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若能考个举人回来,朕便给你个官儿做
萧北辰看见他们回来,收起剑势笑眯眯地走了过来,接受大家行礼时,便将手搭上云棠乖乖伸出来的手腕上。
“嗯,状态是越发好了,今天好好去睡一觉,明天再出门也可。”萧北辰见云棠无碍,松开手时笑道。
“嗯,明天晚上再去,十一师兄回去打铁了,四师兄刚突破到巅峰之上,也回清风观闭关了。”云棠说道。
说到顾成峰突破一事,萧北辰嘴角便撇了一下,当年他们可是一同去清风观拜师学艺的,又是一同回京打江山的。
最后他因忙于政事疏忽了修炼,反倒让那个喜欢种田还建了道观的家伙先爬上巅峰之上瞧更高更远的风景了。
收到鹤信后他都差点道心不稳了,最后找了老六和小玉儿来喝酒,骂了老四半天才心气顺畅了些。
这两天他也是闭关在修炼的,知道云棠他们要回来,这才出关活动一下身体,顺便教教小徒孙们练剑。
萧北辰看见低头如鹌鹑一样的萧衍,笑骂道:“衍小子倒是个离得家的,若不是你父王要将你揪回来,你怕是都忘了京城在哪边了。”
萧衍一揖到地,一脸讪笑道:“是侄儿不孝,忙于求学忽略了家人。”
“你小子不会想考科举吧?”萧北辰往厢房走时,突然回头问了一句。
萧衍嫩脸一红,更加腼腆了。
他是这么想来着,但他一个郡王世子怎么考科举呢?
因而当得知云天书院可以统一报名参加当地科举而不用回祖籍地参考时,他就有了想法,留在云天书院先考个秀才再说。
在云天书院不管什么身份,只认在册学生,同窗们、师长们、师兄们也都不会管你什么身份,皆按书院规矩来。
他很喜欢那里平等、和睦、向上的读书氛围,这两年确实乐不思归了。
“行,你小子若能考个举人回来,朕便给你个官儿做。”萧北辰见萧衍一脸不好意思的忸怩模样,笑道。
“多谢皇上!”萧衍一听,顿时顾不上难为情了,连忙行礼道谢,腼腆的神情一下又变得神采飞扬起来。
他今年才十四,原本是计划今年下场考童生的,连名都报了,结果父王让堂兄来找他回京,他原本是不乐意的。
结果一听云棠的事,立刻就屁颠屁颠地跟着走了。
他想着,既然亲表妹有一夜回京城的本事,等开场前他再求亲表妹送他回南境就好了。
科考在下月,正好过了云棠生辰之后。
而他回京除了确实有些想家了,也有为刚认回来的亲表妹过生辰之意。
可他在南境过惯了普通学子的生活,手里头有些拮据,只能回家找母妃要银子才能给亲表妹买生辰礼呢。
不然,他愿意顺手从书院饭堂买糕点当见面礼?
得知亲表妹喜欢亮晶晶的东西,比如珍珠玉石,比如夜明珠,正好他在家里还有一些,也可以送的。
这些话他当然没直接跟云棠说。
只是没想到回来第一个见到的竟然是皇上,皇上还许了他官做!
真是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少年笑容明亮,其他人见了也是有些好笑,也不提醒他,就算不科举,将来年纪再大些也是要领职办差的。
官不官的,他们都是宗室子弟,出身就是官了啊。
在清风殿吃了热乎的早膳,郑元方说了在贺州的事情,自然也说到了外孙撞煞一事。
而后才由云玄墨汇报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和处理结果,毕竟这也是青龙卫的职责范围。
吃完饭,一行人便告辞出宫,萧衍在等早膳时就拉着云棠在清风殿逛了一圈儿,见果然与清风观格局相似,不由暗叹。
打小就知道皇上奉道,还在宫里修了一座小道观,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故事。
“妹妹,你真的不随我回王府去逛逛?”临时走,萧衍还有些依依不舍,想拐表妹回家去玩几天。
他们才认识两天呢,勉强算三天?他自然是想与表妹多相处的。
云棠却没好气道:“你还是多想想回去会不会被二舅打吧,还逛逛呢,还有,你妹妹正在家里盼着你带南境特产回去呢。”
诚和郡王有三子一女,萧衍的胞妹萧晴还没满十二呢,若知道长兄回来了,能不盼着收礼物?
云棠一句话顿时说得萧衍变了脸色,露出惊慌之色。
“我、我直接从书院下山就到了兰家,而后就跟着你到东境啦,哪来的特产?”他能把书箱行李都带上就不错了。
“再说你给大哥、二哥还有卓表哥那能装很多东西的袋子,也不见给我一个,我两手空空、两袖清风,拿什么买?”
说到乾坤袋,萧衍一脸可怜巴巴地用控诉的眼神望着云棠。
然而,云棠却不为所动,翻了个白眼,道:“其他人都没有,你可别到处散播我给了谁袋子的事儿,不然将来其他人都有了,就你没有!”
这威胁!
萧衍脸上惊慌委屈的表情瞬间又变成了害怕,讨饶道:“好妹妹,我不说了成不成?”
“从此我便将这事抛到脑后去了,以后你有了多的请务必先给我一个啊,我可是你最亲的表哥了!”
“多亲?”云棠见他为了乾坤袋也是很拼,不由好笑地问。
“我们可是同岁的!”萧衍理直气壮。
云棠一想也对,虽然是一个年内、一个年后,中间隔着年头呢,但他们确实是年纪最接近的表兄妹了,其他人要么大很多、要么小很多。
“等今年忙完罗天大醮之后,我教他们炼器时,顺便帮你炼制一个袋子便是。”云棠大方地允了。
萧衍……最后,萧衍是被等在一旁不耐烦了的萧越给揪着后脖领子带走的,看着堂弟旁若无人地哄表妹可真是,看不下去了!
这小子打小就鬼灵精怪的,总搞事情被打,只是后来读书却显露出天赋,才免了不少揍。
后来去了一趟南境却不肯回家了,说什么找到一个绝佳的读书环境,还有志同道合的同窗们……
以为他跟着大儒读书还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窗们能好好熏陶读书人的气质,没想到才回京又显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