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贾东旭扫厕所去咯!
早上,赵博远刚来到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响了。
“赵博远,来开个会。”
电话不是曾厂长打来的,而是林静打来的。
“十三车间开会叫我干嘛?”
赵博远有点不解。
但本着大家都是合作的技术伙伴,赵博远还是过去了一趟。
原来,是关于火箭的事。
洲际导弹早已发射,但火箭项目还没有那么快完成。
因为火箭项目属于大规模项目,甚至为了建造火箭,还需要打造一个基地!
目前,火箭项目已经进行到了主体完成的阶段。
“赵博远来了啊。”
龙主任依旧是十三车间的负责人。
见到赵博远来了,他露出了如沐春风般的笑意。
赵博远现在也算是十三车间的一份子,毕竟经常来。
另外,他和林静关系好,林静可是十三车间当成宝的存在。
某种程度上来说,赵博远和林静,就是这个厂的两颗双子星。
他们都是年轻、长相上佳、具备特殊天赋的技术天才!
尤其是当赵博远和林静坐到一块儿,那更是赏心悦目。
“龙主任,各位,早啊,吃了没?”
赵博远打了个招呼,熟络地和大家伙儿打成一片。
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顿时就变成了“吃了,你呢?”、“我也吃了,吃了包子油条,你呢?”、“我喝的粥”这样烟火气十足的对话。
龙主任有点无奈,而林静莫名有点想笑。
等大家说完,龙主任才继续话题。
“好了,咱们继续正事儿。”
“目前来说,这个火箭,咱们是象征意义的发射。”
“还是说,往里边加点什么?”
“就这一点,不知道各位有什么看法?”
十三车间毕竟是高精尖基地,全称是战斗工业研究所。
如果是后世,赵博远一定建议他们在火箭上装个打击卫星。
但在现在这个年代……
好像有点不太现实。
但光是发射个能播放音乐的卫星?
好像又不太够。
“你有什么看法吗?”
林静小声问赵博远。
赵博远想了想,说。
“首先一点,肯定是发射一个科技集成品。”
“我也是这么认为。”
林静说。
此时,大家已经热烈发言。
有人建议在火箭头上装一个发射装置,到太空后展开一面巨大旗帜。
也有人建议装一个循环播放的大喇叭,全天候二十四小时播放《马克思宣言》。
虽然听着有点离谱,但却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大家的想法。
龙主任让人记录了这些想法,然后看向林静和赵博远。
“林静,赵博远,你俩有什么想说的?”
“林静你先来。”
赵博远说。
林静点了点头,说道。
“我建议发射某种科技集成品,且要实用价值大于形式价值。”
“毕竟,这里面花的钱可不少。”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
“是啊,花这么多钱,就弄个大喇叭上去,这不是闹吗?”
有人点头赞同。
方才那位建议发射大喇叭的仁兄,顿时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
说发射大旗的那位,也哈哈哈地笑了起来。
当然,这只是讨论,其实也无伤大雅。
毕竟最终的决定,还是会慎重作出的。
而且他们的建议,并不是完全离题的。
“赵博远,你呢?”
“有什么看法建议?”
龙主任接着问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赵博远。
虽然赵博远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十三车间,但没有任何人敢忽视他的实力。
这是个技术大牛,更是个技术天才。
所有人都被他的军工发明创造所折服。
因此,他的建议,重若千钧!
赵博远笑了笑。
“我的看法是发射卫星。”
“卫星?”
龙主任对“卫星”这个词还比较新鲜。
实际上,不只是他,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什么叫卫星。
因为卫星并不是这个年代的产物。
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第一颗卫星叫“东方红”。
但世界的第一颗卫星于1957年发射,那时候才有“卫星”这个叫法。
换句话说,实际上是别人发射之后,我们才开始发射卫星。
“卫星是指围绕一颗行星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
赵博远说。
“我们要制造一颗人造卫星。
这颗人造卫星使用寿命长,运行寿命应该以年为单位。“
“而不仅仅是一次性产品。”
这一点就很符合林静所说的,花了这么多钱,不可能单单用一次就完事了。
这个东西,应该具备长期的硬核价值。
“另外,这颗卫星应该满足不同的实用价值。”
“比如,观测。”
赵博远进一步阐释了卫星的功能。
“比如说,气象卫星。”
“它可以从太空观测云层,根据云层的光谱,预测下雨和晴天。”
“这样一来,就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民众进行各类劳动。”
“下雨时,我们可以收集雨水,及时收衣服,避免雨大造成经济损失。”
“晴天时,我们可以晒谷子、粮食,进行婚姻嫁娶,以及各种适合户外的活动。”
“这有利于农业,也方便人民群众。”
“此外,还有联络卫星,将这个卫星作为一个中转站,进行无线电波的接收与发射……”
随着赵博远提到这一点,许多人陷入了沉思。
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的话,那么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率先出现在我国!
因为,按照赵博远的这个说法,从此电话就不再是有线的。
另外,除了电话,还有许多其他设备也将变成无线的。
通俗来说,这就相当于后世家里安装wifi了。
这其中的价值,不可估量!
“另外还有一种,那就是军事卫星。”
“专门引导我们的坦克、战机,从而一举开启信息化作战时代!”
赵博远说到这里,许多人已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能够想到这一步,就是将卫星价值最大化的发挥了!
而且经过赵博远前面的阐释,大家大致明白了赵博远想用这颗卫星做什么,也理解了应该怎么做。
大的方向和未来,他已经描绘出来。
至于如何具体实现,那就是技术方面的事。
但总的来说,这非常具有可行性!
龙主任激动地说。
“我就知道,找你来开这个会准没错!”
“这确实是极大化发挥火箭发射的价值!”
“但是,要如何保证这个卫星可以长时间运行?”
龙主任问起了技术实现的问题。
赵博远说。
“太阳能。”
太阳能在这个时代还属于未知之物,但在赵博远前世那个时代并不算稀罕。
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路灯……几乎随处可见。
甚至连车辆都有太阳能充电板。
所以说啊,一鲸落,万物生。
从火箭这个项目上能想到卫星。
而卫星很多技术一旦实现,就不仅仅是军工价值,还有经济价值和工业价值。
很多人说,造火箭能够衍生无数产业,这并不是一句虚言。
后世常说的“光伏”产业,实际上也是从这里起步的。
“那我们就好好研究研究,这个‘卫星’应该怎么造吧!”
龙主任高兴地说。
“赵博远,你觉得,卫星应该怎么造?”
“第一颗卫星应该具备哪些功能?”
“第一点,这颗卫星应该能够播放《东方红》!”
赵博远果断地说。
这下,方才那两位建议往火箭装大喇叭和搞面大旗的仁兄,顿时欢呼起来!
“赞成!”
“支持!”
"就该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