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洛阳再现说书人
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洛阳城的青石板上,但似乎难以驱散那笼罩在城中的阴云。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闷,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街道两旁,商贩们依旧叫卖着各自的货物,但声音中少了往日的热情与活力,多了几分忐忑与不安。
行人们匆匆而过,脸上带着忧虑与迷茫,不时交头接耳,议论着最近京城的种种传闻。
皇宫深处,金碧辉煌的宫殿在日光的映照下显得庄严而神秘。
然而,在这宁静的外表下,却暗流涌动。
宫人们低眉顺眼,小心翼翼地行走,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哪位贵人。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一辆马车缓缓驶入了洛阳城。
马车上的标志格外显眼,那是一只狰狞的猛虎,象征着它主人的威严与霸道。
马车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避让,不敢直视。
马车停在了皇宫门前,一位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走了下来。
他便是董卓,此刻的他还未展现出日后的疯狂与残暴,但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已经透露出不容置疑的野心与霸气。
董卓的步伐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向整个洛阳城宣告他的到来。
宫人们见状,连忙上前迎接,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然而,董卓却对这些笑容视而不见,他的目光穿透了宫墙,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与期待——那是对权力的渴望,对掌控一切的渴望。
随着董卓的入城,洛阳城的氛围变得更加紧张而压抑。
人们开始私下里议论,猜测这位权臣的到来将会给京城带来怎样的变故。
而董卓本人,则在这股暗流中稳步前行,一步步迈向那个属于他的时代。
与此同时,洛阳城最大的酒楼之内,一位说书人缓缓上台,手中折扇轻轻一拍:“列位看官,今儿个咱来讲一段传奇故事。就说那半生都在逃亡的晋文公,究竟是如何成为春秋霸主的!
想当年,他本是晋国公子,却遭诬陷,被迫流亡。
这一十九年间,多国对他无理相待,可命运弄人,竟因一个女子的出现,让他在六十一岁高龄坐上了晋国王位。短短五年,便称霸诸国。
话说在那春秋诸国中的晋国,发生了一场离奇之乱。
晋献公因宠爱骊姬,这骊姬想让晋献公废掉太子申生,立自己儿子西岐为晋国储君,还让申生和重耳等公子离开晋国。
晋献公竟同意了,可骊姬为绝后患,十年间步步紧逼申生,申生不堪其害,最终自尽。
这骊姬又将黑手伸向重耳,重耳无奈逃至蒲地,开始了逃亡生涯。
重耳十七岁时,已有五位才能出众的好友,此次逃亡,这五人始终追随。
重耳的不辞而别,让晋献公大怒,加上骊姬陷害,晋献公以为重耳与蒲城勾结,派人讨伐,重耳只得再次逃离,逃到母亲娘家翟国。
不久,晋献公去世,西岐继承王位,骊姬终圆国母梦。
可这西岐上位不久,就被支持申生的大臣刺死在晋献公灵堂之上,骊姬也随后被活活鞭死。
晋国大臣商议,欲迎重耳回国为君,重耳却觉愧对父亲,未接受。
于是大臣们准备接回另一位逃亡在外的公子夷吾,夷吾谋臣认为如此回去难以服众,建议与秦国商议,以晋国部分土地换取秦国支持,并承诺上位后将汾阳封给迎立大臣。
夷吾在秦国和大臣支持下即位,是为晋惠公。
可他即位后并未兑现承诺,大臣们对他极为不满,这不满情绪持续六年。
他怕大臣支持重耳,认为王位受威胁,派人追杀重耳,重耳再度逃亡。
此时,春秋霸主齐桓公因管仲等人离世人才衰减,重耳决定投奔齐国。
他与众人先路过魏国,魏王见他落魄,未予礼待,重耳匆匆离开,一路蹭吃要喝才到齐国。
齐国大不同,未因重耳落魄失礼,齐桓公还把同族少女齐姜嫁他为妻,陪送二十辆马车。重耳就此过上安逸生活。
齐桓公死后,齐国内忧外患,重耳仍无离开之意。
赵帅和胡偃跟随重耳,不愿他就此躺平。
齐姜看出二人心意,劝说重耳回国,重耳不从,齐姜便和赵帅等人将他灌醉,趁醉送他离开。
齐姜留在齐国掩盖此事。
重耳酒醒后大怒,甚至要杀胡偃。
胡偃却说,若能让您成为国君,我情愿去死,重耳这才平息怒气,开始寻求回国支持。
他先到曹国,曹军无礼,竟偷看他洗澡,重耳愤怒离开。
到宋国,宋国以国礼接待,可宋国刚经历败仗,无法支持他回国。
重耳又向郑国寻求合作,郑王不理睬。
他到楚国,楚成王以诸侯礼节招待,问他回国如何报答,重耳答,若刀兵相见,愿退避三舍。
一舍三十里,愿为楚军退让九十里。
楚将子玉认为重耳出言不逊,想让楚成王杀他,楚成王未从,反而欣赏重耳。
几个月后,晋惠公病重,在秦国的晋国之子太子圉不辞而别,秦穆公大怒,准备助重耳回晋国。
因秦晋交界近,重耳在楚成王帮助下到秦国。秦穆公把五个女子嫁给他,其中还有太子圉的老婆。
晋惠公去世,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
秦穆公派军护送重耳回国,晋怀公派人阻截,大臣们听闻重耳回国,无人抵抗,只有几位旧臣反对,结果晋怀公和旧臣全被诱杀,重耳结束十九年逃亡,终于继位,是为晋文公,继位时已六十一岁。
晋文公刚继位便迎回齐姜,秦国的五个老婆也回晋国,居于齐姜之下,几人相处和睦,让晋文公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
次年,周王室内部火并,周襄王战败逃至郑国,发文诸侯求救。
齐桓公当年靠尊王攘夷成为首位霸主,此时谁能护送周天子回京,谁就有称霸资本。
晋文公抢在秦国前,护送周襄王回都城,同年 4 月处决王室反贼。
周襄王感动,送南阳八邑给晋文公,晋国自此挺进中原之地。
自齐桓公死后,楚成王北进中原攻宋国。
晋文公念宋国之恩,援救宋国。
因晋宋不接壤,路程远,晋文公决定攻打楚国小弟曹国和魏国,新仇旧怨一起算。
楚国为救曹、魏,放弃攻宋。
楚将子玉带兵与晋军对峙,晋文公履行退避三舍承诺,最终在城濮开战。
正所谓:兵不厌诈!晋文公深知战场形势变幻莫测,要想取得胜利,必须灵活运用战术策略。
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场看似败退的戏码,以此来迷惑敌人。
只见晋军旗帜低垂,士兵们佯装惊恐逃窜,仿佛不堪一击。
这种逼真的表演成功地吸引了楚军的注意,他们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
然而,这正是晋文公设下的陷阱。当楚军深入追击时,他们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晋军早已布置好的埋伏圈。
四面八方涌出无数的晋军士兵,将楚军困在其中。
此时,晋文公一声令下,晋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他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而楚军则因为猝不及防而陷入混乱。
经过一番激战,晋军最终大获全胜,楚军损失惨重。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城濮大战。
晋文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果敢的决策,成功地击败了强大的楚军,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战后,晋文公声名远扬,各国纷纷对他表示敬畏和钦佩。
他趁机与多国结盟,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为了春秋时期又一位备受瞩目的霸主。
这便是晋文公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