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解元归属
萧宁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的是王雍,朱温等与他对赌的十三人,再后面就是准备吃瓜的群众了。
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向文庙。
历次科考成绩的公布,都是在文庙,由圣殿使者公布。
圣殿使者今日白衣胜雪,站在文庙第二层,如同一尊神祗俯视人间。
一道金光于文庙边缘缓缓浮现,唯有取得文道功名或是参加此次科考的学子才有资格踏入此圈。
文庙之地,非文道之士不得擅入
小狐狸夹杂在人群之中,在距离文庙尚有百丈之处,她身躯猛地一颤,停了下来,再也不敢往前挪动半步。
魏雨瑶也停下了脚步,她虽是人族,却属于修道界,虽说文道并未针对她,然而毕竟道不同,还是不要轻易冒犯为好!
这些文人进入金圈范围之后,全都变得庄重肃穆起来。
不管心里怎么想,但是样子必须得做出来,否则就是对圣人的不尊重。
圣殿使者抬手,一个金色小锤出现,继而敲在小磬上,传出一声清脆的声音,这叫做惊圣钟。
此钟一敲,代表着全场都在圣殿的监测之下,也表示绝对公正的意思。
一道金光在空中浮现,化为一道巨榜。
这巨榜长和宽皆达十丈,全城之人都能清晰望见,它便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金榜。
只要能进入这榜中,那便是金榜题名,意味着完成了身份跨越!
江都城的考生有三千之众,却仅有二百人能够在金榜上显现,这比例着实不高。
最终的揭榜时刻来临。
考生姓名浮起,如江水涨潮,从最底端升起。
第一个名字浮现:江乐志。
人群之中,一位年轻的文人满脸兴奋之色,激动地在原地蹦跳起来!
第二个名字浮现:杜元明。
城西一个破房中,一个妇人全身大震,手中水瓢掉落,整整五年啊!
她与身边丈夫相拥而泣,终于等到了夫君金榜题名之时!
第三个名字……第四个名字……
每一个名字的出现,都引发一阵欢呼,引出一段故事……
很快,榜单上的名字就达到了一百个之多,出现了第一个参与对赌的人名。
蒋安心头激动,进入了前一百名范围,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
他折扇一摇,笑道:“萧兄,阁下的名字怎么还没出现啊?”
萧宁瞥了他一眼道:“现在没看到我的名字,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输了,不知道你在嘚瑟什么!”
蒋安脸色一僵:“你少狂妄!你就这么确定名次在我之上?”
很快,名单来到了一百五十名,第二个参与对赌的名字也出现了—李想。
李想脸色陡然变得通红,心头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整个人也飘了起来。
他看着萧宁,有些放肆道:“萧三公子,现在只剩下五十个名额了,你以为自己还能赢,还是做好钻裤裆的准备吧!”
萧宁斜睨了他一眼,道:“阁下如此喜爱钻裤裆,等会儿自己钻的时候,想必会很开心……”
“哼,你就嘴硬吧!”
转眼间,参与对赌的学子,密集开出,第三十五名,第二十八名,第十五名
朱温的名字出现了,第三名!
王雍心中一轻,折扇轻轻摇动:“萧兄,还剩二个名额,你何不猜猜看,会有你吗?”
他信心十足,对于上榜根本不担心,以他的水平,怎么可能落榜。
朱温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才第三名,解元之位,还有谁能和他竞争!
他必是榜首!
接下来一个名字浮现—王雍!
王雍折扇停止摇动,面色阴沉,死死盯着榜单最上方位置。
很快,金榜最上方,出现一个名字:萧宁!
“噫”魏雨瑶美目锁定,小嘴微张。
远处的小狐狸更是满脸桃花,痴痴的看着榜首。
白云楼,陈无功跳了起来,白云边秘方保住了!
萧家,小桃仰天大叫:“夫人夫人你快看,公子是榜首!”
萧母猛地抬头,揉了揉眼睛,盯着那榜首之名,喃喃道:“我儿是解元”
阁楼之上,冥羽盯着金榜,眼中全是不可置信。
一个写小黄文的下流胚子,怎么可能是解元?诸圣难道真瞎了眼
十三个参与对赌的学子也集体石化,最后出现的这个名字,将他们心情击得粉碎!
本来今日金榜题名,乃是莫大喜事,但此时他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不可能!”
一道尖锐的声音陡然响起,王雍双眼赤红。
他指着萧宁暴跳如雷:“你怎么可能是榜首?你做了什么弊?”
萧宁看着他,冷冷地道:“圣意裁决,王兄可是有异议?”
王雍眼睛鼓起,但终究没敢质疑圣人,跳入坑中。
他长吸一口气道:“圣意裁决,弟子当然不敢有异议!但是,圣殿亦有规定,如对某考生成绩有异议,只要集齐十人之名,可要求查阅考卷!”
“弟子也要求查阅萧宁考卷!”张浩月站出,朝圣殿使者躬身道。
“我也要求!”
“我也是!”
转眼间,与萧宁对赌的十三名考生全部提出了要求。
查阅考卷,虽是考生的权利,但不是没代价的!
这代表着质疑圣殿的公正!
圣殿使者盯着他们:“你们当真要查阅萧宁考卷?”
“当真查!”
王雍沉声道,虽然质疑圣殿不妥,但不利影响是以后的事情了。
而眼下,不将萧宁解元之位拉下去,赌约他可就要输了!
十三名考生脸色挣扎,最终还是点头,查!
他们是真不相信萧宁的成绩,萧宁这些年什么表现,作为江都人,他们或多或少都知道,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废物!
最近虽然灵感迸发,写了几篇优秀的诗作,但是他们还是不敢相信他会通过科考,还取得解元之位!
“好!既然尔等要求查阅,那本座就将萧宁的考卷公之于众!”
圣殿声音一落,金榜之上所有名单消失,出现了两幅诗稿,和一篇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