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华夏古代经济史(四)
【说完了农业,我们也来说一说“小农经济”中的另一重磅嘉宾——手工业。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进行的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明朝
“小规模?是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呢?”朱棣开始思考起不同时间节点对于规模大小的理解。
要知道,在他看来,大明的一些行业,规模实在是算不上小了。
朱高炽:“这是教给后世人的,肯定会按照他们的角度来看吧!”
朱棣点点头,脑海里浮现起之前看到的那些机器造物。的确,在那样的规模之下,大明只能说是不值一提了。
【我们之前提到了男耕女织,这里的“女织”就是我们说的纺织业。
但是这里的“纺织”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丝织业,一种是棉纺业。】
棉纺业?那到底是个啥东西啊?
那些从来都没见过棉花的老百姓们一个个都开始犯嘀咕起来。
“这莫不是新的作物?”
“我看这像是新的织布方法!”
众人议论纷纷,谁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而这种未知感不由让百姓们对这个棉纺业越发地好奇了。
【丝织业由来已久,最开始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逐渐发展起来。
等到了汉武帝时期,有了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丝绸之路,于是我们开始被称作称作“丝国”。】
秦朝
嬴政不开心,为什么没有提秦国?
就因为他们没有吗?
汉朝
刘彻嘴角疯狂上扬!哎嘿!他那位还没回来的博望侯太给他争气了!
哎呀,也不知道派出去接应的人到哪里了,有没有和张骞接上头!
【等到了唐朝时期,又出现了缂丝技术。这种工艺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隋唐,繁盛于宋代,是华夏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
缂丝是一种用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
这种“通经断纬”的织法,是国内丝织品独有的制造技艺,因为缂丝的工艺较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往往要消耗很多财力物力,所以也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自宋元以来,缂丝就成为了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常常用来织造帝后的服饰、或是名人的书画。】
宋朝
一名官员感慨地说道:“缂丝这种工艺非常适合用于摹缂名家书画,其效果简直远超原作!”
旁边的另一名官员随声附和道:“是啊,只可惜制作过程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要想得到一件成品可得等上好长一段时间呢!”
两人两人不约而同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惋惜之色,但他们的语气中却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炫耀。
仿佛这昂贵的缂丝,于他们而言只是普通物件一般。
【而到了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的江南地区成为了着名的丝织业中心。
在鸦片战争以前,华夏的大量手工业品行销于海内外,其中的丝绸便是重量级产品。】
“确实如此啊,丝绸依旧是绝对的硬通货呢!”常年在外经商的人感慨地说道。
丝绸这玩意无论是在大宋还是外邦人那里,都是备受青睐的。
有人附和道:“是呢,别说什么明清了,即使是现在,到了外面除了瓷器就数丝绸最受欢迎啦!”
【而棉纺织业,听这个名字也知道,这个原料是棉花。
这个棉花是在宋末元初时期,由西域传进来的。】
“棉花?把这个记下来!”
布坊的老板们赶紧叫人把这朵小花给画下来,万一就被他们给找到呢!
而统治者们……他们不用动嘴,就有人画呢!
正在盼着张骞回来的刘彻眼神都直了,外面的好东西怎么就那么多啊!
想要!想要!
要不是怕没人领着,商队拿着地图也会迷路,他就不等张骞回来了!
反正他买的那些书里就有地图!
【所以棉纺织技术起步较于丝织业晚一些,但也在稳步发展。
到了元代,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所以在元明时期,她的家乡松江一跃成为了棉纺织业中心,历几百年久而不衰。
18世纪乃至19世纪,淞江布远销欧美,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甚至被称作“衣被天下”……】
“呀!黄婆婆!那天幕说的是您吧!”黄道婆猛地抬起头向上望去,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情。
元代、松江、纺车……真的是她!
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片天幕,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样一个平凡的女子,竟然也能被后人铭记和传颂。
天幕已经提起了她的过往,后人知道她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的前半生,知道她不断改进棉纺工具的后半生。
听到她去世时,乌泥泾人为她立先棉祠以祭祀的时候,民间甚至还流传歌颂她的民谣时,顿时百感交集。
她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只是默任由泪水模糊了双眼。
【到了明朝,棉布逐渐普及,取代了以前的丝麻,在明朝中后期成为了民众的主要衣料。】
“棉衣比麻衣要暖和一些!”
明朝时期比较冷,所以更暖和的棉布的确更受欢迎。
更何况,现在棉衣的价格已经降下来了,棉布衣裳走进寻常百姓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了!
【除了纺织业之外,我们还很熟悉一类手工业,那就是陶瓷。
同样的,陶瓷也是分为陶器和瓷器的,但是陶器不是我们华夏首创的,所以这里就不讲了,我们直接来说一说瓷器吧!】
秦朝
“瓷器?”又是大秦没有的东西!
墨家人忽视背后的视线,默默的记着笔记,这东西没什么用,不必理会陛下。
再说了,陛下现在就是陷入了“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的情绪之中,等他清醒之后,就不会再提了!
毕竟那些农具才是排在首位的重要东西!
【东汉晚期产生了青瓷,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白瓷。
到了隋唐时期,制瓷业就已经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
到了宋代,景德镇就成为了着名的瓷都,此时还出现了定、汝、钧、哥、官五大名窑。】
宋人骄傲极了,心中充满自豪之情。
且不提其他方面,单就瓷器而言,他们大宋即便只是普通的民间瓷窑,所产出的瓷器也堪称精美绝伦、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