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易中海也要给说媳妇啦
房子是让全大院都羡慕的底房子,一方面因为有三小间,可以说够大,另一方面,采光也不错。
很快,下班点也就到了,工人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回到大院。
对于贾东旭的意外离世,工人们还是表示唏嘘,这么多年的邻居了,哪怕贾张氏在如何,可是,贾东旭平日里还算不错。
但是,看到陈大山分的房子之后,所有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羡慕。
“姑父,我打算把南边这间作为卧室,回头打个大床,然后在弄个衣柜之类的,北边作为书房,弄一个单人床,以后看书啥的也有地方,等将来结婚生子之后,也可以在布置一张小床。”陈大山对易中海说道。
“行,回头那天休息,咱们去买点木材,打家具这个活也不难,你给我搭把手,足够了。”易中海点头说道。
“等回头我看看能不能从厂里买点管件之类的,到时候给咱们俩房子都装上暖气,虽然会多少费点煤,不过,问题不大。”陈大山说道。
“那个倒是无所谓,这么多年也过来了,主要是要把你这房子收拾的漂亮一点,回头也好说媳妇,现在啊,我和你姑就盼着你早点结婚,趁着我们还年轻,还能带孩子。”易中海摆摆手说道。
“对了,说到这个,那会儿三大爷过来跟我说,他们学校来了一名女老师,是师专毕业的,现在还单身呢,想要跟我说说,我也不知道咋样啊。”陈大山想起了阎埠贵的提议。
“这倒没问题,老阎这人虽然爱算计,可是,他这眼光可是不低呢,就何雨柱那小子找过他很多次了,愣是没有给说过。”易中海想了想说道。
“可是,他这算计劲儿,能放心吗?”陈大山还是犹豫着。
“这有什么不放心的,无非就是多请他吃两顿饭而已,最多给他瓶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关键是,如果能说成了,这才是大事。”易中海摇头说道。
“放心好了,老阎不是贾张氏,这老小子知道进退。”易中海拍了拍陈大山的肩膀说道。
“成,那您看着安排吧。”陈大山点头说道。
“哟,你们这是干什么呢?”何雨柱拎着一个饭盒溜达着回到了大院。
“柱子哥,你这平时不都是第一个回来的嘛?怎么今儿晚了?”陈大山好奇的问道。
“今儿下午有一个接待任务,我这也是做完饭才回来的,这房子分给大山了?”何雨柱伸着脖子往屋里看着说道。
“进来看,站外边干什么?”易中海很是无语的说道。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何雨柱边说着就进了屋。
“要我说啊,这房子不错,采光也可以,而且,就在前院,一大爷,这距离就两步路,以后也方便照应。”何雨柱打量着房子说道。
“对喽,咱们图的不就是这个嘛。”易中海点头说道。
“柱子你这也老大不小了,该说个媳妇儿了。”易中海突然说道。
“怎么,怎么说起这茬儿了?”何雨柱有些发懵的说道。
他现在都27了,能不着急吗?看着同龄人都结婚生子了,他能不着急吗?
可是,着急也没有用啊,到现在愣是一个合适的没有。
“回头我给你问问,你小子可不能再犯浑了,不然的话,就打一辈子光棍吧。”易中海看了何雨柱一眼说道。
“好嘞,那就拜托一大爷了,回头我给你整一桌好吃的,保证让你吃的开心。”何雨柱咧嘴笑着说道。
“去,我是贪那口吃的的人吗?”易中海瞪了何雨柱一眼说道。
“一大爷,这贾家是什么情况?”何雨柱小声的问道。
“还能什么情况,操作失误,让机器给卷了,车间工人就是这样,一点疏忽都要不得,否则的话,代价可就大了。”易中海叹了口气说道。
贾东旭的死,对易中海触动还是挺大的,毕竟也是带了这么多年的徒弟,曾经也是养老目标的。
可是,突然就崩了,这让易中海多少还是有些难过的。
同时,也在庆幸,幸好自家侄子过来了,否则的话,这特么贾东旭一嘎,养老的事情又没有着落了。
“这倒是,操作机器呢,还是要小心一点,免得自己受伤,还要连累别人。”何雨柱点头说道。
“不管怎么说吧,人已经没了,说那么多也没用了,就是贾家这以后得日子啊,怕是难过了。”易中海摇头说道。
“一大爷,你这话说的,现在谁家日子好过啊,除了你这个八级工,还有后院二大爷之外,谁家日子好过了?”何雨柱摇头说道。
“行了,不说这个了,你们过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吧,毕竟都是街坊邻居的。”易中海摇头说道。
“成,那就过去吧。”何雨柱点头说道。
陈大山倒是无所谓,反正就只是出工不出力的,看热闹就行了。
陈大山对于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只需要看热闹,其他的都无所谓了。
但是,易中海不行,他是真的要帮忙,毕竟,身份在这里呢,不帮忙说不过去。
好在,贾张氏在能折腾,这种事情也没有弄出来幺蛾子。
毕竟,这是她亲儿子的葬礼,就算再怎么样,也不可能闹腾。
至于说很多小说之中出现的,抠门,不给吃席之类的情况,并不会出现。
因为,这是工伤,丧葬费是厂里出的,一切都是按照标准来,绝对不会超出了标准,所以,也不会在太差的情况,当然了,也不会太好就是了。
贾东旭下葬之后,大院里又恢复了平静,至少表面上是平静的。
休息日这天,易中海两口子带着陈大山来到了木材市场,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木材。
什么檀木呀,黄花梨呀之类的,应有尽有,虽然陈大山不太懂行,可是,他也知道,这个年代的东西,那是货真价实的。
陈大山就一个字,买买买,紫檀,黄花梨之类的,一方一方的买,足足花了易中海一百多块。
但是,陈大山知道,这些东西要是放到几十年后,可就不止是一个一百多块了,后边至少要加个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