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信息大一统理念中的世界观(上)
dh-33大三角星座,星明联邦全境运营管理中心。
在群星闪烁的的黑暗太空之中,三颗无比巨大的恒星以一种违反着科学常理的姿态构成了一个醒目的正三角形,这三颗稳定的三体恒星已经熊熊燃烧了几百亿年之久。
在最开始还在行星的襁褓中蹒跚学步的星明祖先眼中,这几颗巨大的超级恒星就已经是一道独特的景观;而现在,星明联邦运行执政官的金枝三角徽记也与这个星座的存在有相当的关系。
从外观上来看,这几颗恒星与f型主序星类似,最外层温度为七千度左右,主色调为黄白色,不过它们的直径却有十分之一光年光年之巨,与普通恒星不同的是,它们的能量来源不只是核聚变,更主要的是它们核心位置的黑洞。
黑洞这种天体也算是常见,也不难理解。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大质量,超大质量甚至星系中心密集的恒星群在核聚变燃料逐渐燃烧殆尽,核心中出现铁元素的时候,聚变产生的辐射压力不再足矣抵抗恒星外层物质的挤压而坍缩形成的,白矮星和中子星还有夸克星都是以类似的方式形成的,但是黑洞却坍缩的更加猛烈彻底,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就连夸克也会被“压碎”,这样所诞生的,就是一个密度极其巨大的特殊天体——黑洞。
黑洞由于其无比巨大的密度,会对它周围的时空造成非常强烈的扭曲,在黑洞的中心,时空曲率将变得无穷大,一切的已知法则都会在那里面失效。
对于黑洞,最初的天文科学家对此一直存在疑问,如果黑洞真的可以源源不断的吞噬宇宙中的物质,那么这样是否在违反熵增定理?
答案是:不。
在黑洞附近,在强引力和超高温的联合催化之下,蜷缩于量子尺度的十维空间轴偶尔会展开至轻子尺度,而被证明只能存在于十维空间中的“虚”存在会在宏观尺度中迅速转变为一对虚粒子,反的粒子将会被黑洞吞噬,而正的粒子则在这个过程中带走黑洞的能量和一部分信息,在这个效应的作用之下,黑洞虽然可以吞噬接近事件视界的一切事物,但是它并不能百分之百吞下这周围的一切——它也会蒸发并消失。
一般的黑洞周围还是相对“干净”的,极超新星爆发所产生的等离子态冲击波将扫荡周围数光年的范围,将一切吹走碾碎;不过,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和宇宙边缘才能看到的类星体附近,黑洞可以凭借其庞大的质量捕获相当大范围内的物质从而沿黄道面形成广阔的吸积盘。类星体之所以明亮,就是吸积盘的中心的物质被不断吸入从而猛烈爆发出的辐射“点亮”的。
然而,对于这三颗超级恒星的存在,现在联邦的整体物理模型都还无法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恒星会出现,而不是形成一个黑洞与与之对应的吸积盘——在某种程度上,这不符合现有的物理法则,但是在铁一般的现实面前,任何理论都只能在能够解释现实之前对现实让步。
或许,来自世界诞生的太初力量使得这个宇宙存在着某些并不用均匀的节点。
毫无疑问dh-33大三角星座的三星系统中的黑洞,是一种奇怪的类型,同时,厚重的恒星结构也使得联邦最强大的船只也很难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探知其内部结构。
由于理论上的特殊结构分层,即使是被色核力装甲所包裹的超级战舰也无法抵达它的核心,根据目前所能得到的结果,在这些星体的理论黑洞核心范围外侧,事件视界的临界范围,或许可能分布着一层相对来说规模相当大的虚空间——
这部分空间与周围的正常空间在巨大的曲率之下缓慢湮灭,从而直接爆发出真空零点能。真空零点能在纯粹的真空中可以直接烧出“空间破洞”而实现伪超光速前行,这些来自空间本身的世界力量或许可以解释这些恒星为何拥有如此长久的寿命——实体物质聚变不能坚持的如此长久,而这相对而言仍然微弱的真空零点能或许又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衰变——在重新变回轻子的过程中穿越了希格斯场,这才为这些恒星赋予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和燃烧至今亘古不灭的力量。
在大三角星座的中心,坐落着联邦的最高行政机构,全境运营管理中心。
从外观上看,这个部门的主体建筑是一整颗人造星球,一座星球那样巨大的太空堡垒。星球直径为一万公里,在星球的表面,耸立着数量众多的高台和尖塔,这座堡垒的信息交互和能量护盾就是借由这些建筑来实现和制造的。
星球地壳是一层厚度超过一公里的色核力装甲层,为了锻造这个超级巨大,超级强大色核力结构体,联邦甚至拉裂了十几颗恒星用于获取足够的强子材料,如果没有引力子重力科技,那么这颗球体内部的重力环境一定会十分滑稽。
在这层装甲之下,也就是一般的行星地幔层,这里是主要的设备所在地,星球整体的引力协调系统,引擎,能量协调系统和绝大部分高保密办公空间都在这一层,同时这里还埋设有联邦功能最强大的资讯计算机主机阵列。
再往下,则是整个堡垒的动力核心,在地核的位置,无数的减速缓冲设备和导能管网被防护材料层层包裹起来,用于约束和利用行星中心那足以称得上巨大的世界重叠湮灭区,在这里,炽白的真空零点能被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为整个星球的运行提供澎湃的动力。
在行星厚重的地层之下,一个被保护到几乎隔离的一套舱房之中,艾森德尔正在编写新的大一统理论普及材料。
在强化插件的影响之下,联邦高层人员的心理只会在不影响工作的时候才会有足够的波动,或者个人的情绪变化太强,超过了插件的安全管理约束阈值,这些人的心情才会剧烈的表现出来,而此刻的艾森德尔显然是正在后者的边缘徘徊。
环境的压抑和闭塞无法影响艾森德尔分毫,繁重的工作也不足以成为影响他的理由,震撼他的,是他面前正在编写的材料。
在信息大一统面前,一切都需要重新解释。
在以往的物理知识中,四大基本力,统一场理论,热运动,熵增熵减,各种元素和材料,都需要重新定义。
在历史中,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最早是从“宏观元素”开始的。在星球上,万事万物是由金(所有的金属)、水(云,雨,河,湖以及海洋等)、火(太阳,星辰,火焰,闪电等)和土(所有的月亮,土壤和岩石),这样的世界观现在看来并不科学,甚至有点文学作品中魔法的味道,但是结果是很明显的,这样简单粗暴的归类并不能自洽的解释世间万物,并且随着祖先们对世界的不断开发,很多不符合这种“泛元素说”的现象也在不断出现,因此这种说法最终被废止了。
第二种对世间万物的解释办法是小球所组成的分子、原子模型。在这个新的理论体系之中,物质仍然存在元素概念,但是这时的元素已经被拆解为以质子数量为基准来划分种类,比起之前的“泛元素说”,这样的分类更加科学,可以量化,可以制订标准,这样的观念使得当时出现了一个直到现在都会在历史中被有意提及的繁荣年代。
不过接下来,甚至直到不久之前,对于微观世界的观察被卡死在第三层理论体系之中,在之前的第二种理论体系里面,原子的模型与行星系类似,原子核在中心位置充当恒星的角色,而电子则是在外侧充当行星,这是这些微小的“行星”的运行轨道相较于宏观的喻体来说要离恒星更加遥远就是了。
然而并非如此:在大型对撞机的超高能碰撞之中,原子破碎所展现出的现象揭示原子结构远远不止质子中子电子那么简单,在它的内部还存在介子和轻子等更加微小神秘的结构,然而,问题从这里开始严重起来:对微观粒子无法进行精确观察和操作了。
观察者效应在影响着一切。
强行的细微观察表明,从强子尺度开始,这些微小的结构看起来就像是处于极度压缩、高度振动的细“弦”,不过从这个时候开始,观察将会对观测对象造成明显的影响,不确定性原理使得联邦科技只能另寻它法,对于微观世界,则止步于利用宏观手段进行干涉了。
而对于规律,联邦科学观对于宇宙规律的看法除了一段小小的狂妄之外,绝大部分时候都相当的“逆来顺受”。
“宇宙规律是自宇宙诞生之日便奠定的运行基础,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去撼动这些太初砖块一分一毫。”在那短暂的狂妄期中,联邦当时认为特大数量光子纠缠效应可以实现超光速的信息传递从而打破了光速壁垒的限制,因而在那一段时间中联邦人将自己视为神明,对任何自然规律都不屑一顾,换而言之,那也是一个疯狂作死的年代。
然而后续的发展则是狠狠的给了这些狂妄的家伙当头一棒:光子纠缠在三维中看来的确是超光速,不过它的本质则与高维性质跃迁的基本原理一样。当处于纠缠态的光子被拆分之后,这一对光子是有一种“重组”的趋势的,但是在外部手段的压制之下,它们并不能真正做到重组,不过这里要注意,即使目标无法达成,但是趋势还在。
在第五到第九的某一个维度中,相互纠缠的光子会对这个维度施加一种类似于拉力的存在,从而使得处于纠缠态的光子会在高维之中被相互拉近,巧合的是,这种相互的“拉力”会随着两光子的互相远离而增强,当这种趋势力被空间原本的回弹性平衡之后,两光子之间恰巧会处于一个固定的距离值,这个距离值在光速传讯所允许的延迟之内。
即使是直接并入现在所存在的全部模型结构,与之有关的全部解释和最终定论也都存在牵强之处——甚至如果不负责任得去推断,这些内容看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像是研究者与客观理论达成了某种彼此之间的妥协。
不过现在,这些贴近于实际应用学理论,可以说历经时间考验,看起来算是完全站得住脚,可以被认为是真理的规律,却要被推翻重组了——至少需要改头换面重新解释了。
在联邦的数据库录入中心里,艾森德尔正躺在一个胶囊形状的封闭舱室之中,在进入深度睡眠之后,大脑的底层演算处理能力可以被更大程度的激活,从而实现极高的交互效率,不过现在开来,艾森德尔在梦里几乎是要被新材料的编写憋得抓耳挠腮面红耳赤了。
“我……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那么多亿年前的那帮疯子到底是怎么鼓捣出这一套规律的……”在意识控制的虚拟环境中,艾森德尔面对着自己面前疯狂刷新的各种运算结果和模型模拟运作几乎无可奈何。
在十几亿年之前信息大一统理论刚刚成形的时候,参与这个理论的那一代科学家早已去世,但是他们却将这一套理论编组的几乎完全自洽,目前所出现的问题是部分解释的缺失,而艾森德尔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缺失的项目补上。
对于物理规律和世间法则,现在的数学模型以及波动–映射影响联合方程已经可以做出解释。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它们是宇宙本底信息在创世大爆炸时期就形成的固有“映射”,每一种规律,就是一种独特的映射关系,就像数学体系中的函数一样,而有些规律浅显易懂容易利用,它们看起来就像处于表层——
例如低速力学,对物体施加一个力,就能使物体产生相应的移动或者移动趋势,前者即是自变量,后者则为因变量,而映射关系则在其中起到转换作用。而深层的规律,比如高维空间的宏观展开,世界碎块湮灭的原理等等,要是想利用这些映射,那么需要的自变量可能并不会有本质的变化,但是使用难度则会提升十几甚至几十个数量级,这样严苛的发生条件,自然发现和利用的难度就要高得多,被称之为“深层规律”也就无可非议了。
现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万事万物的性质定义更迭,怎么用信息大一统来解释物质?又如何解释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依附于物质的意识和灵魂灵魂的定义究竟如何它们之间差距究竟在哪
艾森德尔目前有两个猜测,都不违反已知的信息大一统规律,但是,这两种猜测的实际模型,可能是天差地别:
第一种猜测,是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一种微小的,与目前的量子地位类似的,绝对不可再分的信息元来组成万物,然后在信息元聚拢,凝固的一系列变化中,体现出宏观的性质,就像原子,它们本身的几种主要组成物都是互通的,但是在按照不同的方式堆叠组合之后,所形成的原子之间所能体现的物质性却千差万别,这种猜测就是将以往的老经验再推广一下便是。
然而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基础信息元如果作为一种固定存在,并且是由它来组成一切,那么包括宇宙,晶能甚至其他可能存在的所有信息稳定态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不连续。
以一种固定存在的基础信息元来构成万物,在这些过程中,它是如何逐渐从晶能那种状态改变为普通的物质态,这其中到底会出现什么变化,会因为什么因素导致这些暂且不说,生物方面的分化和基因表达可以被用来举例,但是!
万事万物的最初来源,都是宇宙之外那片理论中的无尽之海,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那甚至连“描述”这个概念都不存在的地方诞生,从这里的诞生之物有无数种可能,然而他们却会以一种同样的基础结构构成,同样存在不连续的特性?这看起来与信息大一统的前论相矛盾。
第二种猜想则是,物体本身就是一团信息,无论何种,都以一种自洽的方式组合而存在,与之前不同的是,物质的一切性质,本身就是它信息的体现,例如一个铁块,它的硬度,质量,体积,颜色等一切性质,就是组成物体的信息体现——某些属性映射在出现之初便已经确立,智慧生物是去利用它们。
或者说,构成物质的信息聚合体最终稳定之后,它所最终保留下来的信息表述条目塑造了目前所认识的物质性质。
“……但是,无论哪种模型,都很难完全恰当的解释一切啊……甚至这其中主观与客观之间就已经有了极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