我该要多少钱?”
“至少2500吧。”
杨严进想了想,给了个数。
“能要这么多?”
陈家林有点惊讶。
杨严进说:“用你的小说改编电影,这得给500,剧本本身2000,差不多了。”
微微一顿,他又说:“《驭风少年》写得很不错,或许可以多要点也行,不过不能太过分。”
杨严进挺“理解”陈家林的,知道陈家林家境不好,要赚钱。
这一次陈家林到滨海帮他写剧本,最终落得个这样的结果,他心里感到非常愧疚。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厂长徐桑初愿意给陈家林每天2块钱的补贴,还有这一趟的路费。
2500块钱!
听见这个数字,陈家林觉得可以了,比他预想中的多。
主要是性价比比较高,他两天就把剧本弄出来了,这钱赚得容易。
别小看2500块钱,这已经是四分之一个万元户。
按照2009年燕京师范大学教授钟伟写的一篇学术研究报告指出:“万元户,是個响当当的头衔,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简直就是土豪的代名词。那时候米价是014元,肉价095元,走亲戚送礼2元左右,压岁钱01-02元,万元简直可以数十年不愁吃穿……
三十年通货膨胀的侵蚀,万元户变成了历史概念,那么,现在多少财富相当于以前的万元户?答案是:255万。”
所以,如果剧本能卖出去,陈家林等于只花了两天功夫,就赚了60多万。
下了火车,陈家林大包小包的直奔回家。
看见儿子,张素珍是既高兴、又心疼。
高兴的是儿子终于全乎的回来了,没缺斤少两。
心疼的是儿子太会乱花钱了,带回来一堆的东西,全都是不实用的。
什么凤凰牌羊毛衫,什么大白兔奶糖,什么上海牌护肤脂,什么虎头牌手电筒,什么回力运动鞋,还有皮鞋……
花那么多钱买这些东西,还不如到粮站买点米面呢。
“妈,这羊毛衫是给你买的,可暖和了,还轻,比你整天在家里穿着大棉袄强多了。”
“还有这个奶糖,是给我二哥的,他肯定喜欢。”
“这个护肤脂我给你和大姐都买了,一人一盒。”
“手电筒我想要很久了,这回终于买了,以后大晚上上厕所,就不怕太黑看不到路了。”
“还有鞋,我主要是给我和我姐卖的,不过想了想索性也给你买了双皮鞋,我看过年的时候你的鞋都破了,也没换新的……”
陈家林献宝似的把东西都拿出来,一一给母亲展示。
张素珍觉得心在滴血,连问不敢问这些东西要多少钱,怕听到那价钱更难受。
她心里只能暗暗安慰自己:难得儿子去了一趟远门,还记得给他和哥哥姐姐买东西,有这一份孝心就足够了,当妈的还奢求什么呢?
“妈,我买的这些东西,你千万要用,别不舍得。”
献完宝以后,陈家林又嘱咐说:“钱我能再赚回来,钱要是不花,以后就不值钱了。”
“胡说,什么叫钱不值钱?哪有像你这么大手大脚的?你买回来的这些东西才不值钱呢!”
张素珍没好气的拍了儿子一下,又摸了摸那件羊毛衫。
还真别说,这滨海买回来的这羊毛衫,摸起来挺舒服的,比江城国营商店里卖的那些羊毛衫的质地都要柔软。
想了想,因为儿子刚说起了钱的事情,张素珍把之前那个435块钱的“转载稿费”说了,顺带又把马景海发的电报拿出来给儿子看。
“居然是《科学与生活》转载了……”
陈家林看完电报内容,感觉有点讶异。
这本期刊的编辑部虽然和《小说月报》同样位于津海,可它却是一本科普类期刊,和文学根本搭不上边。
这样的杂志,突然说要转载《驭风少年》,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陈家林有点摸不着头脑,想来想去,唯一的解释就是《驭风少年》里有制作风车的内容,人家或许看上了这一点。
不管怎么说,能多收一笔稿费总归是好事,他还是乐见的。
陈家林提笔给马景海写了封信,感谢他寄来的这笔转载稿费,还问了问《少年派》出书的事情,是不是一切都顺利。
虽然没在信里明说,他其实想问的是稿费的事情。
既然百花文艺要出《少年派》,那稿费就应该给他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如果书卖得好,按照这时候的稿费标准,还能根据印刷册数加钱的。
把信寄出后,陈家林借口在滨海写剧本很累,需要休息,赖在家里又逃了两天学。
星期六的的时候,顾长江找上门来了。
“你可总算回来了,世聪他都找了我好几次了,说是只要伱一回来,就让你赶紧给他去个电话。”
“老顾,别着急,先喝口水,今天我估计陈编辑也不上班,等到了星期一,我再去邮局给他打。”
陈家林已经听母亲说了《等车》入围的事情。
虽然母亲说得有点不太清楚,可他也听明白了,《等车》只是入围,而不是最终获奖。
入围和获奖,差得远了,虽说也算是个荣誉,可在陈家林看来,没获奖就什么也不是。
到了以后,人家只会记得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是谁,写的是什么作品,根本不会有人记得谁的什么作品入了围。
所以,陈家林完全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就如之前陈世聪和他说过的,《等车》发表的时间太短,看过它的读者不够多,这一次基本上不可能获奖。
他想拿奖,只能等以后了。
等顾长江喝了水,陈家林又关心的问:“老顾,你的《霞光》写得怎么样了?”
顾长江连忙把自己的公文包拿起来,从里面拿出一叠稿纸,然后小心翼翼的递给陈家林:“家林,我已经写完了,请你帮我指正一下。”
那态度,真的就是有点毕恭毕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