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岁月有痕再回首 > 第9章 呼和浩特

第9章 呼和浩特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有一句俗话说“人不跟命争”。命运已经注定我是漂泊在外的命。也不是我没有故乡,我爱我的故乡,也曾经想和她融为一体,但故乡没有接纳我,虽然是显而易见的原因,终归还是命运没有给我安排那种机缘。

    在故乡近一年的时光里,尽管已经培育了一定的感情,也慢慢地在适应着故乡的水土人情,悄然地编织着理想的花篮,但这只不过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所以我不忍离去,但又不得不离去,因为我如果不走出去,可能命运更凄惨。

    一听过母亲的追述,解开了我们的一些谜团。

    原来他们都是通过基督教会这层关系和父亲取得联系的,皆于客观环境的催逼,也是为了保护自己谨慎行事,效仿了古成语所说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蒙敝视听的做法,才得已从故乡走脱……。

    经过两天一夜的疲劳旅途,第三天清晨终于到达了归绥市,就是现在的内蒙首府呼和浩特。

    来接我们的不是父亲,而是一个六十来岁老者。高子高高的非常健壮,面目慈祥和善。

    见着母亲说道:“是逊贞姊妹吧?我姓贾,是秋声让我来接你们的。”“知道,知道。快叫贾大爷!”“贾大爷好!”“路上劳累了,先到我那歇歇吧。”我一听就知道是个老乡,没想到几千里之外还能听到熟悉的和蔼而又绵柔的乡音。

    贾大爷帮着我们把行李放上车,我们坐稳后贾大爷向车倌打个招呼:“新城大西街三十六号”。 后来才知道这种马车在归绥称“大板车”, 是一种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相当于现在的出租车。我们坐着大板车出了车站,上了公路。

    归绥的十月是金色的秋天,清晨的空气清新而温和。

    又来到一个新的城市,诱发着我的好奇心,边浏览着边听贾大爷讲归绥市的事。

    贾大爷说旧绥是绥远省的省会,以前也叫过归化市、厚和市,是傅作义的老地盘。北京和平解放,绥远也和平解放,傅作义有功,给了个水利部长。他的部下也都就地改编,在军队和政府部门担任着一些不重要的职务。

    我望着路两旁高高的钻天杨,洁白的树干亭亭玉立,金黄色的树叶随着晨风微微的飘动着。这条路的路面是沙石结构的,近似自然路,就当时来说已是较高级的了。像这样的路全市也只有两条,一条就是通往车站的,另一条是由新城到旧城的。

    六十多年前的旧绥和现在的呼和浩特简直就是天壤之别。虽然是个省会,又是个古城,但是老土的不行。全城没有一条水泥马路,更不要说柏油路了。新城的四条主街也是夯实的沙石路,旧城的商业街都是石条路。街上很少见到汽车,下旧城上新城,拉脚载客的就是大板车,一二分钱拉一位,统一定价,已经是很专业的了。

    记不清是五一年还是五二年,全市有了第一辆公共汽车,是烧木炭的,车后面背个用汽油桶作的大桶灌炉子,冒着浓烟。从旧城到新城试运行时免费乘坐,没人敢坐。后来,有几个楞货壮着胆试坐了一次,旁观的人还嘲笑着:“真楞!不怕烧死在里边!”当时就是这么落后。

    我们的马车从车站的大路上拐了个直角,往东上了去新城的公路上。这条路两侧种的全是垂柳,绿树成荫,清爽宜人。

    没行多久,一座城廓蓦然出现在眼前。贾大爷说这是西门,紧挨着城门洞前是环城河和石桥。

    我们的车跨上了石桥,我仰望着矗立雄伟的城门楼子,好像似曾相识:是在北京还是在太原见过?

    走进高耸的拱圆形的城门洞时,一股清凉的寒气迎面扑来和马蹄踏着石条发出的叭哒、叭哒清脆的共鸣声。

    出了城门洞就是一条笔直宽敞的东西走向的大街,即大西街。贾大爷的家就在街的南侧。一大早有商店还没开门,有的正在洒水扫门脸。街上行人不多,贾大爷说这是新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马车停到贾大爷家门口,只见他家房屋的后墙正对着大街,右侧有个小门洞,后墙挂个“贾记修鞋” 的牌子。

    我们跟随着进了他家的小院,院子虽小但规整的井然有序。正房三间住人,西房是他的工作间和凉房,院里还有一架葡萄。贾大爷把我们让进正房,屋里布置的齐齐整洁,一看就像是勤俭人家。

    他让小儿子永恩给我们打上洗脸水,跟我们说:“到了,这就是到家了。你们先洗漱下,我已让永贤去找秋声去了。他在城外住,就快到了。” 说着就给我们准备早饭去了。

    稍时,屋外有停放自行车的声音,父亲来了!一个高挑的身影撩起帘子进了屋,是父亲。比两年前瘦了许多,穿着件灰色的长袍,一脸疲倦的神态。大哥、姐姐、妹妹齐声叫着:“爹!”只有弟弟太小了,用惊恐的眼神望着他,在他的印象里似乎没有这个爹。

    我张着嘴不知道自己是叫过了还是没叫,总感觉已经没有那种急切、期盼或是激动的心情,而是平静、木讷,隐隐有一种潜在的埋怨和不解的逆反情绪。觉着这个人并没有给我们多少父爱和对家庭的关切。尤其是对哥哥,大哥已经是二十多岁成家娶妻的人了,在他面前显的不是敬畏而是惧怕,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像个仆人一样,垂手站立一旁,随时听从差遣!

    父亲向母亲和哥哥询问了一些老家的情况,我们孩子们在葡萄架下和永恩玩耍着。

    吃过早饭后,贾大爷雇了两辆三轮车,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居住的地方,这房子也是父亲托贾大爷给租的。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