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乡里 乡音
清晨长客站。一早二叔来送自己,帮自己把东西装上了车。车行渐远依稀还能看见远处挥手的二叔。
二叔也是个操心的命。刚才还嘱咐自己,老家那边有人接。中午别忘了吃饭等等。因坐早车起的早没大一会便在长途车有节奏的运动下睡了过去。在再醒来以到了中途打尖的地方,马圈子。车上的人大多下去了。
距离车停的不远的地方,有家饭馆。这家饭馆挂着两个幌子,店名叫做“向阳”,透露出浓郁的时代气息。我搓了搓脸,抖擞精神,朝着饭馆走去。到了门口,发现脸盆架上放着一盆水,水还挺清亮的。
我简单洗了把脸,走进屋里。店内有六个方桌此时都有人坐,喧声四起。屋内除了本车的司机和售票员之外,还有另外五个人也是同车的乘客。我瞄了一眼长客职工,他们俩都拿着大铝饭盒。而司机则多了一个酒素子。哈哈,这个年代司机真哏!!!
我点了一份滑溜肉片和一碗米饭(那可是满满一大碗的二大碗啊)。因为嫌热,我就在门口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咕咚……咕咚地大口喝下去,哇,好凉爽啊!真解渴。
菜上的快,正好司机那桌还有位子就坐了过去。一个有意结交,一个老司机。很快相熟起来。
司机师傅狼吞虎咽地吃完饭,然后点了一根烟,烟雾迅速升腾起来,但没过多久他就靠着墙壁开始打起盹儿来。坐在一旁的售票员对此早已习惯,并没有感到惊讶或奇怪。
邻桌有几个人刚刚喝完酒,或许是酒劲上头兴致大发,竟然开始哼唱起一段二人转。周围有些人似乎也会唱,于是纷纷跟着附和起来,一时间店里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然而,我对于二人转这个乡里乡音的了解非常有限,仅仅停留在听过《小拜年》这首曲子的程度上。因此,听完一个开场不是熟悉的曲目之后,就顺手买了两棒苞米。我便回到了车上。
由于长途客车在此处停歇休息,这里成为了这片区域最为热闹繁华的地段,可以算作一个小型集市。这里确实有很多出售当地土特产的摊位,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即使现在不是冬季,仍然有一些皮货在售卖。
还有卖野鸡的。如果是回程,高低整一对回去。大约等了半小时汽车发动了。随着车程路况越发陡峭。满山落叶松林深叶密。盘山公路隐秘其间若隐若现。一圈圈逛荡的发朦。偶尔还能出现果树。山里红、花盖梨、等等。
山里好多宝只是运输制约了发展。老家亲戚现在大多都在种地。收入来源单一。如果山里东西运出去将能极大改善生活条件。爷爷一共兄妹五人,哥四个。大哥去了龙江省,自己行二,还有老三老四在老家。妹妹以后会搬到市里,(我叫姑奶。)也许每年爷爷回来主要是看看自己的弟弟妹妹。自己没去京城前,每年也都回来。所以并不陌生。
老家的地没有了,但是还有房子,前些年爷爷又在原址重起了屋子。原来泥草房塌了。陆陆续续的准备了几年的材料,有些东西农村是不好买的。譬如油毡纸、油漆、玻璃等。都是二叔伸的手,帮着运回来。房子是顺山而建起脊的砖瓦房,与和农村一般人家一样前后有院。正房五间,屋后又建了等长的仓房。因为不种地不养大牲口,也不养猪,所以东西顺地势建各建了厢房都是正经住人的也是各三间。与院门一排七间仓房围成一个口子。现在院墙不再是木头夹的。而是一人来高的砖墙,主要防备家禽乱跑。院墙左右又都开有小门方便来往。
左边院原来是爷爷的大哥家。现在是三爷爷家。右边是他大儿子家我叫大爷,比我父亲大。并排这一片都是我太爷这一支的。在往下都是我父亲,亲叔伯兄弟这一辈的。
下午快擦黑儿,终于到站了。接站的是三爷爷家的二叔李忠民。二叔是驾车来的。把包裹放上马车,叔侄二人趁亮向家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