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避难所 > 第36章 商场(1)

第36章 商场(1)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了三天,王秀娟抱着一大袋草莓幼苗来到四合院。

    此刻,她看到马克对她的到来并无回应,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个成熟的默契。

    “徐大妈,那窗户的事还得麻烦你呀。”徐妈满怀感激。

    放下包裹,王秀娟客气地说:“别这么说,娜娜隔段时间总会把刚摘的蔬果送到我家,要谢我也该是我们感谢才对。”

    “行啦行啦,咱两家这关系,客气就生分了,今后不用再提谢字。”徐妈态度真诚道。

    “这样才是嘛,你来我往,才能延续长远。”王秀娟向来明白人情世故。

    此时,杨丽娜怀抱着孩子出现,向王秀娟打了声招呼:“王阿姨,早啊!”

    听到徐妈解释过目的后,杨丽娜惊讶地问:“不是说还需要一周吗?怎么突然就好了?”

    摸着孩子的柔嫩脸颊,王秀娟微笑解释:“嗯,我那边育苗情况不理想,还是尽早栽下比较好。”

    杨丽娜显得跃跃欲试:“那要不我来帮忙种吧?”

    “好啊,你们花园设施太先进了,我有点跟不上。”说着,她不禁赞叹起来。

    杨丽娜先把宝宝交给了徐妈,随后与王秀娟投身于园艺中。

    她们都是园艺爱好者,彼此意趣相投。

    王秀娟建议:“娜娜,草莓喜欢阳光,这里中间这块地应该最适合。”

    望着不足十平方米的土地,杨丽娜疑惑道:“这样一块小地行吗?够用吗?”

    “足够的,这批大概有一百颗幼苗,这块地刚刚好。”王秀娟给出肯定答复。

    随后,两个人忙碌着栽种草莓幼苗,间距保持适当,每颗植株间的距离约莫10厘米。

    大约半小时,所有草莓苗已安置妥当。

    这时,杨丽娜猛然一拍额头:“差点忘了问,王阿姨,这是哪种草莓品种?”

    “星都3号,是从好朋友那儿拿的,果实硕大甜美、丰产而且香气四溢,特别适合孩子和老年人吃。”王秀娟滔滔不绝道。

    “这能做草莓酱吗?”杨丽娜想到曾看过做草莓酱的视频,孕期丰富食材让她有所心动。

    “当然能!”王秀娟笑道,“做好了一定记得给我送一瓶哦,涂在面包上最开胃不过了。”

    “哪个东西最开胃?”徐妈恰好进来端着两碗绿豆汤,满脸好奇探问。

    杨丽娜连忙解释:“妈妈,我们在聊做草莓酱的事情呢。”

    &34;草莓的影子还未显现,你们就已经开始计划做果酱了吗?先别急,我把绿豆汤做好了,趁它还是凉的,喝一碗解解暑吧。&34;

    杨丽娜接过了碗:“谢谢妈妈!”

    徐妈妈递给王秀娟另一个碗,等两人喝完后,端着空碗离开了。

    随后轮到为草莓幼苗浇水,杨丽娜指着电脑解释说:

    &34;阿姨,您看,计算机通过摄像头已经记录下草莓苗的状态,只要点击这个‘自动’按钮,接下来的工作就无需我们亲力亲为了。”

    &34;动作快一点啊,王阿姨!&34;王秀娟催促。

    杨丽娜轻点电脑屏幕,温室里响起一串滴滴声。

    &34;开始滴灌了!&34;王秀娟指了指地上的喷头。

    杨丽娜点点头,赞同道:&34;这种滴灌真的很节水的。”

    &34;娜娜,还有其他功能吗?&34;王秀娟继续询问。

    &34;有的,晚上会有自动调温功能。

    如果土壤养分不足,灌溉系统还会自动加入营养液。

    强光和弱光也都能调整到合适的水平。&34;

    &34;这些营养液在哪里购买呢?网上的吗?&34;王秀娟问道。

    &34;不是在那家修建温室的公司买的,价格实惠。

    两千块钱可以买好多桶,足够使用个一年半载。&34;杨丽娜拢了拢头发回答。

    王秀娟有些惊讶:&34;建造花房的公司还会售卖这样的设备?&34;

    &34;确实出售。

    我也是听他们的员工提起,他们在燕北郊区建了一座大型的营养液工厂,销售状况很好呢。&34;

    &34;这真是世事奇妙啊!&34;王秀娟不禁皱起眉头,表示有些不可思议。

    她们种完草莓后,晚餐的时间差不多来临。

    因为王秀娟孤身一人,被徐妈妈硬生生地留下来享用晚餐。

    这餐有五荤一素,虽不豪华,但相比普通家庭,已经颇为丰盛。

    徐妈妈倒了一杯豆浆给王秀娟,随口问道:

    &34;老王,最近郑妍去哪了?好久没见到她了。&34;

    &34;回家了,因为她丈夫张凯病了,她不放心,非要坚持留在家里亲自照顾。&34;王秀娟叹了一口气回答。

    &34;他生什么病了?严重吗?&34;

    王秀娟摇了摇头:&34;回去看过,不算严重,可能是累坏了。

    多休息几日应该就会恢复。&34;

    &34;区长工作真是忙碌吗?&34;徐东很好奇。

    &34;今年事情多,确实比以往更忙碌一些。&34;王秀娟记起儿子的提醒,不愿意多聊这个话题。

    &34;没事就好!老王,试试这个红烧鱼,这是我辛辛苦苦抢来的。”徐妈热情地邀请道。

    王秀娟夹了块鱼,尝过后评价道:&34;嗯,真不错,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34;

    &34;如果你喜欢,尽管多吃一些。&34;徐妈妈满含热情地说。

    &34;好,我自己来就可以了。&34;王秀娟微笑着回答。

    在大家品尝菜肴的过程中,话题不知怎的转移到了一个重大议题上—如何获取肉类食物。

    “小徐,你们电力公司的食堂里还会有肉菜供应吗?”王秀娟关心地询问。

    “已经好久没有猪肉了,就连鱼都只是偶尔能有。”徐东沮丧地说出实际情况。

    “老王,你们家里还能买到单位内部肉吗?”徐妈继续追问。

    王秀娟遗憾地摇摇头:“我们家上个月也停止供应了。”

    “难道大夏市的所有猪都消失了吗?”徐妈担忧地叹气。

    王秀娟沉吟片刻,“虽然市场上现在确实不太容易找到肉,但关键还是得找对途径。”

    “要去哪里寻找呢?”杨丽娜好奇地问,因为她家里天天吃咸肉也不好,尤其是孩子们处于成长期,需要更多新鲜肉类补充营养。

    “是潘家园。”王秀娟揭晓答案。

    “潘家园不是主要卖古董的地方吗?”徐东感到诧异,他最近看过多部网络小说里的宝贝鉴赏情节,深知潘家园是收藏爱好者心中的淘宝宝地。

    王秀娟放下筷子解析道:“没错,早些时候的确以古董为主。

    但现在人们哪还有精力顾及那,已经越来越接近真正的旧货交易市场了。”

    “旧货交易市场也能买到肉?”徐妈疑惑问道。

    “不是买,应该是交换。

    现在很多急需物资已经无法单纯用钱购买,必须拿同样短缺的东西交换。

    潘家园就是这样的一个综合市场,里面包罗万象,能不能得手就看技术和运气。”王秀娟分析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老王,你怎么知道这个消息,难道你真去过?”徐妈好奇追问。

    王秀娟摆摆头:“没有,我这老太太可不敢独自去那种地方。

    我是听咱舞蹈团的老周说的,她女儿的住处就在潘家园附近。

    她女婿拿一盒烟换来了一斤肉,还特地送了老周两口子半斤。”

    “丈夫,我们要不要周末去那里看看?”听到这里,杨丽娜动心了,即便是有风险也想了解一二,不亏且能亲眼所见。

    徐东点头同意,他觉得这个提议不错,潘家园离他们家不远,驱车只需大约一小时。

    “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下了班我们就一起过去。”身旁,王秀娟请求,“小徐啊,要是真找到肉了,请帮我多带一点。

    郑妍她们家的孩子们很久没尝到肉味了,大人不在乎,但孩子营养可是关键啊。”

    “王阿姨,您尽管放心,我会尽量找机会为您弄到一些肉。”徐东承诺。

    “真是太感谢了,阿姨现在就先谢谢你了。”

    &34;老王,你怎么又跟我客气,不是刚约好了下午见嘛?&34;徐妈假装有点不悦。

    王秀娟立刻摸了摸额头,自责地说:&34;哎呀,瞧我这记性!我罚自罚三杯豆浆以示歉意。&34;

    咕嘟咕嘟……

    当然,他们的&34;酒&34;其实是豆浆。

    时间飞逝,转眼又是新的一天。

    下班的徐东驾车回到家中,把一箱香烟以及七八箱快要过期的特仑苏搬上车,随后带上老婆一起奔向潘家园。

    如果此趟进展顺利,家中的库存滞销品就找到了出路。

    他不在乎能否盈利,关键是不能眼看着浪费。

    抵达潘家园后,两人下车的第一刻,不约而同地戴起了口罩。

    北京的空气质量从来都让人忧心,特别是今年沙尘暴频发,更加糟糕。

    而且戴上口罩是对潜在危险的一种预防,毕竟潘家园这里鱼龙混杂,各类人群皆有可能出现。

    从未踏足过的徐东不清楚过去潘家园的模样,如今它的确熙熙攘攘,人潮如织。

    叫卖声、砍价声、车笛声交织在一起,热闹无比且井然有序,就像一个大菜市场般热闹非凡。

    杨丽娜迷茫地看着四周问道:&34;我们从哪里开始?&34;

    整片潘家园约占地五万平方米,三千多家店铺摊位密布,对杨丽娜来说选择实在是太多了。

    &34;不如先去店铺区转转吧,我听说那里会有一些好东西。”徐东提出了建议。

    为准备今天的出行,他已经向同事们咨询了不少关于潘家园的事情,意外发现许多同事都曾去过这里,甚至还有李科长是常客,并给出了不少有用的提示。

    &34;好的,听你的。&34;杨丽娜果断地说。

    店铺区紧挨着停车场,没走几分钟两人便到达。

    这里的店铺有两大类别:一类是一排连贯的街道店铺;另一类则是临时搭建的商场样式,相邻商贩间以栏栅划分开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