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生活大变样
随着北洋水师的缓缓驶入港口,所有人都被那巨大的钢铁身躯所震惊。
“殿下,这战舰是用钢铁制成的?还有这些船怎么会冒着黑烟?”张霖问出了在场所有人都疑惑。
“这些船是秘密建造的铁甲舰,都是使用蒸汽机制动的。”朱复明解释道。
张霖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接着继续欣赏这庞大的钢铁巨兽。
这些战舰可是马上就加入他的海军的,所以张霖像看宝贝一样看着战舰。
北洋水师的舰船过多,临海港又停靠了许多海军第一和第二舰队的战舰,所以已经停靠不下,仅有主力舰船停靠港口。
北洋水师的指挥官们坐着小艇快速靠岸,前来面见朱复明。
只见二十多名身穿兰芳海军制服的将官向朱复明走来。
“北洋水师提督兼定远号舰长刘步蟾携众将官参见殿下!”为首的刘步蟾说道
“参见殿下!”后面的将官们一齐敬礼道。
朱复明上前一一与各舰舰长握手,毕竟前世他们大多都是参加甲午海战的民族英雄。
特别是致远号舰长邓世昌,率领致远号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冲向日舰,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
和众人认识寒暄了一番后,朱复明对他们宣布将北洋水师改组为兰芳海军第三舰队,所有人职务不变。
接着朱复明让已经是海军第三舰队提督的刘步蟾向自己和张霖等海军将领说明一下目前第三舰队的情况。
“回殿下、张司令及各位同僚,我第三舰队现拥有主力铁甲舰镇远号和定远号两艘,排水量皆有7300余吨。
拥有铁甲巡洋舰八艘,分别为来远、经远、致远、靖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排水量皆有2000多吨。
拥有炮舰镇东、镇西、镇南、镇北、镇中、镇边六艘、排水量为400多吨。
另有鱼雷艇二十艘、练习舰五艘、运输舰八艘、运煤船六艘、小轮船十艘、通报船一艘。
全舰队共计官兵4355人。”刘步蟾如数家珍的将第三舰队的情况全部说出来。
听完后,朱复明和张霖等人都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张霖对朱复明说道:“殿下,我观这些铁甲战舰战力不俗,拥有第三舰队对我兰芳海军是一个质的提升,相信在这南洋地界我兰芳海军已是无敌之存在。”
对于张霖的话,朱复明非常认同。
接着张霖又悄咪咪的旁敲侧击向朱复明问道什么时候第一和第二舰队也能换成铁甲舰。
对于这个要求,朱复明一时半会儿还真满足不了。
只能告诉张霖让第一和第二舰队的官兵跟随第三舰队学习铁甲舰的操作、战斗。
等到有了铁甲舰装备,就能够立刻形成战斗力。
和海军方面确定了第三舰队的驻地就安排在凤城旁边的海军基地和一些其他琐事。
随后朱复明就在众人的欢送下离开临海返回凤城。
……
古晋城,本来因为战乱变得冷清的古晋城,此时却充满了烟火气。
随着西班牙人帮助运人,经过三个多月时间,已经向兰芳输送了近五十万人。
为了捞更多的钱,两广总督吉庆甚至拉上隔壁的闽浙总督入伙,将闽浙二地因土地兼并沦为流民的百姓赶向广州,接着被西班牙人一船船的接走。
此时的古晋城被安排了五万人的汉人百姓。
这些人到达古晋后,由兰芳官员给他们划分土地,还向他们提供农具、种子,让他们耕种。
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或被安排进工厂”或者由官府先行借给他们钱让他们做个小生意。
这些都让这群本来流离失所的流民们感到异常高兴,唯一让他们不能接受的就是一到达这个叫做兰芳国的地方,这些和他们讲着相同语言、有着相同肤色的同胞们就将他们的辫子剪去。
有人不愿意剪辫子,甚至被打晕强行剪去了辫子。
但是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多数人已经适应了这边的生活,也忘却了剪辫子的烦恼。
古晋城内的一处街区,一名男子打开店面,开始了一天的劳作,他经营的是一处烧饼店。
他叫武大郎,本来在广东的时候,他就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活得还算有滋有味。
但随着山洪爆发,将他的世世代代传承的店直接冲走了,他也直接变成了难民。
为了讨一处活路,在满清官员的忽悠下登上了商船,在海上漂荡了十几天后来到这个名叫兰芳的国家。
这里的人也讲汉话,和他们是同根同源。
这里的兰芳王是个大好人,不仅给他们这些难民分土地,给他这种会做烧饼的人给找了一处店面,甚至还借给他钱让他做生意。
可以说兰芳王就是给了他们二次生命的人,所以所有的难民都将兰芳王当做神一样崇拜敬仰。
“老武,你终于开门了,快点,给我拿两个烧饼,我要下地去干活了。”旁边等候多时的客人说道。
“好嘞!这就来,不好意思啊,今天晚了点。”武大郎不好意思的说道,然后快速装好两个烧饼递给客人。
“也给我拿两个烧饼。”又一名客人说道。
“好嘞!蔡大娘,你可好久没来光顾了啊!你儿子怎么样了?当成兵了吗?”武大郎一边拿烧饼一边和客人唠着嗑。
“嘿嘿嘿,我那儿子争气,被官兵录用了,现在他是个什么兰芳陆军了。”蔡大娘略显自豪的说道。
“那可太好了,饷银挺多的吧?”
“那可不,托大王的洪福,我家那小子一个月的饷银有五两呢!”蔡大娘得意的用手比出“五”说道。
“那可真多,都快顶我两个月了。”武大郎惊呼道。
“那是,我儿子有出息,那什么兰芳陆军可不是想进就进的,和我儿子一起测试的有一大半都被淘汰了。”蔡大娘补充道。
听着蔡大娘的话,周围的客人们也开始议论纷纷。
“那行,蔡大娘,下次再来啊!”说完武大郎继续忙碌。
耳边时不时传来感谢大王的声音,庆幸大王拯救了他们这些人。
对于这些声音,武大郎也是很认同的点头,不时搭话一起感恩兰芳王。
来到兰芳,这些人的生活可以说是大变样,没有满清官员的腐败、没有地主的欺压,只要肯努力所有人都能够生活的有滋有味。
这一幕幕还发生在其他安置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