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章大夏王朝的重文轻武
在赵成山当上都头后。他兴致勃勃地领着许嵩与赵铁牛二人前往兵营视察情况。临行前,县令曾许诺会调拨两百名士兵归他们调遣指挥——其中一百人分配给赵成山,另外一百则交由赵铁牛统领。
这一路走来,赵铁牛和许嵩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两人都显得格外兴奋。然而,当他们真正踏入兵营时,眼前所见却令他们瞠目结舌、大失所望!
兵营内弥漫着一股刺鼻难闻的恶臭,仿佛这里已经许久未曾有人打理;而那些本该英姿飒爽、精神抖擞的士兵们此刻却一个个东倒西歪、无精打采,甚至连站都站不直!相比起守城的那帮官兵来,这些士兵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其精气神方面相差甚远,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赵成山看到此景,心中不免有些愤怒。他径直走向那群士兵,大声呵斥道:“你们这副模样,还像个军人吗!”士兵们被吓了一跳,纷纷站直身子,但眼神中仍透露出迷茫。
赵成山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根源入手。他决定先了解士兵们的生活状况和训练情况,再制定相应的整顿计划。
于是,他找来几个老兵,询问他们日常的训练和生活。老兵们苦笑着告诉他,由于长期缺乏管理和监督,士兵们早已养成懒散的习惯,训练也只是应付了事。
赵成山深知,要让这些士兵重新焕发生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召集全体士兵,宣布了一系列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表示将亲自带领他们进行训练。士兵们面面相觑,但在赵成山威严的目光下,他们也只能默默接受。
此时此刻,县令恰好路过此处,目睹了赵成山的一举一动后,无奈地摇了摇头。
紧接着,县令迈步向前,伸手拉住赵成山的臂膀,企图把他往自己这边拖拽一些距离,然而无论怎样使劲儿,始终未能挪动其分毫。
最终,县令索性不再白费力气,直截了当地说道:“赵小哥啊,眼前这些士兵落得如此田地,并不是凭借你一己之力能够扭转乾坤的呀!”
言罢,县令伸手指向天空,继续言道:“此乃先皇旨意所在呐。”听闻此言,赵成山不禁眉头紧蹙,心中暗自思忖道:这不就如同当年的宋朝一般,一味地重视文官而轻视武官么?长此以往,恐怕这个朝代用不了多久便会走向衰败甚至覆灭吧!即便侥幸不灭,他日也定然难逃被他国欺凌的厄运啊!
那些士兵们也听到了这边传来的声音,原本因为某些原因而稍微有些振奋精神的他们,此刻却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再次变得无精打采起来,甚至比之前还要懒散,完全就是一副咸鱼摆烂的模样。
县令看着这些士兵,心中暗自叹息一声,然后对赵成山道:“赵小哥啊,我看你们还是尽快挑选好人手后就离开吧。”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赵成山听了县令的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县令微微皱起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念及你此次失职事出有因,本县特准你前往库房挑选一件趁手的兵器。要知道,你如今身为都头,肩负着维护一方安宁之重任,岂能没有一件与身份相称的兵器?而你手中那柄破旧不堪的斧头,实在难以匹配你现在的地位和职责啊!”他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对那把斧头的不满。
在这些士兵里矮个子里挑高个,挑满了两百人之后,赵成山又跟着县令的下属去了一趟库房,准备取一件兵器。
赵成山在库房中仔细挑选着兵器,他看中了一把锋利的戒刀。
刀身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威力。
“就它了。”
赵成山拿起戒刀,手感沉重而舒适。他挥舞了几下,感觉到一种熟悉的力量涌上心头。
他走出库房,身后跟着一群士兵。他们的脸上虽然还有些迷茫,但已经多了几分坚定。
赵成山看着他们,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从今天起,我们要让这支军队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士兵们齐声响应,声音回荡在兵营上空。
三人回到县令这里。
县令看着眼前的赵成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当他注意到赵成山挑选的武器竟然是一把戒刀时,不禁微微点头,并开口说道:“没想到你竟有如此眼光!这把戒刀的确是一件不错的兵器,但若能配上一套精妙的刀法,其威力必将更胜一筹。恰巧,我这里正好收藏了一门绝世刀法,相信对你和副都头都会大有裨益。”
说罢,县令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秘籍,小心翼翼地递给赵成山,秘籍看起来年代久远。赵成山接过秘籍,心情激动。他翻开书页,只见上面记载着一套神秘的刀法,招式独特,威力惊人。
这秘籍他们三人都用的上,许嵩的柴刀也是刀嘛,更别提赵铁牛的宝刀了。
赵成山谢过县令,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这套刀法,带领士兵们重振旗鼓。他将秘籍交给许嵩和赵铁牛,三人开始共同研究这套绝世刀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刻苦训练,不断琢磨刀法中的奥妙。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的状态逐渐好转,他们的技艺也日益精进。
终于,在一次与土匪的战斗中,赵成山率领部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以精湛的刀法奋勇杀敌,取得了胜利。
从此以后,赵成山及其所率领的队伍声名鹊起,威震四方,成为了众人敬仰的英雄人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县令大人却接了上级的命令。
没过多久,县令便下达命令,责令赵成山带领着赵铁牛与许嵩一同前往凤鸣镇担任镇长一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三人心中虽有万般不甘,但又不敢轻易违抗官命,只得忍气吞声。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变卖家产,收拾行装,带着赵铁牛的老母刘梅踏上了前往凤鸣镇的路途。一路上,几人沉默寡言,心情沉重,仿佛压着一块千斤巨石。而那股被压抑已久的闷气,也始终萦绕心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