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视频穿越时空后,我粉丝破亿! > 第152章 华夏古代经济史(一)

第152章 华夏古代经济史(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新的一天开始了,李世民与众人围坐在一起,心情激动地期待着今天的天幕放映。

    眼前突兀出现的屏幕让李世民一愣,他惊讶地意识到,原来讲解知识的视频竟然是可以由人自由选择的!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李世民滑动了几下屏幕,试图找到一个他需要的视频。然而每个视频似乎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他只能选择了一个新出现的视频。

    哎!希望是他需要的视频吧!

    【hello,大家好,这里是姜姜!

    在之前关于明朝的直播中,有几位朋友对于华夏古代经济非常感兴趣,所以姜姜也想要做一期关于古代经济的视频。

    但是在这一方面的大佬真的很多,所以姜姜就讨一个巧,按照咱们初中时期学习的古代经济史来讲吧!】

    经济!李世民不禁面露喜色,他心中所期望的就是这个啊!

    之前主播给的经济资料,他们已经聚集在一起读过了,总结得相当精妙,但其中部分专业词汇,他们也只能凭借猜测去理解。

    主播讲的话就不一样了,她讲的那些东西本就是比较浅显的,这样也有利于他们了解一些基础的经济常识。

    哎呀,他正在这里烦恼这件事呢,没想到就选到了这一期视频,想什么来什么,不愧是他!

    【说经济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几个概念。

    一是生产力,生产力我们说的小一些,就是张三拿着锄头去种地,他能种出多少粮食就可以简单地看作是他的生产力。

    张三就是一位劳动者,他的锄头就是生产工具,他种的地就是劳动对象。】

    农人们不太能理解里面的一些词语,但经过这样一番对比解释,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我家婆娘织布,那我婆娘就是劳动者,她用的织布机就是工具,织出来的布就是对象,是这个意思吧?\"

    “肯定是啊!这些后人真够奇怪的,连这种事都要专门造一个词儿出来!”

    农人们纷纷议论着,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每天所从事的劳作也可以用这些新鲜的词语来准确地表达。

    【二是生产关系,这个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比如说张三种的这块地是张三的还是国家的?是大家一起种这块地还是张三一家自己种?种出来的粮食是每个参与的人拿的一样多吗?】

    汉朝

    刘彻好奇,国家的?这是什么样的制度?怎么会让农人种的地是国家的呢?

    刘彻此时心中充满了疑惑,为什么农民种的土地会变成国家的呢?

    “农人也肯吗?”霍去病不解的问道。

    刘彻摇了摇头,这也是令他感到困惑的事情。

    毕竟,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如果失去了对土地的掌控权,他们的生计将面临巨大的问题。

    难道是这个制度有什么特殊的规定或者保障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

    唐朝

    李世民:“这说的应该是均田制吧!”

    魏征点点头,“虽然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类似的制度,但是均田制的确符合这样的说法。”

    哎!也不知道均田制是在哪个时期结束的……

    【简单的说完这些问题,我们开始步入正题。

    说起古代经济,那就不得不提古代农业的发展,从远古时期开始,勤劳的华夏先人就已经在黄河与长江流域生活、发展。

    他们一开始只懂得采摘那些天地生养的果子、野菜,狩猎那些野兽食用。】

    “那些人不人、猴不猴的东西是什么?”

    “那怎么可能是人啊!”

    酒楼里、街道上惊呼声伴随着质疑声不停的响起,比起这些丑东西,他们还是更加相信人类是女娲捏出来的,石头变得也行!

    【逐渐的,有些部落开始种植那些粮食,甚至试图将那些或凶猛或温顺的野兽圈养起来。

    他们想让那些在外面出现的动、植物能够在自己圈定的某一个地点生活。

    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的主食就从那些野菜、野果慢慢变成了那些种植出来的粮食,他们也从采集经济发展成了种植经济,还顺便饲养一些家畜。】

    有些学子是弄不明白了,道理他们是懂得,但是……

    这天幕不是要讲经济吗?为什么突然就说起了农业啊?!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干嘛要放在一起讲啊!

    【随着人们经验的慢慢积累,人们也开始慢慢的在改进自己的生产工具,我们这里还是用农民来举例子。

    原始社会人们还在使用木、石、骨质的耒、耜,商周时期的农具已经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农具,虽然使用的不多。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有了一个相当大的突破。】

    嬴政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青铜虽然质地坚韧,但其硬度仍显不足,用作农具实非上策。”

    相较而言,铁农具优势明显,只是铁器数量稀少,不能让所有的农人都配备上。

    更何况,铁器还能够成为武器,这种东西在现阶段还是不能大规模流出!

    想到这里嬴政不禁叹息一声,目光中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知道未来……还怪累的!

    这位乐在其中的皇帝陛下如此想道!

    【铁犁牛耕的出现,简直是跨越式的进步。

    而到了西汉时期,牛耕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甚至出现了更加方便的工具——犁壁和耧车。

    到了唐朝,出现了更加方便的曲辕犁。】

    秦汉时期的农人们一听到这个顿时又来了精神,纷纷议论道:“这个曲辕犁的确比之前的直辕犁要省力很多!”

    曲辕犁在之前的视频中就已经出现过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已经用上了曲辕犁。

    【人们的耕作方式就这样从一开始粗放型的刀耕火种演变为了集约型的精耕细作。

    相应的,人们的灌溉方式也有了改变。

    东汉时期出现了灌溉农田的翻车,而曹魏时期的马钧对翻车又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轻巧便于操作。

    可以说,翻车的发明和改进极大的提高了汲水的效率,对我国的农业灌溉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彻叹气,毕岚这种人怎么说也算是一个人才吧,那个灵帝不重视一下就算了,还将这种东西当作新鲜玩意,看过就抛诸脑后!

    这个倒霉后代……嗯?不对啊!

    这也不是他的后代啊!那是刘发的后代啊!

    啧,不愧是刘发的后代,和他一样没用!

    哼!!!

    【随后,又出现了筒车。因为时代久远,并不知道筒车的具体的发明时间,但是关于它的最早记载见于唐代,宋代以后逐步推广。

    同时,很多朝代都修建了水利设施。

    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都江堰和郑国渠,两汉时期的漕渠、白渠……】

    韩国遗民:“有句话我一定是要说的!郑国渠的制造者是韩国人!”

    不管你们怎么说,秦国就是中了韩国的计谋!区区秦国!

    精神胜利法万岁!

    【而作为一个文明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的技术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华夏古代先后出现了种类众多的农业书籍,比如我们熟知的《泛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

    农家人对这样的结果是欣喜若狂的,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喜悦,这般重视农业就对了!

    农业是什么?那可是国家的根本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