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典藏华夏:我要对话所有历史人物 > 第28章 大明国魂,一代千古明君

第28章 大明国魂,一代千古明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朱元璋出身微寒,这份来自民间的深刻体验让他对百姓的苦难感同身受,同时也让他更加清晰地洞察到民众内心的期盼。

    在他统治的漫长岁月里,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相较于前朝,他们得以享受到更多的安宁与舒适。

    但,这并不能掩盖朱元璋在治理国家时采用的一些严厉手段。

    他对于功臣的杀戮,并非空穴来风,这一事实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尽管有人为他的行为辩护,但质疑和不满之声同样存在。

    屏幕上的苏宁,以沉稳有力的言辞继续述说:“太祖皇帝在位长达三十一年,他发起了声势浩大的肃贪行动,约有二十万的贪官污吏因此受到严惩。

    其中,胡蓝两案牵连甚广,数万之众因此丧命,这其中甚至不乏大明王朝的开国功勋。

    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样的行动中也难免存在冤假错案。”

    随着苏宁的讲述,朱元璋的眼神再次变得锐利,似乎准备对这段历史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苏宁却话锋一转,他继续道:“尽管如此,对于当时的官吏而言,明太祖可能被视为一位严苛的君主。

    但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明太祖无疑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的治理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与繁荣。”

    大明国魂,一代千古明君的称号,这是苏宁的坚定观点。

    这词语的分量极重,然而,在他看来,朱元璋无疑配得上这份赞誉。

    然而,直播间的观众对此却反响激烈,纷纷质疑这一称号的合理性。

    他们认为,“明”字代表的不仅仅是权势,更是对圣贤品质的极致追求。

    这不仅需要超凡的才智,更需要品德的高尚与完美。

    而明太祖朱元璋,虽然恢复了华夏衣冠,重塑了汉人的威仪,但其执政期间的杀戮之重,亦是前无古人。

    解缙曾撰写万言书规劝太祖:“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这其中的深意,正是对太祖当年暴政的警示。

    因此,如何能让这位历史上的皇帝担起“千古明君”这一称号呢?

    网友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大明国魂,是那些千古明君所铸就的辉煌!即便太祖朱元璋有再多的贡献,但如此残暴的统治,岂能配得上这样的赞誉?苏宁是否过于偏激?”

    “就连一统六国的始皇嬴政,也只得了一句‘万古祖龙’,而非‘万古明君’。

    那么,朱重八又凭何被称为明君呢?”

    “朱重八滥杀功臣,其手段之残忍,如何能与明君的称号相提并论?”

    “血腥嗜杀、大兴冤狱、目不识丁,若是朱元璋都能被称为千古明君,那其他皇帝岂不是都成了万古明君?”

    网友们的反应如此激烈,也不难理解。

    长期以来,朱元璋身上被贴上了诸多负面标签:狭隘变态、血腥嗜杀、昏庸残暴、大兴冤狱、屠戮功臣、目不识丁、嫉妒文人……这些标签不仅影响了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在不少文学和现代影视作品中被塑造为忘恩负义、刻薄寡情、草菅人命的暴君形象。

    然而,历史总是多面的,我们或许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位历史上的皇帝。

    自然,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接受将千古明君的赞誉赋予这样一位君王。

    苏宁对此心知肚明。

    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加之相关的文化影视作品,无疑对观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这其中,文人的声讨和满清的涂改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诚然,朱元璋在历史中虽有瑕疵,但他依然当得起“千古明君”这一崇高的称号。

    苏宁深知,在这有限的时光里,他可能无法说服所有的观众,但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是他们必须直面的历史。

    在历史研究院的会议室中,苏宁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陆老爷子听后,胸口起伏不定,呼吸略显急促。

    而那些热爱大明的历史爱好者们,更是紧握双拳,深感明朝被误解之深。

    满清对此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但作为历史研究者,他们应当秉持公正的态度,不偏不倚地看待每一个朝代。

    明朝却是个例外。虽然他们无法亲眼见证一个朝代的过往,但历史中记载的每一笔,都是他们了解这个朝代最珍贵的资料。

    然而,明朝流传下来的文献却遭到了后人的篡改,尤其是明朝后期的文献,更是被涂改得面目全非。

    如《明实录》、清朝修订的《明史》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篡改。

    但即便历史的真相在一定程度上被遮掩,某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却是无法被改变的,更没有任何人能够只手遮天,掩盖历史的真相。

    民间丰富的文献,诸如笔记、日记、书信等,尽管历经沧桑,依然顽强地存留下来,清朝的种种手段无法将其彻底摧毁。

    这一现象,无疑从侧面揭示了历史中存在的复杂与矛盾。

    而史学家们的任务,便是如同淘金者般,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出真实,排除干扰,力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以明朝为例,常被外界误传为“宦官的天下”。

    然而,据野史记载,明朝宦官虽众,但实际数量仅万余,与“十万余众”之说相去甚远。

    明朝宦官相较于历代确实数量较多,且不乏乱政之例,但东厂太监机构在情报收集和监控方面的作用,对于平衡朝廷官员、防止大臣结党营私,起到了积极的维护作用。

    与史料中滥杀无辜、害死忠臣良将的描绘相去甚远。

    再谈海禁政策,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将明朝的闭关锁国与国家的后退联系起来,并将责任归咎于朱元璋。

    明朝实行海禁的初衷,实为应对海上余党的频繁活动、海盗与走私的猖獗以及倭寇的侵扰。

    真正的闭关锁国,导致华夏文明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世界,其罪魁祸首实为清朝。此类历史的篡改与误解不胜枚举,就连明太祖朱元璋也未能幸免。

    他常被文人污蔑为残忍嗜血、屠杀功臣的暴君,甚至有人声称他杀光了所有的开国功臣。然而,历史真相并非如此。

    徐达、汤和等名将,以及常遇春之子常茂,他们皆以忠诚与智勇著称,终得善终。

    在元末的混乱时期,各方势力纷争,然而朱元璋在众多领袖中独树一帜,他极力倡导并践行不得杀降、不得滥杀平民的准则,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他对战争与人性的深刻洞察,也彰显了他作为领导者的仁德与远见。

    在满清编纂的《明史》中,对朱元璋的描绘却显得有失偏颇,将他的形象进行了矮化,甚至是刻意的丑化。

    谈及诛杀功臣之事,朱元璋的确采取了这样的行动。但那些被诛杀的功臣,是否真正无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诚然,朱元璋的某些做法过于激烈,超出了必要的限度,从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然而,我们同样不能否认,朱元璋的铁腕政策确实塑造了一支廉洁高效的官员队伍,这无疑是他作为明君的明智之举。

    面对外界铺天盖地的质疑,众多明史爱好者纷纷站出来为朱元璋辩护。

    他们指出:“难道朱元璋目不识丁吗?你是否曾读过他写的诗,是否见过他的手迹?若朱元璋是文盲,那么我敢断言,华夏绝大多数人恐怕也只能算是文盲了!”

    还有人指出:“朱元璋出身贫寒,深知底层民众在蒙元暴政和贪官污吏、豪强恶霸压迫下的苦难。即便是功臣中有违法乱纪、欺压百姓的行为,朱元璋也绝不会姑息。你怎能说这是残忍嗜杀呢?”

    更有人为朱元璋正名道:“朱元璋对贪腐的零容忍态度,以及他严厉打击腐败的作风,确实引起了部分官僚的不满和文人的污蔑。但满清后来更是将朱元璋的形象不断丑化,那些电视上的描绘你们又怎能轻信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