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我想到你这里来打工
有了许京州的审核指引,加上许京州在工商局同学的帮忙,手续办理的异常顺利。
按照约定,提交以后,一周后可以来取回营业执照!
一切尘埃落定,而时间尚早,沈江流决定先回凤城商店看看,顺便等许京州下班,然后一起吃饭。
一进门,沈江流就看到一个肥胖的身影,正在店里忙活。
“哎吆,这是谁呀!稀客呀!”
赵锐嘻嘻开玩笑道。
“树强,你怎么来了!”
沈江流看着正在帮忙卸货摆货的王树强,也是一愣,旋即又会心一笑。
“那个,江流,我——我闲着没事,过来帮帮忙!”王树强尴尬笑笑。
“拉练的劳累,恢复的怎么样了!”
“挺好的,已经不酸疼了!”
看着王树强一瘸一拐的样子,沈江流就知道,这家伙在逞强。对于不经常锻炼得人,没有三五天,恢复不过来。
“树强,你是不是找我有事!”
“嗯,其实也没什么事——,就是有点小事想问问你!”
“啥事?”
“我想,到你这里来打工!”
“啊——”
沈江流一愣。
“我是很欢迎啊!不过你爸妈能同意?”
“这,就是我爸妈的意见,对了,他们说想请你吃个饭!”
“吃饭也得我请你们吃啊!”叶辰找仓库,也算是欠了王局一个人情,如今虽然答应帮着开导王树强,但这都是顺带的事,沈江流也没付出什么。
所以沈江流打心里,也是想好好的找个机会谢谢树强他爸。
“这样吧树强,明天晚上,我在附近的东风饭店请你跟你的家人吃饭!都来啊!”
今天约了许京州了,沈江流安排明天。
“好,江流我晚上回去跟爸妈说说!”
“树强,你跟我过来一下!”
沈江流忽然想起什么!
带着王树强,来到后面的小仓库。
仓库里,除了堆满的货物,还有一张桌子,一块黑板。桌子上放着的是一些翻的快烂了的教材书。
“树强,你想不想给你爸妈一个惊喜?”
沈江流问道。
“啊——什么惊喜?”
“继续上学!”
“不行不行,我不是那块料!”王树强一听,头摇的拨浪鼓一样!
“我宁愿在这里干活!”
“嗯,你的顾虑我能理解!诚然,你的底子比较差,但是不代表你就不能通过努力,追赶回来!”
“一年不行,两年!”
“两年不行,三年!”
“谁天生就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起山村里的孩子,连读书都是一种奢侈,而我们却轻而易举!为什么不去珍惜并抓住这个机会呢?”
“你肯看我们店里,赵锐你锐哥,辍学两年,如今也开始复读准备高考!”
“刘文青,关月红,赵晓他们三个,一边工作,一边复读!”
“不要担心自己笨,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有韦编三绝,凿壁取光,头悬梁锥刺股,今天就会有王树强奋发图强,考取大学!”
沈江流的话,一句一句撞击到王树强的心窝里。沈江流知道,读书这种事儿,必须得是发自本人内心的愿望,才能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所以沈江流一直都在试图,从心底里影响王树强。
“关于补课的事儿,你也不必担心!赵锐他们可以帮你!你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学!学校那头,谢老师经验丰富,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让你到他的班里上课!”
沈江流想的面面俱到!
“江流,我想想再答复你!”
王树强沉默了一会,回答道。
“树强,你记住,人这一辈子,不会因为做过什么而后悔,而是会因为自己没做什么而后悔!拼尽全力努力了,纵然输了也无悔!”
沈江流说的,自己都起鸡皮疙瘩了!
这是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
这样的话,放在后世,那叫鸡汤,但是放在八十年代,那叫心灵励志的良药!
王树强的手,握紧了,又松开!又握紧,又松开!
“那——江流,晚上我再征求一下我爸妈的意见!”
“这就对了!”
“今天晚上,我带你去一趟谢老师家!”
“好!”
王局长的意见是要征求一下,但是在沈江流看来,征求意见,就是跟道喜差不多。自己的儿子,愿意继续读书,王局估计高兴还来不及,到时候老脸要哭哗啦了!
中午时分,沈江流带着赵锐,去财政局接着许京州,三个人找了个馆子,点了几个菜,边吃边聊。
“江流,你说的没错!”
许京州忽然说道!
“我说啥了许大哥?”
“你说平州虽然民风淳朴,但是思想并不落后,改革开放工作组织的好!”
“奥奥,这个啊——,谢谢许大哥夸奖!虽然这是事实!”沈江流也不谦虚,确实最近一年,平州的经济发展势态良好。
当然,这也离不开苏文峰大哥为代表的,平州市委班子的努力。
沈江流忽然想到,好久没见苏大哥了,估计现在越来越忙了!
“江流,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是要走经商路线吗?”
许京州对于沈江流,一直是看不透。眼前的年轻人,谜一样。唯一可以猜测的依据就是,一边上学,一边开店挣钱。按照这个势头,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富商人!
“许大哥,不瞒你说,其实我也没想好呢!”沈江流坦言。
这个问题,自己曾经也迷茫过。梳理三百六十行,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还是做学术研究,还是教书育人,似乎哪一行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是自己都想要尝试一下的。
“嗯,不着急,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那许大哥你呢?什么时候回去呢?”
“还有几个月吧!这次来地方挂职锻炼,收获很大,老师看了我的研究成果也很满意!”
“嗯,恭喜许大哥啊!这次回去估计就要重用了!”沈江流知道,干部挂职锻炼结束,接着来的就是提拔重用。
尤其是八十年代,新老交替有点青黄不接,所以国家也是加大力度,以用人不疑的魄力,启用了许许多多的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