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古今医学(六)
【南北朝还有一位外科名医陈延之。但很可惜,因为战乱的原因他的书籍都失传了,所以我们对这位名医并不了解。
但是他的着作《小品方》,在隋唐时期被太医署明确列为官方医学学校必学的作品,日本的《大宝律令》和《延喜式》也将这本书列为必学教材,而且课时多达300天。
华夏只能从《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医心方》这些医书中窥见极小的一部分,但是都不够系统。
1985年的时候,日本学者在日本尊经阁文库的《图书分类目录》,发现了《小品方》的残卷,经过研究确认是陈延之所撰写的《小品方》第一卷抄本,根据这一发现可以知道《小品方》一共12卷,分科极为详细,对中日两国医学教育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陈延之:“……”
陈母:“我儿莫要忧心,这样,你的书写完让人多多抄录,咱们老陈家下葬都不带陶器和大钱了,就带你的书下去。”
陈延之:“……”倒也不必
陈母不再理会陈延之的拒绝,风风火火的出门去和族长商量,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族长肯定会考虑的。
而且她也有私心,天幕说了后面还有那么多的朝代,朝代的变化肯定是要有战争的,没准哪一天,陈家的血脉就撑不过战乱了。
可若后世人都学自家儿子的书,那不都是自己儿子的学生?就如同那孔圣人一般,哪怕过了千年,只要有人传承,那香火就不会断绝!
大唐
“华夏失传了,日本居然有抄本?”
李世民听到华夏本土没有、但是日本存在的医书,完全平静不下来,“抄本在日本发现,说不定原本也在日本。是日本人没有战乱,还是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听到《小品方》是大唐的官方医书,而后世竟然没能传承下去时,他们就觉得大唐的文化好似断了传承一般,积极地想着办法。
长孙无忌提议道:“把重要书籍传抄民间,也不拘于医书,农商工的书籍家家户户都可以收藏,我就不信这样还能失传!”
传抄的不是重要的儒家典籍,世家贵族也不会阻止这样的行为。
杜如晦也跟着提议:“日后我们就不带金银珠宝陪葬了,多带点典籍吧,这一次咱们不能再让书籍失传了。”
反正陪葬的金银珠宝他根本就用不到,还会引来盗墓贼。
而陪葬书籍的话,一是死后书香陪葬颇具诗人风采,二是书籍陪葬的形式流传减少了墓葬被盗的可能,三是万一日后自己的墓葬还是出现了问题,那被后世考古的时候自己还能顺势出个名。
魏征则朝李世民拱拱手:“陛下,天幕说历史是一个民族的根,那文化也应该有同样的作用。日本抢夺我华夏书籍,就是在抢夺我们的根,其心可诛!”
李世民微微勾起嘴角,“朕知道,朕不会对日本放松警惕,虽然不知日本是哪个小国,但应该是就是唐的附属国,我们继续看天幕,总会找到日本的痕迹。”
【到了现代总有人说些泄气话,说什么中医无用,可一些名医的医学技术,到了现代也有借鉴。
比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这本书中对疟疾的种类和症状有详细记载,大概30多种治疗方剂,其中一种就是青蒿,也就是华夏第一个医学诺贝尔奖的那个青蒿素。
天幕上出现了一位白发男人将手中的奖杯递给了一位年迈的华夏女性,这位女性是首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华夏本土科学家。
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一名科学家的伟大程度,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全世界的疟疾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屠呦呦站在讲台上说:“我报告的题目是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屠呦呦接受采访时,详细地介绍起青蒿素的灵感来源,正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生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注意到了使用青蒿不用煎煮,所以从青蒿中低温萃取出了青蒿素,制成了高效、速效、低毒的新型抗疟药。】
比起老古董们们复杂的想法,百姓们就直接多了,对着天幕拜了一拜,毕竟以他们这种家境,得了疟疾就等着死吧。
即使现在还没有这个青蒿素,但是相信他们的神医也能弄出来,即使没有这位后人制出药高效,但是至少能增加疟疾病人的生存率,这样就算以后家里有人得了这病,也不必等死了!
【陶弘景着作的《本草经集注》总结了汉晋以来的中外药物交流,收录了一些临床很有效的外来药物,比如苏合香,在现代临床用来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被视为中医针灸学之祖,8世纪时日本医学界就以此书为教科书,现在已经有了英文版的《针灸甲乙经》,如今法国针灸界也在用法语翻译此书,国际影响力很大。
你们看,有些人嘴上不认可华夏中医,但是一行动上却从不放弃翻译和学习中医典籍,哪里是不知道中医的好呢? 】
天幕下的古人也是议论纷纷,这外国人可真是不讲究!
“这不就是端碗吃饭撂碗骂娘吗”
“哎,老兄,此言差矣,这说我们的东西不好,一是方便向我们要这些东西,二是让我们后人放弃研究这些东西,既要来了东西,又打击了我们,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别说,能想明白这种事,你也不像是什么正派的人啊!
【不过提起魏晋南北朝,不提一下寒食散总感觉不太礼貌。
如果说帝王喜欢吃丹药追求长生,那王公贵族就是喜欢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说广为流传的寒食散也叫“五石散”。
很多人因为吃寒食散而死,比如竹林七贤,这群人服散、喝酒、谈玄、裸奔、出名,最后死的不能再死。 】
怎么可能?寒食散可是古方啊!
魏晋时期的雅士们可就坐不住了,传说汉武帝就是吃了寒食散才活到七十多的啊!怎么可能有毒呢?
没准是天幕弄错了呢!毕竟已经过去了千年,寒食散的配方很有可能被记载错误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