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下午茶进行时第章第章第章
王秀娟的下午茶并非单纯消遣,它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讨论交流的平台,参与者自然都是背景深厚的。
徐妈妈家同样是亿万身家,加上她在电力行业的儿子,同样不是一般人可比。
身为东道主,王秀娟最先说道:“从下个月起,首都可能会逐渐缩减大米和面粉供应量,未来的主食会是玉米和土豆更多。”
“怎么会这样呢?”
“形势愈发严峻,像咱们北京还能稳定些,我听说有的地方连甘薯也供不应求了。”王秀娟感慨万分地解释道。
一个留着波浪卷长发的阿姨提问:“老王,听说我的邻居前天出国了,去了海外那个方向,你那边有没有消息渠道了解那边的情况?”
这位女士显然心中已有了海外生活的心愿。
另一位说话慢条斯理的阿姨说道:“关于那边,我还有一点认识。
那边的情况并不乐观,曾出现过多起零价购物事件,也就是抢购潮。
他们禁售不了 火炮,而我们华夏人在陌生的地方,我反而觉得待在国内更安全!”
“最关键是国内的状况也不容乐观啊。
这么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对粮食的需求就达几亿吨,我看还是国内最稳当。”
事实无欺人之理,波浪长发女士说得颇有道理,哪怕大夏的紧急储备粮充足,也只能支撑大约两年的时间。
两年过后该如何应对呢?
就在这时,徐妈妈发言:“别太过担忧,我儿子最近才从天津那边返回。
那边正在进行大型的海水淡化项目,听说规模庞大得惊人。
即使旱季来临,我们也能找到解决之道。
我认为还是留守国内更合适。
反正我肯定是不会出国的。”
另一位听众附和:“这个消息,我也跟我老伴提过。
工程预计年底前完工,到时候可以满足三千万人的基本饮用水需求。
而且,二期工程紧接着就会启动,规模还将超过一期。”
不仅如此,在沿海地区甚至随处可见这类海水淡化厂,老张说得没错,我们的顾虑确实有点过多了。”
“轻易这么说可不好,我们那个年代经历过的人可不太乐观。”
“算了吧,别提这些了。
谁能帮着弄点罐头?我儿子要南边去值勤,我想带些给他们。”
“我之前储备了一些,你要多少?”浪 开口询问,显然因为移民的计划,他手里有一部分库存需要处理。
“来一箱就行,再多我也承担不起。
你能换个方式付款吗?”
“可以用黄金交易吗?”
“行,还有一些饰品,全都可以拿去。”王秀娟 利用时机加入话题,表示愿意购买并且可以用首饰支付,并且她还能帮忙买到飞机或船票。
浪 很爽快地回应:“那当然没问题,只要有票,我给你八折的优惠。”
谈话到最后并没有达成任何决定,大家一致的看法是:不管是否会出海,现在就要赶快为未来做好最后准备。
马玲玲 认真倾听,越听内心震动,身为只关心学业的学生的她,这次体验让她大开眼界,她发现世界已经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巨变。
电影里才有的末世场景,竟然就活生生出现在现在。
她感到无比迷惘,曾经引以为豪的成绩仿佛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路上,外婆看着陷入沉默的小女孩,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出门时还好好的呀?”
“外婆,王奶奶他们讲的灾难是真的吗?”马玲玲担忧询问。
“当然不是真的,怎么可能有灾难啊,最多就是干旱几年,不至于那么严重。”外婆安慰地回答。
注:求求票支持哦!
尽管外婆这样安慰,她心中的焦虑丝毫不亚于外孙女。
直到这一刻,她才明白问题有多严重。
在家里日子安逸,吃的穿的样样齐全,再加上丈夫经济情况越来越好,使得她难以把这些日常小事和日益严重的干旱联想到一起。
总觉得这只是短期的困难,很快就能恢复原样,生活还是那个样子,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生活往往是冷酷无情的,不会顺着人的意愿进行。
&34;外婆,我想留在燕京,你觉不觉得这样做合适呢?&34; 马玲玲哀求道,面临未知的危机,人们本能想找一个可靠的庇护所。
因此,在她看来留在燕京更为保险,外婆的家就是那个理想的避风港。
徐妈犹豫地说道:“奶奶也想让你们,还有旭旭留在这里,但是毕竟这儿不是你们长久的归宿,况且两位还得返回庐阳继续上学,是吧?”
&34;奶奶,我们家能不能搬去燕京呢?&34;马玲玲迅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徐妈妈顿时陷入思索,过了一会儿才回应道:
&34;搬家是可以,房子的事也不是难事,顶多咱们先租着住。
可是,你们爸妈的工作……这事儿可复杂着呢。
让他们辞职来北京,我想他们是不愿意的,除非情况特别严重,非得来不可。”
“奶奶您放心吧,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肯定能找到办法说服他们过来的。”马玲玲坚定地挽起奶奶的手臂,流露出坚定的态度。
听到这,徐妈妈带着一丝困惑,不确定大外孙女为何如此自信。
在她看来,成人的世界并非儿戏,离开工作并非那么容易说走就走。
“告诉我,你是怎么计划说服他们的?”徐妈妈问道。
马玲玲心情稍微舒展了一些,俏皮地笑了笑道:“这事我会妥善安排,奶奶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我有的是法子!”说罢不再多说,留待惊喜。
回到了四合院,马玲玲又被杨丽娜叫进了花园里。
之前播种的豆角藤蔓快速生长,需要架起支撑架。
架设很简单,用徐爸废弃的木料搭建一个大体框架便足矣,毕竟不必担心大风吹倒,坚固性要求不算苛刻。
“玲玲,你真是帮了大忙了。”杨丽娜绑好最后一条绳子时随口说道表示感谢。
“不辛苦。”马玲玲摇头轻声回应,搭几架子算不得劳累,“这种小事何足挂齿。”
看着藤上盛开的西瓜,杨丽娜说道:“等到我的西瓜熟了,我挑几个给你邮寄过去。”
由于蔬果保鲜周期短,加上天气炎热及物流效能不佳,之前徐妈试图往庐阳寄蔬菜一次,结果全部变质了。
然而,西瓜可以存放两个星期以上,这方面就不用担心。
马玲玲感激地道谢:“小舅妈,谢谢你的慷慨。
今年我还没有尝到西瓜的味道。”
杨丽娜摆摆手笑道:“咱是一家人嘛,不用总客气。”
忙碌完园里的农活,马玲玲特意去了客厅看看新闻。
国内的情况并无太大的改变,重建依旧按部就班进行:供电全面恢复,钢铁行业产能复增至三分之二,船厂发展迅速,进出口数据显示强劲增长势头。
此外,“全民抗旱”成为重要焦点。
高层领导者亲临现场督导向旱情作斗争,而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问题日益严峻;国内通过协商,从欧盟引进了最尖端的海水淡化整套技术。
在国际新闻部分,报道内容相当简略,主要集中在南部几个大国的局势上,特别提到了它们所引发的难民危机,流露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忧虑。
吃完电视里的晚间新闻,到了傍晚时刻,许妈又要投入准备晚餐的任务,这一天的膳食是最丰富的时段。
马玲玲随着婶婶去了菜园,她们挑了几样新鲜蔬果,洗得干干净净送去厨房备用。
通常晚饭时都会有两道硬派主菜,今晚也不例外。
一大盘没有土豆的大盘鸡,迎合小叔的口味;还有用大蒜提香的炒腊肉。
夜幕降临时,小叔驾驶着豪车返回家中,照例带回来了购物收获。
马玲玲接过了手中的袋子,打开一看,竟然是三只成鸡,一雄二雌。
“小叔,这些鸡买多少成本啊?”马玲玲询问。
“打了个折,三只总共七千,比上月的价要便宜多了。”徐东笑着回答,透露出家中经济条件优越。
马玲玲依旧微微感到吃惊,但她深知这家里确实财力雄厚。
在这半月时间里,不止三餐偶尔会有鸡肉享用,外婆还特制了三十多只风干鸡来补偿过去的生活支出。
吃完晚饭,马玲玲唤来弟弟,两人已两天未与家人通话,决定今晚进行视频通话。
“妈妈,姐姐中午给我们包了饺子,真的超级好吃,我自己就吃了一大碗。”马旭得意洋洋地讲述。
徐婷笑了笑回应:“真的吗,你很棒啊!”
“那你帮忙做家务了吗?”徐婷问道。
“做啦,姐姐让我洗了菜还帮我爷爷捶背呢。”马旭自豪地说。
“小乖乖真是懂事,那你会欺负可可和乐乐吗?”徐婷半开玩笑半教育。
马旭急忙摇头说:“我没有,外婆告诉我是男孩不能欺负女孩,而且她们打架,我也打不过她们。”
徐婷严肃起来:“记住了啊,可可和乐乐是你的妹妹,要和睦相处哦,要不然外婆就不给你们做好东西吃了。”
马旭立刻露出了担心的表情,答应得很清楚。
将小弟打发走之后,马玲玲转而和母亲讨论真正的事情。
“妈,我有事情要和你谈谈。”马玲玲开门见山地说。
“什么事?”
对孩子来说能有什么大事呢,徐婷并未太过当回事。
于是马玲玲细致描述了她下午在茶会上听到的消息,并且提出搬家的想法,这让徐婷的反应立即变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