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私人定制
翌日!
何雨柱稍稍晚了一点起来,今儿真没什么事,乐得清闲。
等洗漱完,早饭也放桌上了。
“淮茹,雨水呢,怎么不见人?”
“她一大早出去练车了,用的是那辆旧车。”
秦淮茹知道新车不是给妹妹买的。
“行!”
何雨柱很快吃了早饭,抱了抱女儿,忽的听到了叫喊声。
“秦淮茹。”
翁群芳到了门口。
“在呢,你进屋来吧。”
秦淮茹把人叫了进来,这会来肯定是有事。
“哎!柱子哥。”
翁群芳进屋后,就说:“我是来问问,你们俩要布鞋吗?”
“布鞋,你那儿有?”
秦淮茹会做布鞋,但是做不好,这得要非常好的针脚,即便是村里,也是上了年纪的大妈才会做,还不定能做好。
除了针脚,对手指的要求也很高。
“现在还没有,不过可以定做,两块二毛钱一双,你要吗?”
翁群芳昨晚上跟东旭商量了好久,终于想出了法子,婆婆不交钱,但是能挣钱啊。
何雨柱忙说:“哎!你这是搞私人定制啊!让你婆婆做鞋?”
“柱子哥,你猜得真准。”
翁群芳昨晚上开完大会也琢磨过来了,柱子哥当时那话,是为了让二大爷和三大爷帮东旭的忙。
秦淮茹接话说:“价格很公道,那小孩的鞋子呢?”
她是要给儿女买鞋,之前的鞋子也是外边买的。
“小孩的鞋少一半多,一块钱一双。”
翁群芳说的价格也公道,布鞋的成本低,挣的都是手工活,小孩的鞋,是少了很多针脚,可是包边什么的,也费时。
但这也不是她做鞋,婆婆一天天没事做,只要她能把鞋子卖出去,那就是赚到了。
秦淮茹一听就点头说:“柱子,那你看?”
“定吧!把咱们家的鞋都包了。”
何雨柱又笑着说:“这样,翁群芳,你记一下,我、秦淮茹、我老爹、还有后院的聋老太太。
一大爷、一大妈、雨水,晓义、晓小。
每人先来两双,你算下多少钱。”
他手里的钱真的有点多,也不怕花完,有老爹和一大爷在,这就穷不了。
再说了,这鞋他送出去,回报率极高。
不是翁群芳老口子能比的,就是苦了贾张氏了。
竟然被儿子儿媳妇找到了突破口。
这没准啊,往后能创立老北京布鞋的品牌?
“柱子哥,你要这么多双鞋啊。”
翁群芳大喜过望,原本想着能卖个一两双就好了,再去找别家,反正不能让婆婆闲着。
“这才刚开始,让你婆婆好好做鞋,往后啊,我家的鞋,让你家包了。
尤其是家里孩子,长得快,鞋子换得勤。
我家的鞋没做完之前,你先别接其它的定制。”
何雨柱忽然灵机一动,又说:“翁群芳,你和东旭别老找你婆婆闹,她这么大岁数了不容易,就是贪吃了点。
现在她能做鞋子挣钱帮衬到你家,就别太苛刻她,都不容易。”
他这话说的,一是担心门帘外有人偷听,二也是站在大义上边,让别人无话可说。
即便啥作用也没有,但说两句话也累不着人。
再说了,他一直走的路线就是,自我感动,不如感动别人!
“嗯!柱子哥,我听你的。”
翁群芳知道柱子哥孝顺,就连她那哥嫂都夸,老爹更不用说了。
可柱子哥肯定也想不到,她那婆婆有多过分,有多能吃啊!
“行,那你记一下,算算账。
优先做老人孩子的鞋,我和秦淮茹的鞋放在后边,不急。”
何雨柱又装上了,主要是他不缺鞋子穿,冬天穿皮鞋也挺好。
“嗯!柱子哥,还要记一下尺码。”
翁群芳跟着借了本子和笔。
“淮茹,你说一下咱们家里人的鞋子尺码。
我这就去问问一大爷。”
何雨柱把闺女放到椅子上,当即就去了东厢房。
“一大爷。”
“柱子,晓义在写字,咱们到外边说。”
东厢房里,易中海陪着大孙子写字。
“爸爸,我会写名字了。”
何晓义拿着铅笔,坐在小桌子前边。
“好好写,下午带你玩。”
何雨柱没关心儿子的学习,这才幼儿园啊。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老师那儿该送的东西,他从来没少过,打算一路卷下去。
“柱子,啥事儿。”
易中海跟着到了屋外。
“一大爷,刚翁群芳过来卖鞋子……”
何雨柱当即说了情况。
“卖鞋,这是要让贾张氏赚钱啊。”
易中海一下就明白了。
“可不是吗。我给咱们家所有人,包括我爹,您和一大妈,还有老太太都定了两双鞋。
贾东旭两口子拿到钱,应该就不会跟贾张氏闹了。”
何雨柱也没多说,相信一大爷能想明白。
“柱子,你做得好。
贾张氏胃口是大了点,那也是岁数不算太大,等人老了,就吃得少了,就跟后院老太太一样。”
易中海又说:“你一大妈出去买菜了,你这儿就别去了。”
“一大爷,不用买菜,家里准备着有。”
何雨柱想着现在是冬天,上个月已经备了不少冬储菜,今儿吃的肉也有。
“有就留着后边吃。”
易中海一脸笑容,他刚才打算去北屋给孙子拿一顶帽子,恰好在门帘外听了几句。
“那行!哎,你看我,忘了问鞋码了。”
何雨柱很快问到了鞋码,就回北屋去了。
“柱子哥,钱算好了,晓小的鞋五毛钱就够了。
一共十八双鞋,三十三块八,就算三十三块钱好了。”
翁群芳算出来也吓了一跳,这就三十多块钱了,那婆婆这几年该攒了多少钱啊。
瞧着吧,往后棒梗的学费什么的,她都不交,让婆婆去交。
这钱都要让婆婆拿出来才行。
“好,就这个价。
淮茹,先给拿十块定钱。”
何雨柱也没含糊,他相信贾张氏的实力,做的鞋子肯定好穿,这也是私人定制的,不行还能退换货。
“哎!”
秦淮茹当即就给了钱,她算过了,比在外边买鞋划算。
她也能想到,柱子肯定拿着鞋给公公送过去,就把多的钱给收回来了。
翁群芳拿到钱后,忙说:“我这儿让我婆婆加班加点的做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