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考虑建房独居
村书记和会计已经在知青大院商量事情,原来住着七个人,现在又增加了八个人,需要再建房子。
面积倒是挺宽敞的,两座土坯房,旁边各有一个厨房和洗澡间,中间隔着自留地,不远处还有一口井,靠山的位置有许多空地,沈依兰看着那边空地暗自思考着。
由于她需要频繁进入空间,所以独自居住成为了必要条件。
然而,这里的大通铺竟然要容纳五六个人一同就寝,这无疑会给她带来极大的不便。
因此,她必须想出一个妥善的方法来解决住宿问题。
毕竟,财富不宜外露,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险!
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她自然心知肚明。
天气很热,大家折腾了四天,也着实精疲力尽,只想要好好休息,奈何住宿问题迟迟都没解决。
直爽大胆的张美好,等得不耐烦,焦躁地大声说:“国家安排我们这些知青下乡,文件肯定是早就送来了。
住宿问题本应该早做安排的,你们却还在这商量来商量去的,到现在也没个结果。你们做事就这么没效率的吗?那以后要怎么领导我们搞农业大生产呢?”
知青们面面相觑,眼神里流露出对这位勇敢女知青的钦佩之情。
他们默默等待着,心中早已充满了不满和怨言,但却没有人胆敢站出来充当那个“出头鸟”,只能低眉顺眼地忍耐着。
毕竟,谁也不想成为被枪口瞄准的那只鸟,这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众人皆知。
这个没心没肺的孩子啊!
她究竟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呢?众人不禁心生疑惑。
更何况他们这些知青,以后不管是探亲还是回城,甚至是去趟县城或是出远门办事,都跟领导申请,这可是掌握着大家的命门,是只能交好而绝不能得罪的!
张美好的声音引来了书记和会计!
村书记叫周平,是个五十岁的精神长者,高高瘦瘦的,模样端正斯文,一身读书人的文雅气息,听说以前读了三年私塾,是村里同辈中最有文化的!
会计叫江建国,年纪约莫三十岁,穿着白衬衣黑色裤子,戴着黑框眼镜,衬衣口袋还插着一支钢笔,面容严肃,感觉是个做事细致古板的人!
江会计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张美好,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要透过她的眼睛看到她内心深处一般,然后开口质问道:“刚才说话的人可是你?”
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面对江会计如此凌厉的质问,张美好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挺了挺胸,一脸坚定地回答道:“没错,就是我说的!”
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充满了自信和果敢。
那副模样,宛如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牛犊,全然不知老虎的凶猛与厉害!
江会计见状,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怒意。
他正欲开口训斥一番,却不想一旁的周书记眼疾手快,连忙伸手拦住了他。
周书记毕竟上了年纪,阅历丰富,为人和善,他和蔼可亲的说:“是我们大队工作没做到位,请大家海涵。这里的环境大家也看到了,只能先委屈大家集集了,明天我再把所有的知青召集起来开个会。”
周书记说完就和江会计离开了!
大家都提前行李先进屋里,入眼是长长的大通铺,几个柜子子靠墙摆放,中间一张桌子,四张长板凳。
老知青有三四个,又增加四人,炕上睡不下那么多人,所幸是夏天,还能打地铺,将就着睡几天。
高婷抱怨道:“以后该不会都要住这么多人吧?”
赵薇也面露难色,这集体生活矛盾多,她很想要一个人住,偏偏却只有一个住的地方。
沈依兰是从不担心,无论如何她都是要独居的,再说安排住宿,书记一人就能成事,连会计都来了,就证明村里是打算再建两间知青所的。
会计是管钱理账的,能出现在这,就很明显了。
刚好沈依兰也打算自己出钱盖个房子,得想想想怎么和村长说,让他批块地,最好把自留地也分好。
然后再找个人一起,别显得自己那么特别。
就在大家整理东西时,门外传来响动声,牛二虎运着粮食来了。
邀和了一声,所有知青就都到院子中来。
人人都是按工分领粮,插队的知青刚来没有工分,先从队里安排一批粮,之后上工了再慢慢扣工分。
用预支的粮,撑过刚开始的这一个月。
男知青每人三十五斤粮,二十五斤玉米面,五斤高粮,五斤洋芋。
女知青每人三十斤粮,二十斤玉米面,十斤洋芋,五斤大豆。
这些粮至少得吃一个月。
数量上看起来比城里多,但全都是粗粮,城里七成都是细粮,细粮贵些,数量就少些。
曾铄斌第一个哀嚎:“怎么全是粗粮啊?一点细粮都没有?”
其他人虽没出声,但表情都很难看,全都是住在城里,吃惯细粮的,这一下着实难适应。
高婷小声询问:“这洋芋不是菜吗?怎么也成了粮食了?”
牛二虎接话道:“我们这洋芋产量高,很多人都用它来填饱肚子的。既然分好粮,我就先走了,等会有不明白的就问下工的老知青。
这一斤肉和两个西瓜是村长给大家的,欢迎知青们到来。”
各自提着粮安置好,休息了半个小时后,老知青们都回来了。
女知青分别是年长的王思念、圆脸的张瑜瑶、瘦弱的冯美兰、高个的冯小青。
男知青分别是国字脸的李青山、瘦高个的张杰、粗犷的刘大海。
大家互相认识后,就开始准备晚饭。
来这里的第一餐,大家一起吃,以后各自搭伙,或自己做。
王思念性格爽朗,下乡有四年了,又也年长大家几岁,充当了大姐姐的角色,主动新知青介绍道:“后山上有柴火,烧火做饭要用得各自去捡,平时有时间也能上山去挖野菜和菌菇,秋收后,榛子、粟子、松子都成熟了,都能去捡来当零嘴。
这里只产一季的稻谷,冬天要下五个月的雪,从十月中旬到下一年的三月中旬,大约有二十场雪,气温异常寒冷,到时候得多备些柴火和煤球,做饭和烧炕。”
高婷心有不甘地问道:“王姐姐,我们来的时候,看见村口住了一大片的谷子,怎么一点都没发?还要用洋芋充饥啊?”
王思念很有耐心地回答道:“是种植了很多,但是细精都得交公粮啊,再说如果吃细粮,那就更吃不饱了,换成粗粮才能勉强度日,因为这里有四个月是没怎么干活的,很多人猫冬,还都是只吃一餐。
每个壮劳力每年也就分得百来斤细粮,还都是带壳的,这些大米,几乎所有人都不舍得吃,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来兑换粗粮,都换成玉米面,才能熬过漫长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