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的黄牛
文然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家里的收入主要以务农为主。他的爷爷是一个传统的地道的农民,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从就社会走过来的,经历过最贫穷的时代,没有上过学堂,因此,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出去过,所以也没有什么想法和见识,就像一头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一辈子。据文然父亲说,曾经文然生活的地方,土匪猖獗,在文然爷爷刚出生不久,就有土匪进村抢粮食,为了躲避文然的曾祖父匆忙中忘记带走他的爷爷,独自一人就在木房子的二楼。等土匪来时,他没有哭泣,安安静静的坐着木板上,可能因为土匪也缺粮,并没有带走了作为小土匪,万幸中也没有被土匪打死。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文然的爷爷似乎命中注定坎坷,在几岁时就没了老板。文然的曾祖母为了养活几个孩子,只能将作为老大的文然爷爷出去干活,给本村的地主放牛为生养活自己。
如果只靠文然爷爷以务农为主,估计后续就没有文然他老爸及叔叔们了,因为这样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好歹文然的奶奶属于女强人,强势但不欺凌别人,就是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而且加倍奉还”,因此,村里没有人好欺负文然他们一家人。而且文然奶奶勤俭持家,心灵手巧,具有经商头脑,经常白天干活、晚上织布,然后在赶集之日将布卖出去换取粮食,经过文然奶奶那一辈的努力,生活逐渐好起来了,甚至盖起了新的木结构的房子。
当然,在文然的印象里,他最喜爱的就是他的小叔——良喜。从小文然的小叔就特别喜欢黄牛,可能是因为到时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牛,用来作为犁田耕地的一种必需的工具之一,心里认为黄牛太辛苦,就像他自己的一生一样,早早就失学了,为了养活自己几岁就开始跟着别人学吹唢呐,那时红白喜事都会邀请吹唢呐的来庆祝或祭哀,这既能体现办喜事人家的实力,又是面子的需要。有时为了去吹唢呐,在读初中的他经常请假,导致学业拖欠严重,成绩下滑的快,甚至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听不懂课文的内容,因此,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后来,也跟随外出打工的务工潮,去了江浙地区进厂打工,一去就是十年不回家,据他自己说,他在那边的厂里做鞋子,工资低,时间长,很辛苦而且一点自由都没有。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换厂子。后来觉得也挣不到什么钱,干脆回来了,刚好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因此,回来后,重操旧业,继续干起吹唢呐的活,但是这活也随着时代发展,在农村乐队的冲击下,只有白事才有人请吹唢呐,在文然的家乡这是一种传统,否则不能体现主人家的孝心。
随着吹唢呐活的骤减,无奈只能干起农活,因此,他从打工挣来的钱买了一头小黄牛,专门为了犁田耕地。但他对牛的喜爱超乎常人,春夏季节,经常在青草生长最茂盛的地方,单独放牛,让牛每天吃的饱饱的,而且每天给小黄牛梳理牛毛。到了秋冬季节,总是给小黄牛投喂米饭,糠粑,甚至为让牛驱寒,在预留的稻草上撒一些米酒,让牛吃。
在他的精心养护下,小黄牛生长的很快,一两年的时间都长成好大威猛全身长满膘肉的成年大牛了。文然也经常在寒暑假和放学后的时间跟着小叔放牛、养牛,潜移默化里也非常喜欢牛。
文然的小叔非常喜欢看牛打架,为了让自己养的大黄牛打赢架,他甚至对自己养的黄牛打起了主意,在对牛角进行了修剪,使牛角非常的尖锐,在对打时经常把别人的牛打的牛头直流血,甚至牛身上都有很深的血痕。牛打赢了,他就高兴地像个小孩子一样,用尽所有的赞美之词夸奖自己养的牛厉害,和养牛技术的牛掰!但打输时,心情郁闷一整天,然后回去使劲地给牛喂好吃的!而且在牛闲来无事用牛角打土的时候,他就专门训练牛攻击的动作,为他使劲的加油鼓劲!他养的牛打架越来越厉害,周边的村寨也越来越出名,都说他是牛痴!
他自己却从来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觉得牛除了耕田犁地,应该有自己的兴趣,不然就像的他的青春一样,毫无色彩,就只是在黑白的世界里忙碌!
后来,文然上了大学,对牛也越来越关注的少,耕牛对于农村也逐渐失去主力地位,机械化程度越来越普及!但是在他的心里,他的小叔良喜是与众不同的存在,在他的眼里,他小叔的生活的地方虽然小,但是内心世界丰富多彩,被各色的色彩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