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月潭双影成双(终章)
承天殿内,气氛异常凝重,韩玉此时也换上朝服,站在了徐常前面。
如今,他已经是武朝除了皇帝之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人,徐常已经将内阁完全交给了韩玉来管。
所有的官员,也少了许多熟面孔,转而一些未曾见过之人纷纷出现。
自从两年前,以方家为首的大武六族,正式举兵造反后,整个武朝再次陷入了巨大的战乱之中。
比起此前的田保庆叛乱还要凶猛,毕竟六族底蕴远非田保庆可比。
短短数月内,就集合了大军百万,席卷了武朝半壁江山,南蛮星罗交趾等小国,以及白龙关外的北胡势力,也正式发动了对武朝的大举进攻。
给武朝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即便是朝廷早有防备,在一开始依旧被打的很惨。
七省一州三十多府,已经尽数被六族所掌控,方家族长方明天,正式建国为大梁,定都丰州,自凤云山脉为界,和大武朝廷形成了鼎立之势。
李存世将南方的卫军全部调回京城,并没和他们多做争斗。
这是韩玉的计划,原因很简单。
武朝即便军队再强大,同时面对这么多强敌,依旧是捉襟见肘,这场战役显然不能迅速分出胜负。
如果耗下去,迟早要被他们彻底拖垮,所以先将武朝的兵力保住战斗力,将南方让给他们。
六族对南方的控制实在太厉害,而且一旦展开死战,势必会给百姓们带来滔天灾难。
不管怎么说,六族毕竟不是异族,他们即便占领南方称帝,也不会对百姓们怎么样。
凭借着凤云山脉,大梁想北伐武朝迅速取胜,也是绝不可能。
事实情况也正如韩玉所料,方家在掌控南方之后,并没着急北伐,而是安定军民,先稳住再说。
对武朝来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先解决北方胡人的问题。
他们当初就是被李存世赶到北方草原的,这些年来和武朝始终摩擦不断,也是最痛恨李存世之人。
一旦让他们攻破白龙关长驱直入,所过之处,对百姓而言就是一场屠戮。
双方是不可化解的死仇,只要将这些人消灭,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安心收拾他们了。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
承天殿中,谁都没有说话,气氛十分凝重,似乎在等什么,突然一个声音在殿外炸响,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何事?速速说来。”
来人正是叶天长,如今他的伤势虽然还未完全恢复,但在如今这种形势下,他必须要站出来。
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起到稳定军心的效果。
“天长,布勒成功了吗?”
原本闭着双目的李存世,猛的睁开眼睛,甚至激动的站了起来看向他。
“陛下,成功了,布勒已成功上位,当了北胡诸部的首领,特意令人送来书信。”
“哈哈哈,好!快快拿来。”
李存世大为兴奋,也不用王忠动手,迅速走到叶天长跟前接过书信,看了一番后递给韩玉。
韩玉直接大声念了出来。
韩玉从一年多前就开始部署,他认为解决胡族的最好办法,并非是将他们斩尽杀绝,那也根本不现实。
胡奴本身是一个个部落统一而成,他们的纷争比武朝要厉害多了。
只要利用好这一点,扶持一个人坐上汗位,而后给出保证今后双方和平相处,商贸互通往来,化干戈为玉帛就有可能。
最后,李存世挑选了扎莫大汗的第九子布勒,他虽是胡人,却非常喜欢中原文化,并且是坚定的反战派。
一直提倡和武朝保持友好关系,互通往来,正因此,被扎莫大汗所抛弃。
去年北胡草原降了天灾,大雪冰潮冻死牛羊无数,让整个草原上的北胡几乎断绝了生路。
这时,韩玉建议李存世,赠送大量的粮食物资给布勒,让他以此来笼络人心,尽早推翻扎莫大汗的统治成为新的首领。
甚至还给了他许多武器装备,此事乃是韩玉亲口去说,成功让布勒动了心。
于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准备,他成功了,坐上了汗位。
如今提出让大武派出使臣前去洽谈。
“元正,此事恐怕还是要你亲自跑一趟了。”
“好,我马上收拾一番出发。”
这种时候韩玉当仁不让,此行韩玉过去意义重大 。
两个月后,韩玉一行人成功从草原返回,还带回来了一万匹上好的战马。
李存世大为高兴,亲自在宫中为韩玉设宴。
“元正,如今北方已定,朕准备不日御驾亲征,要亲自扫平六族!”
李存世有些兴奋的说着。
“陛下,虽说布勒亲我大武,但往后可不一样,臣已经答应布勒,双方除了商贸互通往来之外,还有文化交流。”
李存世御驾亲征自然是好事,韩玉也认为有这个必要,他现在想的是另外一件事。
“文化交流?”
李存世颇为不解的看着他。
“陛下,还记得我和您说过的,对付这些异族最好的办法, 不是将他们斩尽杀绝,而是将他们同化吗?
就像当初对付星罗那样,让他们那边的人才来大武学习我们的东西,而后回去后大肆传播,并扶持他们登上高位,从内心中彻底认同大武。”
“确有此事,元正,莫非北胡也可以如此做?”
这么一说李存世马上想起来了,可是北胡远非星罗可比,他们曾经可是坐过中原江山的。
韩玉嘴角一勾。
“没什么不可能的,陛下放心,我自有办法,我们与北胡化干戈为玉帛,六族也很快就会知道,与其慢慢等。
不如直接痛快的打过去,而且我安排在南方的那些人,应该也已经等不及了。”
说到这,韩玉嘴角露出一抹微笑,他一直在关注梁朝的情况。
了解清楚后,发现自己似乎有些高看了这些人,又或许是这些年的养尊处优,以及占领南方七省太过顺利。
错误让他们判断了形势,似乎感觉自己已经很强大,武朝是怕了他们,所以才缩回北方。
竟然从去年开始,就迫不及待对百姓们进行了各种剥削,才两年不到的光景,内部就出现了一些要乱的迹象。
韩玉成立的组织,在月三娘再苏功他们的相助下,已经在南方七省飞速壮大起来,只等韩玉一句话,他们就揭竿而起。
到时武朝在发兵南方,就可迅速对梁朝形成合围之势,这些人根本不堪一击。
三个月后,梁朝内部爆发了大规模起义,以月三娘为首的江湖人士,在河东掀起了一股洪流。
在方家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的眼中,所谓的百姓就是供他们取舍的,即便是身为统治者也不将百姓们当人,反而更加变本加厉。
所以这场,高举灭梁归武大旗的起义,迅速就在七省席卷而来。
与此同时,李存世率领武朝十二卫军,二百万大军御驾亲征,势要和梁朝一决雌雄。
此事也在南方彻底传开,梁朝内部率先发生了动乱,这些门阀世家都是绝对的利己主义者。
跟着方家有肉吃,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你们要死了,难道还要我给你们陪葬?
加上李存世御驾亲征的威慑力太大,这些人根本没有和李存世决一死战的勇气。
内外夹击之下,梁朝军队几乎是一触即溃,仅仅用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已经彻底攻陷丰州。
这个建国刚刚两年梁朝,就此彻底覆灭。
对于方家还有那些门阀氏族,李存世毫不留情挥动了他的屠刀,从族谱开始一个个点名开杀。
根据统计,门阀世家被屠戮的人,多达十几万,这些像是吸血鬼一样,形成千年或几百年的的六族,就此彻底化为尘埃。
整个武朝再次迎来统一,彻底完成了中央集权,韩玉正式升任内阁首辅,执掌大武朝堂的一切。
韩玉在武朝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官员们的俸禄连坐制,再到摊丁入亩的土地改革彻底推广。
在武朝的教育方面,更是规定了科举之外的技艺考校,废除了士农工商的阶级划分,废除匠籍,奴籍等将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一切政策。
开放边境贸易,在税收上采取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但是在其缺点上又加以完善。
《大武纪年》记载为“韩元正变法!”
短短五年时间,整个大武迎来了空前盛世,国力达到顶峰。
北胡,南蛮各国纷纷俯首称臣,通过宽松的政策和先进的教育力量,吸引了大批他们的人才来大武学习。
完成课业后又回去自己的国家,大武朝的思想,正在潜移默化的同化这些异族。
天元三十一年,时年76岁的皇帝李存世驾崩于寝宫,庙号太祖。
时任内阁首辅的韩玉,亲自敦促六部完成了国葬,并在韩玉的主持下,二十九岁的储君李景润正式登基为帝,年号“正康”。
正康三年,大武内阁首辅韩玉,被皇帝李景润拜为国师,连他自己也称韩玉为“阁父”,近乎事事听从。
正康十年,已58岁的韩玉,正式宣告开放海贸,大航海时代来临。
同年九月,时任离州巡抚的赵平安奉旨回京,正式进入内阁,韩玉开始对他放权,虽是次辅,行的却是首辅之权。
大武朝也来到了巅峰,史称“天康盛世”。
正康十五年,为大武朝操劳了大半辈子的内阁首辅,大武国师,一代帝师,一字平天王的韩玉,已年过花甲至61岁。
正式辞官回乡,归于小河村。
月潭边上,一身穿青衫,身披蓑衣的老叟正在垂钓,旁边的水桶却是空无一物。
“大爷爷,大爷爷……”
一声稚嫩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叟转头看了一眼,嘴角露出微笑。
只见一衣着华贵,大约六七岁大的小男孩,满脸兴奋的飞奔而来,老远就张开双臂。
老叟一把将其搂入怀中。
“元儿,你怎么来了?又想吃我钓的鱼?”
小男孩揪了一下老叟的胡须,小嘴一撅。
“才不是呢,是父皇和老师他们想吃。”
“阁父。”
“老师。”
两个大约四十出头的中年男子,恭恭敬敬的对韩玉拱手行礼。
“嗯,你们来啦,我这还没钓到鱼呢,你们先回去。”
老叟正是归隐山林的韩玉,而这两人,一个是当今的正康皇帝李景润,另外一人,是当今的首辅赵平安。
“阁父,景润此来是给您一个惊喜,您看那是何人。”
李景润和赵平安神秘一笑,旋即让开了 身子。
他们身后不远处的马车,帘子缓缓被掀开,一位看上去五十来岁,相貌端庄,身穿翠绿花裙的女人缓缓走了下来。
看到对方的第一眼,韩玉就浑身一震,愣在了原地。
脑海中记忆迸发,那是三十多年前,总是嘲笑他钓不到鱼的高冷女子。
“元儿,父皇带你去大爷爷家里玩。”
“不,我要和大爷爷一起钓鱼。”李景润脸色一板,直接上手将孩子强行抱走。
片刻后,此地就剩下了他们两人,小雨绵绵,女子微笑着朝韩玉走来。
每走一步,便念出一句诗。
西风飘飘秋自流,此去西楼,安安遂遂,棉雨春来赴月潭,燕归来时,双影同舟。
诗念完时,身影已达韩玉跟前,就这么抬头看着韩玉,四目相对,皆是没有了往日的青春年华,皆是双目噙泪。
韩玉笑了一声。
“你这只燕子,一走就是三十多年,可叫韩某等的好苦。”
女子浅浅一笑,依偎在韩玉怀中,闭上眼睛轻轻呢喃,两行清泪滑落而下。
“这一次,燕子不会再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