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布达佩斯大饭店》
他跟查泽雷约着今天来公司看剧本大纲。
选在公司是因为,这涉及商业机密,还是在有监控的地方进行比较好。
三分钟后,查泽雷踩着约定时间的最后一秒迈进会议室,“哇哦,你来的好早。”
说着,查泽雷拉开对面位置的椅子坐下。
二人除了合作伙伴,也算是朋友,没必要太客套。
陈潇跳过商业互吹环节,直奔正题,把一小叠文件推到他面前,“这是剧本大纲。项目概要其他部分还没做好,不过,做好你也不怎么看吧?”
“嗯,剧本第一,其他没大问题就行。”
说着,查泽雷拿起剧本大纲,“《布达佩斯大饭店》?”
“嗯,算文艺片,但也有纪录片的色彩。画面可以拍得极美,符合你的要求。”
说完,陈潇拉过中央的茶壶,给自己的茶杯添满茶水。
《布达佩斯大饭店》没有《楚门的世界》那么讽刺当下社会,但也是个好片。
它讲述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欧洲。
那里有一栋豪华饭店。
主角是饭店经理“古斯塔夫”与门童“零”。
古斯塔夫以提供一流服务和勾引富有的老年女性而闻名。
一位富有的老年女性去世,并将一幅无价名画遗赠给古斯塔夫,他因此被诬陷谋杀入狱。
二名主角合作,帮古斯塔夫越狱、寻找证据证明清白,以及应对名门望族的财产纷争。
整体来看是喜剧、荒诞的风格。但背后却是欧洲半个世纪间的战火硝烟和社会文明变迁。
这片需要全体演员都是外国人,他暂时不方便拍。
而且又不赚钱,比《楚门的世界》还不赚钱。
《楚门的世界》在原本那个世界,上映当年北美票房排在第12名。
而这部则排在当年的第55名,低了不少。只能说拍它是为了艺术,但别考虑钱。
所以吧,他没必要死死拽着总导演的位子不放。
让查泽雷拍摄,他当编剧正合适,回头看看成品还能有点新奇感。
想到这里,对面的查泽雷也看完了大纲,皱着眉头叹了口气。
陈潇放下茶杯问道:“查泽雷导演,大纲有问题吗?”
查泽雷沉默了两秒。
当然有问题。
好消息,立意人设背景他都很喜欢,还有政治元素加持。
坏消息,别人写的。
好消息,给他拍。
坏消息,别人写的。
靠!自从来了这里,每天情绪都很稳定:烦死了。
查泽雷整个人在悲喜之间疯狂横跳了一会后,合上剧本,抬眼看向他,“真给我拍?你确定?”
陈潇看着查泽雷眼神郁闷,嘴角上扬,整个人像是要分裂了的表情,马上反应过来。
兄弟心里不平衡了啊。
看来,他是觉得剧本非常好是吧。
那何不趁机薅他一波羊毛?
陈潇叹气道:
“嗯,我够意思吧?”
“我自从拍完《楚门的世界》,天天闷在家里思考这个剧本,查资料。”
“天天晚上对着屏幕熬夜到半夜啊。”
“如果没有历史记载,我都要怀疑金字塔是我这个月盖出来的。”
“简直要干一行,恨一行了。你上次说,好处要直说对吧?我辛辛苦苦,劳心劳力,给你这么好的剧本,你……”
说到这,陈潇挑挑眉,没继续说下去。
但查泽雷又不傻,肯定能想到这层,后面的一句:你也得拿出点诚意吧?不然怎么有下次合作呢?
桌子对面,查泽雷盯着剧本大纲抿了抿嘴。
陈潇说的……应该是假话!
他绝对在故作轻松,要么就是在装逼!
带政治色彩的文艺片,他肯定查了无数资料,耗尽心血才写出来。
怎么可能那么轻松?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这么讲义气,自己刚才还嫉妒他。
自己可真该死啊!
哎!
这种实心实意,重视艺术的朋友,必须给足好处啊。
查泽雷拿起剧本,信誓旦旦道:“你放心,我肯定好好拍。你下部电影要海外上映是吧?只要不违反法规,我全力支持,签合同支持,放心!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好!”
二人又聊了会,陈潇送走查泽雷,回到自己办公室。
他暂时不能回家。因为晚点还得见方荣,聊聊《甄嬛传》的事情。
系统任务是三个作品。
还差一个。
最后一个,等动画动漫部忙完《冰雪奇缘》,让他们再拍一个吧。
至于孙立,他打算邀请他加入《活着》剧组。
否则,高水平导演太少,他的压力就大了。
公司还有个综艺部。
这个部门他暂时没管,交给项目创意部的其他人去思考创意了,总得让员工动动脑吧。
陈潇回到办公室,拿出个花里胡哨的礼盒。
这是按老爸所说,给老妈买的首饰,今天刚刚到货。
他本来想自己拿回去给老妈。
可亲情归亲情,一想到当面给首饰……总感觉有点肉麻。
臣乃武将,不善言辞。
还是让老爸拿回去,他在网上跟老妈说一声吧,心意到了又不肉麻。
这么想着,他打通了老爸的电话。
老爸从学校辞职后,现在在公司做财务顾问。说是顾问,实际上就是定期审查财务状况,防止出问题。
电话很快接通。
“喂,爸,你干嘛呢?”
“坐牢呢。”
“……”陈潇继续问道,“你在办公室吗?”
“嗯,在牢里。”
呵,真是干一行恨一行,行行都骂娘啊。
“那一会在牢里吗?我去探监一趟。”
“来吧,我正吃牢饭呢。”
“好。”
……
与此同时。
首都一栋庄严的白色小楼里。
网信办副主任夏宏,正在翻阅下属提交的上个月工作总结。
网信办与文化部平级。
作为副主任,他分管网络综合治理局、网络社会工作局、网络传播局等部门。
他面色严肃,一页页翻过报告。
总的来说,目前网络舆论管理还是面临几个问题。
一是谣言传播速度快。
二是查清事件来龙去脉需要跨部门协作,难度大耗时长。
在这期间,谣言发酵,愈演愈烈。
而人们对于自己首次形成的事件印象,有很强粘性。
这就导致第三个问题。
一旦谣言发酵起来,即便铁证如山,也会有部分公众拒绝相信官方调查结果。
夏宏继续往后翻。
问题之后,便是各部门提出的解决对策。
他大致扫了一眼。
内容与以前没什么差异。
加强知识教育、提高媒体素养、推荐实用工具、加强媒体监督、建设辟谣平台、宣传法律法规等等。
这些事情他们一直在做,但成效总是不尽人意。
即便抓住某次谣言反转之际,加强教育,大部分人也就动手发个支持,少往心里去。
哎……任重道远啊。
想到这里,他放下手里的材料,起身离开办公室,朝卫生间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