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民是国,君却不是
随着天色暗淡,在浴室折腾许久的杨岳一头白发有些散乱的走到卧室,原本自己的身边还有亲兵帮自己打理,但现在也只能靠自己一人,但身后的长发整理起来在杨岳手中却并不生疏。
整理完毕的杨岳并没有开始休息,而是借着明亮的灯光开始翻阅手上的书籍,自己不知道眼下这些书籍都描述了些什么,只能拿出李由教会自己的读写笔在一本本书籍的封面进行查看。
很快一本【古代社会制度变迁史】和【现代社会制度基础】两本书得到了杨岳的选择,开始拿起读写笔扫描起书中的内容,听着传入耳中的声音,杨岳一边解析眼前陌生的文字,一边对于书中的内容开始了解起来。
而另一边的秦轲则是选中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因为秦轲认为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从这个国家的历史读起。
相对于两位新人的熬夜苦读,赵林则是早早的就开始休息,但今晚不同的是,在进入深度睡眠以后,赵林的意识便再次来到了虚无空间,并且看到了没有在自己操控下点亮的几颗大星。
原本赵林就对这些大星和张无镝等人所代表的世界经历没有太深的探究欲望,但现在看来,随着这些异界旅客的增加,虚无空间自己就会加快这个进度,而目前看来,对方的意思就是要让自己开始探索。
虽然赵林有些不太情愿,但显然没有好的办法,此刻在睡梦中的自己无比清醒,并且明白来到这里的意思,仔细思考了一下,便选择了代表杨岳那方世界的大星。
深沉的黑暗再次袭来,赵林知道接下来便是杨岳的一些经历,而选择杨岳也是考虑到这位将军肯定是有什么大麻烦的人,赵林也是希望通过对方的经历看能不能帮助对方。
黑色的城池很是残破不堪,一位少年看着周围民众尸体堆积,孩童当街大哭的凄惨景象,双目中满是怒火,一旁有着话语声传来。
“没想到只是一股山贼竟然让汤阴县的守军直接放弃城池逃命,连丝毫的抵抗都没有。”
“哎!现在当兵的哪里有什么底线,不帮那些贼寇一起劫掠我们老百姓就好了。”另一道悲凉的声音传来。
“这可不好说啊!前几日黄锦道那边的劫掠,听说就是定州军干的”
周围的议论之声已经渐渐远去,赵林视野里的画面也开始快进,少年杨岳拜访名师,刻苦读书,练习武艺箭法,凭着过人的天赋和艰苦的决心,很快便就练就了一身不俗的武艺。
几年之后,杨岳应征入伍,带领自己的几十人小队大破数倍于自己的黑虎山山贼,因为表现英勇,成为一名伍长。
又过了几年,因为草原异族称大元帝国,开始南下,家国破碎,杨岳所在的队伍被打散,在自己老家所在的定州投靠了当时的前线将领,但由于意见不合,受到排挤和郁郁离开。
随着画面转动,那位少年杨岳也渐渐成长,开始收敛自己的心性,迎合上官的心意,虽然失去了锋芒,但却获得了进一步升迁的可能。
在杨岳三十八岁这一年,元兵攻破赵国首都,皇宫嫔妃尽遭受地方掳掠,上京城百姓也被元兵屠戮大半。
看着望风而逃的皇帝,在看着满朝大臣拿妻子女儿换来的投降,更有上京城中百姓累累白骨堆满了山野。
此时的杨岳并没有跟随皇帝一起南下过江,而是回到自己的老家定州,这里山多林密,因为遭受元兵的迫害,此地的百姓十分纷纷躲进大山,组建了不少的义军。
因为朝廷失去百姓的信任,杨岳不得不以身犯险,在义军中四处游走,终于组建出一支战力不俗的杨家军。
后续通过盐城大捷和老江奔袭等战役的胜利,杨岳组建的杨家军愈发的壮大,定州的大部分区域也是再次收复。
深知已经有再战之力的杨岳,再次联系了南方的朝廷,而此刻南方朝廷皇帝已换,听到岳飞收复定州的消息,终于给予了杨岳车技将军的职务,并且承认了其征兵的权力。
而对于杨岳提出在长江下游合围元兵的提议,在朝堂上只是得到了小部分人的支持。
在这一段画面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画面,在赵林的视野里,朝堂不缺主战派,但新任的赵国皇帝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苟安派,对方隐藏的很好,扶持了一批说和派支持自己的观点,想要和大元划江而治。
对于杨岳的提议,对方给出的圣旨的意思却是“作为皇帝的我支持你杨岳,但朝堂上的人不支持,长江的守军将领也不支持,所以我也是深感无力。”
接受到皇帝意思的杨岳自然是愤恨异常,亲自冒险过江约见扼守长江天险的将领,而这位将领不明情况,自然和杨岳不欢而散,并且上报给了朝廷,皇帝借此以边军将领不和撤下了对方,并且换上了自己的人。
看到这里的赵林已经替杨岳开始感到悲哀,要不是杨岳无法控制,皇帝恨不得解散这支杨家军和大元和谈吧!
但赵林知道的是最悲哀的则是杨岳心中仍然有着浓厚的“忠君”思想存在,这让杨岳后续的发展也是步步受挫。
第二年三月,随着杨家军的后方威胁越来越大,大元方面不得不放弃长江,开拔大军对定州进行围剿,在面对数十万大元骑兵的情况下,杨岳丝毫不惧,围绕定州的地理优势,开始展开游击战术。
同时杨岳传讯朝廷,想让长江守军开始收复长江以北的失地,但显然在皇帝的心中,在大军的围剿下,杨岳不可能有生存的空间,于是并没有出兵,坐看杨岳被围剿。
在五月下旬,避无可避的杨家军躲到汤阴县中,面对气势汹涌的大元骑兵主力,在看看一城随着自己颠沛流离的老幼,杨岳一夜白发。
但在第二日,杨岳让自己的儿子杨云组成三千人的虎贲军,都是军中的精锐部队,想要借此打开一条逃生通道。
而哀兵退无可退,生死之间爆发出的战斗力出乎于杨岳的预料,而杨岳的长子杨云更是手拿大刀,刀锋所向,人马俱碎,杀的大元骑兵人人胆寒。
看到这一幕的杨岳心中大喜,派出大部队开始增援,趁着元兵士气大跌,竟然击溃了敌人的主力。
这种绝境下的战役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就连一路未曾遇到败绩的大元骑兵也没有想到会如此惨败。
此战过后,杨岳已经开始收复长江以北的失地,同时再次向朝廷上书请求支援,而收到战报的皇帝却没有什么好心情,虽然取得了大胜,但之前自己不出兵的决策也是让民间骂声不断,但迫于压力,皇帝只能给予杨岳兵马大元帅的职务,让其负责收复失地,将大元赶回草原的任务。
收到旨意的杨岳来不及处理自己大儿子杨云的丧事,开始接收各地涌来的流民军队,仿佛一切光明,家国可以再次恢复一统。
但新来监军的各种刁难和朝廷承诺的粮草迟迟不能拨付的事件,杨岳感觉自己最后一丝精力就要被榨干了。
直到杨岳坚持到大军收复失地,眼看就要直捣黄龙,拿下上京城,平原上和大元决一死战的杨岳被对方死死包围,原本应该和自家援军缠斗的大元侧军也不知道为什么参与了这场围剿。
知道自己再一次被放弃的杨岳心中充满了绝望,在亲兵的拼死掩护之下,杨岳带领杨家军杀出重围回到了定州。
虽然这一场事先被对方围剿的战役让杨家军损失惨重,但大元也没有讨得了好处,可谓是两败俱伤,而杨岳也等来了皇帝斥责的旨意,命令他回都城接受责罚。
皇帝的旨意连发七日,自己的友军不去盯着敌军,反而对自己虎视眈眈,这让本就疲惫不堪的杨岳更加心力交瘁。
辩解的旨意再次被驳回,想要再次出兵的旨意也再次被驳回,而此时的杨岳i昂要为这个国家奋力一搏,却发现四周都是掣肘自己的人。
自己军中的监军天天寻找着军中的麻烦,催促自己赶回南方承认错误,旁边的长江守军对自己已经显现出了对待叛军的态度,杨岳这才发现自己就算有心杀敌,也早已无力回天了。
随着杨岳坐在中军大帐的身影孤独的坐着,赵林视野里的画面也随之慢慢消散,赵林知道这就是杨岳穿越前的最后一幕。
看完杨岳的经历,赵林只感觉胸口处有口气堵着,想要一吐为快,却咋么也使不上劲,只能暗自难受。
都说忠君体国,杨岳心里装的是百姓,装的是破碎的河山,但最终还是被“忠君”两个字所限制,但赵林想要告诉杨岳的是,百姓才是这个国家的组成,君王只是私有的个人意志,却不能代表这个国家。
当百姓拥护你的时候,你需要带领百姓走下去,而不是背负着君王一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