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被抛弃的公主16
周然继续道:“猎户掐算着时间,官兵离开后才敢带青壮年下山,结果却听闻这噩耗。
看见受辱的家人,都忍不住去县丞闹了起来。
恰逢上级巡视,县丞不敢明抢这些人,只得一人三十板子了事,准备五日后再去村子。
我见县丞此次有所收敛,以为来的是个好官,便准备拿出我父亲科考被换试卷的证据。
谁知还没禀报,就发现他们是一丘之貉,只不过那位更要脸面一些,所以赶忙逃回村子通知村民。
先前上山的人多,为了躲避官兵追查,便大了几分胆子深入山林,大家才发现此地。
经过征兵、挨板子两件事,大家都不再信任这些狗官。
因两次消息都是由我带出,得村民们信任,便让在下做了搬村的决定。
后面还有陆续逃难而来的人,都是没了活路,愿意服从命令的,慢慢才有了如今的城阳寨。”
云九歌对着周然点点头道:“本宫信你。”
这次她自称的是‘本宫’,表明已经将城阳寨纳入三公主的羽翼之下,是对周然的承诺。
周然连忙交出科举舞弊的名单,随后带人跪下,大厅内外不明所以的村民,见军师跪下,也纷纷下跪。
跟着她一起喊道:“多谢主子。”
云九歌收起那份名单道:“不必多礼,既然你们认下了我,此处便改名为云家堡吧。
不日我会命人将大家的身份文书送来。”
众人虽不懂为何是‘云’字,但只要是三公主的产业,叫什么名字又有什么关系呢。
周然俯下身感恩道:“周然,谢过主子。
身份文书实在不敢肖想,一纸契约便已足够。”
为奴为婢者,是没有身份文书的,他们如今不算是土匪流民,便已万分欣喜。
云九歌摇摇头,“我从不亏待为我办事之人,此地行军绝佳,你们都是有本事的,自然要凭本事闯一闯。”
许多孩子还不太懂身份文书代表什么,但年长些的已经泪眼朦胧。
他们有光明正大的身份了,此处也是能够让他们安心的家了。
懂事的文天佑早早就亲笔写下‘云家堡’三字,命人换下了‘城阳寨’。
英国公嫡子的亲笔,不止写得好,还对地方官员有一定的威慑作用。
待傍晚,被砍晕的村民们醒来就发现自己有‘编制’了。
在众人谈话时,程乐游被巨大风车形状的水车吸引,现下都还在水车下面连连称奇,恨不得摸上两把。
周然安抚好村民,见他好奇得紧便前来为他一一解释,其作工和原理。
原本是方便老幼们干活的物件,放在从京城来的世家子弟眼中,就变得神奇起来。
从小跟祖父泡在工部的程乐游忍不住道:“难怪都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工部那些人,没吃过苦头,哪能想到这些利国利民的好东西。”
此话一出,惹得另三位世家公子连连失笑。
不愧是工部尚书的亲孙子,质朴单纯得很。
见到这些东西竟忘乎所以,当着公主的面就敢编排朝廷命官。
云九歌并不阻拦,见他对这些东西颇有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理论知识。
指着后海停泊的小船道:“程乐游,你可有信心将这些船改造一番?”
程乐游闻言大喜,公主终于派差事给他了,这就是他将功赎罪的机会!
连声答应道:“没问题!公小姐放心,看您需要多大。
能承载五十到一百人,还是一百到两百的船,包坚固耐用。
不用五日,臣定能完成。”
云九歌道:“不用载人,只要行得够远,能完整回来便可。”
程乐游懵了,船不载人游这么远干嘛。
忐忑询问道:“不知公主有何用处,需要多少呢。”
云九歌默了默漓洲的人马,看向周遭的木材,只道:“有备无患,多多益善。”
当晚,云九歌便带着罗统领前去通往漓洲的隧道。
周然拿着地图对两人道:“我也是以防万一,不过这隧道也挖了过半。
按照现在的速度,只需要半月。”
云九歌摇摇头:“不够,二丫说除了我们,山里已经出现从漓洲逃难的人了。”
几人闻言都心底一突,蛮夷今年来得这么早?
云九歌将地图交给罗统领,问道:“如若加上亲卫,保存体力的情况下,最快需要多久?”
罗统领接过地图仔细研究,将洞内的泥土分析了一番,才谨慎道:“三百亲卫全力以赴,大概需要五日。”
算算日子,他们原计划到漓洲的时间正是五日后。
云九歌吩咐道:“众亲卫这五日便在山洞中练习剑法,顺便往漓洲行进。”
周然愕然……
是她想的那样吗,挖山洞的同时还要练习剑法?
这位明珠公主是会使唤人的。
罗统领不赞成道:“此行危险,公主不可独自上路。”
云九歌摇头:“若蛮夷来犯,朝廷还未收到消息,此时的兵力定然不够。
就算加上如今这三百人也无济于事,本宫先行可稳定军心。
你们早日将道路开辟出来,才可将城内的百姓转移,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见罗统领还在犹豫,云九歌道:“本宫心意已决,百姓的安危大于一切。”
罗统领看着眼前的隧道,想到无辜的漓洲百姓,或许真如公主所言,他们会有一线生机,才勉强同意。
兵分五路。
罗统领带领三百亲卫继续挖山洞;
英国公府文天佑带领老弱病残下山办理身份文书。
意外的是,不少妇人在得知挖洞是为了转移漓洲百姓时,都决定留下为亲卫们做饭、洗衣。
都是贫苦出身,对同命人有着非凡的同理心。
工部出身的程乐游带着山寨里的工匠们造船;
忠勇侯本就握有军权,金承悦自幼习武且与不少将士相熟,便负责去附近州郡寻求兵力;
大理寺卿侄子许君言则跟随云九歌赶往漓城维持秩序。
下山之后,雍州城内热闹无比。
城内一派祥和,贩夫走卒生意很好,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茶肆也坐满了人。
不少大包小包,服饰较为粗糙的人在侃侃而谈。
“看着吧,漓洲没两天又要打起来了。”
旁边不少本城人都围拢过来,好奇问道:“兄弟是刚逃过来的吧,那边咋样了。”
一汉子拍了拍自个儿结实的包裹冷声哼道:“逃啥逃啊,爷就是慢悠悠走来的。”
说着还端茶不屑道:“我可不是那些傻子,渔村那边都乱起来了,城里的人还过着自个儿的日子,守着家业不愿走呢。
等那些蛮夷真打过来,守这么多钱财还不是为别人守的,一不小心反而还丢了性命。”
另一书生模样,看着似本地人,摇头晃脑赞赏道:“这位好汉所言甚是,正所谓钱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反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