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在盛京开小馆 > 第51章 婚事

第51章 婚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万寿节后,各地的使臣陆续离开。

    繁华过后,盛京城又恢复如常,只是又多了几位要敬着的贵人。

    院试开考后,李玥妩折返回青杏巷子。

    一路上,听到不少百姓在议论官家要裁撤武德司的事。

    武德司名声不好,百姓对他们也怨气颇大。裁撤之事若为真,实在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然而实情并不如百姓想的那么乐观。

    李玥妩听小馆吃早食的官员议论,最有可能就是削减职权,并不裁撤。

    日后,武德司只负责皇城警卫,不司监察。

    若百官在李家村灭族之事揭露后,立即上奏要求裁撤武德司,有三百多条人命摆在那里,官家心中再不愿也不能忤逆众心。

    可有万寿节的事情横在其中,官员们失了先机,削减职权已是他们现在能争取到的最大可能。

    “是我大意了。”钱少监不无叹息。

    御史台和其他官员联名上奏的折子,递上去就被按住了。这一拖就到了万寿节。他们也是分身乏术,这才错失良机。

    张顺宽慰他,“没了监察百官言行举止的权力,日后他们再想构陷忠良、残害百姓是不能够了。”

    钱少监却不似他那般乐观。

    生杀夺予皆在官家一念之间。只要武德司还在,恢复权力未尝不可能。而且,武德司一向只对官家负责,他们暗中做些什么,谁又知晓呢?

    李玥妩回到小馆时,孙婆婆坐在凉棚里跟几位娘子闲聊。

    话题还是万寿节宸王献上的万民伞。京城人最近几日闲聊总绕不开这个。

    有神通广大的,都把那一同敬献万民伞的人给罗列出来了。

    宸王的确是花了心思在上头,这些人身份各异,上至勋贵,下至百姓,无一不是长寿多子之人。

    因着万民伞,宸王又兼领了一份六部行走的职位。

    当时,静王被册立太子后,最先接触朝政,也是先从熟悉六部事务开始。

    正德帝一个口谕,叫朝中人心浮动。

    不少人猜测,正德帝此举有意为册立宸王为太子做准备。

    “李娘子回来了?清远院试若是过了,那我们青杏巷子就要出一位小秀才了。”

    话题顺势就转到了李玥妩姑侄身上。

    “可不是。我初初见着清远的时候,就觉得他日后必定要出人头地。”

    “清远有出息了,日后也能给他姑姑寻个好亲事。做大户人家的正经娘子,就不必再这样抛头露面,起早贪黑的辛苦了。”

    “可是说呢。”

    孙婆婆皱着眉,瞪了眼说话的妇人。

    “便是不靠清远,我家娘子也一样能寻着好人家。她孝期未过,哪能嫁人。”

    李玥妩无心掺和到她们的闲谈中,去了里头。

    依稀能听见外头的交谈还在继续,“这都四年了,咋还在孝期?”

    “双亲和哥嫂,娘子觉得三年孝期太薄,要守六年呢。”

    “唉。李娘子也是孝顺。可女子芳华才几年,等出孝她可就二十有一了,这个年纪不好找夫家了。”

    孙婆婆浑不在意的态度,理所当然道:“不好找便不找了。我家娘子一身本事,还愁养活不了自己?何况,你们也说了,清远是个有出息的,日后自会孝顺姑姑。”

    众人觉得不好。

    李玥妩虽是自立女户,但,女子哪有不结婚的。

    可看着孙婆婆的态度,再聊下去怕是要恼,于是也就止了话题,说到了旁处。

    院试正考一日,李玥妩算着时辰去接李清远。

    大门一开,考生便蜂拥着出来,瞧着他们大都比李清远年长。

    李清远夹在队伍中,与一个年约二十余岁的男子相谈着走出来。

    他绷着小脸,神情严肃。与他同行的男子也并不觉得好笑,同样一本正经的样子。

    “姑姑。”

    李清远看到李玥妩,当即就加快了步伐。

    看他被热的满头大汗,李玥妩先抵上帕子叫他擦汗。

    “劳烦姑姑等候了。”

    “无事。”

    喝了李玥妩倒的荔枝膏水,李清远才觉得松快了些。

    与他同行的男子也走了过来,先朝李玥妩行了一礼。

    “小生是清远同窗。夏日苦热,还要多些李娘子送来的饮子消暑。”

    入了三伏,李玥妩不时就往王夫子那边送些饮子、奶酥之类的消暑饮品。私塾里的学生,多少都受了她的恩惠。

    “郎君客气。”

    李玥妩将带来的荔枝膏水也给他倒了一碗。

    男子没有过多推辞,大方受了。

    因着方向一致,于是三人同行。

    男子继续与李清远讨论院考的试题。

    院试考题以截搭题为主,将两端并无关系的题目搭在一起,单单破题就能叫人费尽心力。只破题却还不够,文章亦要写得切合立意,用词精妙。还要揣摩学政的喜好,是朴素求实,还是花团锦簇。

    总之,难!否则也不会有七成学子卡在院试不得再进一步

    盛京科考学子人数乃举国前列。便是一年两回的院试,每场也有四千人之众。

    学政三年一换,今年恰好是新换的学政。

    “学政大人前头在西北一带,今岁才调入京中。夫子道他不喜辞藻堆砌,更喜篇法贯通,浑然一体的文章。”男子叹了口气,“这与上一位学政大人的喜恶相差也太大了些。”

    他忧心这回又要无功而返。

    “哎,那不是李娘子。”

    衙门散值后,霍南誉应邀去锦楼跟几位勋贵子弟聚会。路过吏部衙门,便将裴泓之也拉上了。

    马车才进入十字街,速度就缓了下来。

    霍南誉瞧着熙熙攘攘多做学子打扮的路人,忽的记起今日是院试。

    “她身旁那男人是谁?”

    裴泓之被他挡着看不到外头的情形,“是她侄儿。”

    李清远府试成绩排在上游,几回去长欢小馆都见他读书晚归,想来是要参加这回的院试。

    霍南誉惊讶,“侄儿?怎得瞧着比她年纪还大些?”

    裴泓之抬手把他往旁边拨了拨,透过狭小的缝隙看见了沿街靠近的三人。

    李清远走在中间,两侧分别走着李玥妩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子。

    霍南誉随口道:“瞧着挺像一家三口。”

    “不是。”裴泓之坐正身子,“她未婚,且还不到双十的年纪。”

    霍南誉“哦”了声。

    “她瞧着倒是才二八的样子呢。不过,若真要双十了,也该考虑婚嫁的事了吧。”

    西南边境,女子成婚更早,大多不到及笄就出嫁了。京中倒是更晚些,十七八岁也都寻常。

    裴泓之抬眼看他,凉凉道:“你有闲心管旁人的事,想来是自己的婚事已有了章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