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新起点 新生活
刚进入夏天,老连队就全部搬完了。伴随着建筑的推倒重建,这个军区退出了历史舞台,转业离队也迫在眉睫,几个老兵眼泪止都止不住,但是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只有互道珍重。
李宛爸爸最后还是没有选大城市的工作,选择了去隔壁镇上当公务员的,因为只有这个岗位是离他家最近,几个战友都替他抱亏,福利待遇和平台相差的太远,连去过他们家吃饭的旅长见到他还专门问他怎么选了那个小地方,旅长听完他的解释,拍拍他的肩头说:“好吧,父母在不远行,以后你不后悔就行。好好干,以你的能力到哪都行。”
由于他们是最后一批军改转业人员,所以手续什么的都批的特别快,等到深秋的时候,李宛爸爸的档案已经到了地方的单位上了,他就轻装简行的独自去单位报到了。
这个单位是第一次在基层地方设置网点,一切都是从新的,从头开始,所有的人都不看好这个岗位,工资不高,事不少,而且没有成熟的运营经验,一切都是未知数,政府专门征了一大块土地来建设办公用房。他去报到的时候,单位已经初具模型,基本建设也进入了尾声。
办公场所建设非常人性化,地处镇上最繁华的中心地段,靠近主街道,从正门进去,以主干道为基准把整个大院一分为二,路的东侧是办公区,在临近街道的地方盖了三层的办公楼,一楼办公,二楼是会客室、会议室和几间单身宿舍,三楼是一个两个超大的活动室。在办公楼的前面是一个大大的地坪,方便来办理业务的人停车,过了地坪就是一个和地坪差不多大小的空地,被围成了东西两个同样大小的花园,在花园的中间有一个两米的砖石路,从砖石路再走过一个圆门就到了另一处院子,那处院子在西侧盖了一个厕所,东侧就是是半荒的土地,本来这边是准备给工作的人当小菜园的,可是由于工期太紧,许多建筑垃圾就留着荒地里了,还没来得及整理。在主干道的西侧这片区域被院墙隔成了生活区,这块被等分成了两排院子,每个院子里又盖了相邻的两户带院的房子,房子都是一模一样的,三间敞亮的瓦房,还有两间偏房用来当厨房,厨房的对面是个小花池,花池的旁边就已经打好的手压井和下水道,这样的房子一共四套。要出门就得先出自家的小院,再出生活区的院子,再出单位的院门才能到主街上,住起来安逸极了。
等李宛爸爸低调地把妻女接过来的时候,偌大的院子只有他们一家四口。李宛好奇的问:“爸爸,这么大的院子只有我们一家人住吗?”爸爸说:“不是的,还有两个人手续还没办好,现在还没来报到,过几天都会来的。”
李宛妈妈问:“这房子怎么分的?”
李宛爸爸说:“先到先得,随便选,具体那两人什么时候来,带不带家属还不知道呢!”
李宛妈妈一眼看中最里面的一套,绝对安静。所以他们就立马着手打扫卫生,选个好日子就搬进来了。李宛立马爱上了这套房子,每间房子都有一个大窗户,比老家的房子亮堂多了,而且有那么多的院子,探险的地方绝对少不了,还有爸爸说的最重要的一条,她终于可以去上学了!这个地方以后会住进来好多的人,还会有很多小朋友和她一起上学一起玩,她已经开始期待了。
李宛爸爸到独自到单位报到的时候,娘俩在家就已经畅想过以后安稳的日子了,宛宛可以上学,夫妻可以团聚,可是眼见着9月小学都开始报名了,可爸爸却迟迟没有来接她们,她们不免都着急起来,等爸爸回老家接她们娘俩的时候就专门解释了,一个是单位新成立,万事待兴,千头万绪的实在是忙,要办理各种繁琐的手续,再加上单位房屋还没有完工,搬家的计划一直在往后推,第二个就是宛宛的学籍问题。由于他们的户口落到镇上的时候已经9月中旬了, 一年级的新生报名工作早已结束,后来在各方关系的协调下,宛宛的学籍才正式落在了这个叫泗镇的小学。
一家四口正式进入了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