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四类 图牌门
旧说。以敕修清规。念诵巡堂图。西为上头书。为非。曰。凡造图。挂之壁。则北方可在上头。盖挂之必於北壁也。若书籍中造图。反此。须南方在上头。盖看书者。倚南窻取明。则图南成南方也。
忠按。行事钞结界图。律苑事规戒坛图。皆南方在上头。又文献通考。宗庙考。大袷图。南方在上头。又三才图会。七庙图。及公刘相阴阳图。竝以南为上头。故清规图。实背本式。如余此书中。但随便。不拘本式准古图而已。览者须知之。
●楞严图
敕修清规。出图帐云。堂司依戒腊。写楞严图。念诵巡堂图。被位图。鉢位图。戒腊牌。
●念诵巡堂图
见楞严图处。
●告香图
敕修清规告香云。住持允从。即报堂司。出告香图。
告香图详彼。
●入室图
入室见埀说门。其规详敕修清规。
忠曰。解敕修者。造图多谬。余今依旧图改正。
●茶汤问讯图
见经柜图处。
忠曰。众寮。一切茶礼汤礼。炉前三巡问讯等图也。
●夏中行茶汤瓶盏图
见经柜处。
敕修清规注云。兄弟结缘。随意书名
解者曰。结缘行礼也。然今日本。预差人定之。
●僧堂图
见殿堂门。僧堂处。
●僧堂出入板图
见殿堂门。出入板处。
●鉢位图(十六板首)
旧说曰。被位图。平僧排僧堂图也。鉢位图。蒙堂排僧堂图也。
敕修清规出图帐云。惟鉢位图。当分十六板(余随僧堂大小不拘)。除单寮。西堂。首座。勤旧。排板头外。其余竝依戒腊。旧以送蒙堂者排副鉢。後因争竞不排。
又与被位图交看。
敕修清规。僧堂十六板首。鉢位图云。
按永平赴粥饭法。圣僧侍者位。在侍者最末。又律苑事规僧堂图云。
●被位图
旧说曰。被位图者。僧堂大众位也(又见鉢位图处)。
敕修清规鉢位图云。被位仿此。不分板首(见鉢位图处)。
忠曰。被位。不分板首。如今所录。备用清规甲乙丙丁次第坐。是被位也。板首者。第一首座。第二西堂。第三後堂。第四後堂分手。第五第六七八如图。是鉢位也。板首侧一位。是副鉢位也。且第一副鉢位。首座右侧。是也。第二副鉢位。西堂左侧是也。已下例知。
备用清规被位鉢位图云。
副鉢位。非备用图忠因加之令易晓。
●众寮图
见殿堂门。众寮处。
●经柜图
忠曰。众寮排位图也。僧堂曰函柜。众寮曰经柜(见器物门)。
敕修清规。众寮结解。特为众汤云。堂司图帐已定。寮元依戒排经柜图。茶汤问讯图。清众戒腊牌。入寮资次牌。净发牌。夏中行茶汤瓶盏图。
●三牌
三牌。排列於佛殿。本尊前。
元朝禅刹。三牌式云。
左 皇后齐年 齐年者。齐等皇帝万岁也。
中 皇帝万岁
右 太子千秋
建仁寺禅居庵大监禅师所建三牌云。
南方火德火部圣众
今上皇帝圣寿无疆
檀那本命福禄寿星
品字笺云。广韵牌牓也。以张官府之谕言者也。词之长者。列于牓。其短者。则书之牌。即今榜文牌票之谓。
续灯录净因道臻禅师章云。如何是净因境。师云。法广殿牌。仁宗亲写。
●位牌
义堂日工集云。位牌。古无有之。自宋以来有之。
敕修清规尊宿移龛云。法座上挂真。安位牌。广列祭筵。
朱子语录云。主牌。荀勖礼据隋炀帝所编礼书有一篇。荀勖礼乃是。云濶四寸。厚五分。八分大书某人神座。不然。只小楷书亦得。
忠曰。八分者。八分字也。据此位牌自宋已前有之。
●三界万灵牌
牌云。
三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
大监小清规。月中。每日。粥时念文。廿九日云。祝献三界万灵十方至圣。
古德曰。或谓。先万灵後至圣。倒语。非也。有深义在。
●善月牌
敕修清规善月云。预先一日。维那令堂司行者。覆住持。报库司。挂善月牌于殿门前。
●祈祷牌
敕修规清祈祷云。维那。和会堂司行者。报众挂祈祷牌。
梦窻梦中问答云。弘安年中。有蒙古来寇之流言。时法光寺禅门(时宗)无惊懆色。但日日请建长长老。佛光禅师。及诸宿达。法谈而已。其奇特事业。具载佛光普说中。其後创立圆觉寺。大兴禅宗。蒙古不复来寇。父子保世清平。临终亦自在矣。尔後子孙相续。崇敬佛法。虽然其见世法也重。信佛法也轻。故天下大祸未现。数数命禅刹。行禳祓。於是乎禅刹祷事稠故。皆挂祈祷牌。其众僧。唯以诵经讽咒。为日用。而禅床工夫。废而不做。如诸小院。复有小檀主。例请祈禳。僧家专利名者。亦以此为第一义。遂忘失本分一大事。岂非禅法破灭因缘耶。
●讽经牌
敕修清规。圣节云。行者覆住持。来早殿上。启建讽经。仍报诸寮。挂讽经牌。
●念诵牌
敕修清规圣节云。节内。遇三八日。堂司行者。覆住持两序诸寮。挂念诵牌。报众。
●戒腊牌
敕修清规戒腊牌云。堂司侍司众寮。预依戒腊。写造至十四日午後。堂司牌。列僧堂前上间。侍司牌。列法堂下间。众寮牌。列寮内。各备香几炉烛供养。大众各炷香展拜毕。仍各收牌挂起。
又见楞严图。经柜图处。
旧说曰。如蒙堂勤旧。则位不依戒次。但侍者。以戒腊。为次第矣。又蒙堂中。勤旧者。不上戒腊牌也。
永平道元禅师戒腊牌式云(草单是也)。
某国某州某山某寺。今夏结夏。海众戒腊。
如後。
陈如尊者
堂头和尚
建保元戒
某甲上座 某甲藏主
某甲上座 某甲上座
建保二戒
某甲西堂 某甲维那
某甲首座 某甲知客
某甲上座 某甲浴主
建历元戒
某甲直岁 某甲侍者
某甲首座 某甲首座
某甲化主 某甲上座
某甲典座 某甲堂主
建历三戒
某甲书记 某甲上座
某甲西堂 某甲首座
某甲上座 某甲上座
右谨具呈。若有误错。各
请指挥。谨状。
某年四月三日 堂主比丘 (某甲) 谨状
●入寮资次牌
见经柜图处。
旧说曰。入寮资次义未详。
●接住持牌
敕修清规入院云。隔宿挂接住持牌报众。
东渐清规入院仪式云。凡入院前日。挂接住持牌於堂前下间。当日挂上间。用黄纸。
又东渐清规云。梦窓国师。粥罢挂接和尚牌(清规隔宿挂之)。愚谓。隣封名德。江湖尊宿。来访。则挂接和尚牌。考钟伐鼓耳。若入院则挂接住持牌。不可言接和尚也(又见接尊宿牌处)。
书言故事延接注云。延引也。接迎也。
●接和尚牌
敕修清规报谢出入云。住持出入。则知事探伺归期。令堂司。挂接和尚牌。报众。鸣钟门迎。住持。先令传语免之。
旧说曰。住持外出。经四五日。或十日。归则挂接和尚牌。而迎之。
忠曰。东渐曰。隣封江湖尊宿来。则挂接和尚牌(详接住持牌处)。余谓。虽本寺住持。已入院後。外归。则亦可挂接和尚牌。但入院时。不可挂接和尚牌耳。
已下。畧举门迎因缘。
联灯会要。长沙岑禅师章云。师游山归。至门首。首座问。和尚甚处去来。师云。游山来。云到甚麽处来。师云。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云大似春意。师云。也胜秋露滴芙渠。
●接尊宿牌
敕修清规。迎待尊宿云。尊宿相访。须预挂接尊宿牌。鸣钟集众。门迎。彼若尚简。则潜入寺。住持必於寝堂。具香烛相接。
义堂和尚曰。接尊宿牌。可书和尚。接住持牌。可但言住持也。 忠曰。即书接尊宿和尚也。
●接官牌
义堂日工集云。康历二年。五月十三日(时义堂住建仁)。挂接官牌。奉迎府君(义满公)。临期。大小钟鼓皆鸣。余率两班大众。出迎三门。钧旆入门。余引自正门。入佛殿。府君炷香三拜罢。余送归特榻。乃烧香。归知事班首。与官榻相对而立。行者鸣磬。真珠西堂举唱药师如来。侑艺正仁二僧。和之。维那举大悲咒。余炷香三拜。回向毕。余引君。入方丈。点心。官伴。管领一人。僧伴。普明国师。东堂兰洲。天龙大清。等持物先。烧香清祖侍者。点心罢。余引君。归歇处。道话。少顷鸣鼓上堂。府君特榻。诸山列在座下。钓语。问答。提纲。自叙。谢辞。拈提。罢。斋会。会罢还驾。
●上堂牌
敕修清规上堂云。凡旦望。侍者分付客头行者。挂上堂牌报众。
●小参牌
旧说曰。小参牌。入院。则小片纸。书今晚两字。贴牌左肩。四节。则书昏钟鸣三字。贴之。
敕修清规。入院当晚小参云。侍者令客头报众。挂小参牌。
●普说牌
敕修清规普说云。侍者。令客头行者。挂普说牌。报众。
若告香普说。牌左肩。贴告香两字。 校定清规云。侍者寮行者。粥後挂普说牌。小书告香二字。
●告香牌
敕修清规告香云。堂司行者。预逐一报众。挂告香牌。
备用清规告香云。堂司。预晚挂告香牌。牌左云。告香罢。普说。
●入室牌
敕修清规入室云。遇开室时。粥前。侍者令客头行者。僧堂前。诸寮。挂入室牌。
●秉拂牌
敕修清规。四节秉拂云。秉拂人。令行者僧堂前。挂秉拂牌。
●坐禅牌
永平清规辨道法云。早晨坐禅。挂坐禅牌。余时坐禅。不挂坐禅牌。
忠曰。余时者。晡时。黄昏。後夜。三时也。
●静牌
坐禅牌。又言静牌。静者。静虑也。
诸祖偈颂。慈受深禅师示众云。静牌才挂。宜各默然纵不挂时。岂可谈笑。
●坐参牌
敕修清规坐参云。斋罢。堂司行者。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参牌。
●放参牌
永平清规辨道法云。放参时。挂放参牌。昏钟鸣。收放参牌。
●照牌
敕修清规赴茶汤云。先看照牌。明记位次。免致临时仓遑。
忠曰。看照牌。明记位次。照义解得过半矣。凡照者。二物相照。而鉴识也。如照牌。座间早有座牌。贴各位了。然着座人。不得入席预见之。故於外面。别设牌。造座间样式。小片纸。书众名。贴各位。着位人。审视之。记己所着位毕。然後入座间。照看外牌位而坐。贵免致仓遑败阙矣。
旧说曰。照牌者。座间不排名牌。只门外设木坐牌。造排坐位图。而树之。大众审照视己之上下位。及时着席而已。其照视左右者。为能知隣位。则於己位不迷也。是以照视上下为照义。或曰。能明视己位故云照。或曰。就照牌能视己位。在某人下某人上。故云照。或曰。照视己位在自上几位自下几位故云照。皆解不得照字。故今不取之。
忠曰。今时照牌。用纸数十幅。连接令方。上横题第一筵照牌图等字。其下图席样。以小片纸书名。以糊排贴。一如本席。众及时入席。照依外牌着坐。
敕修清规迎待尊宿云。寝堂钉挂帐幕。排照牌。 又方丈特为新旧两序汤云。烧香侍者。预排照牌。至时鸣鼓。 又方丈管待新旧两序云。寝堂设位排照牌。客集报住持。出接。各入座依照牌立定。 又方丈特为新挂搭茶云。各依照牌。归位立定。 又尊宿迁化管待主丧等云。排照牌。都寺行礼。 又嗣法师忌云。若讲特为伴真汤。斋罢。方丈客头请西堂两序。晚间对真。相伴吃汤。排照牌位。
禅林照牌似朝廷混牓。 事物纪原云。宋朝会要曰。大中祥符四年五月。晁迥等奏。引试进士。预令於贡院纳案子。试前一日。贡院出牓。晓示。逐人排坐位处所则引试之有坐位牓。自此为始。今亦为之混牓。
●坐牌
忠曰。日本丛林行礼。用小纸片。书一众名位。而随二出四出等座。逐位次排之。牌首以糊少许。贴床。大众未着座已前。先入认记己位毕。而出。及时次第。着其牌位。贵免颠沛矣。
传灯录金州操禅师章云。一日请米和尚斋。不排座位。米到展坐具礼拜。师下禅床米乃就师位而坐。师却席地而坐。斋讫米便去。侍者曰。和尚受一切人钦仰。今日座位。被人夺却。师曰。三日若来。即受救在。米果三日後来云。前日遭贼。僧问镜清。古人遭贼意如何。清云。只见锥头利。不见凿头方。
●木座牌
旧说曰。小木牌书众名。牌首穿xiao穴。别设大板。板上列植小钉。而以小牌。逐位次排。挂定之。
又有板上直书名者。 敕修清规。方丈特为新旧两序汤云。钉挂寝堂。铺设坐位。
解者曰。是非纸座牌。又非木座牌。但朱漆板上。书众名位。而钉挂其板也。犹如鉢位图。
●煎点牌
敕修清规受嗣法人煎点云。法嗣令客头请两序单寮诸寮。挂煎点牌。
●点茶牌
敕修清规方丈特为新首座茶云。客头报众。挂点茶牌。
●点汤牌
敕修清规库司四节特为首座大众汤云。都寺分付客头。请勤旧蒙堂诸寮。各挂点汤牌。
备用清规寮元云。朔望。系寮元。自烧香。令挂点汤牌。烧汤出盏。
●特为照牌
敕修清规方丈四节特为首座大众茶云。请客侍者。巡堂请茶。堂前排特为照牌。
特为位。见座位门。
●特为牌
敕修清规。方丈特为新挂搭茶云。侍者令客头依戒列名。写特为牌。或作四出六出。首座光伴。诸方名胜。必与住持对面位。若有异议。则於名胜内。推戒最高者坐之。参头与光伴对面位。盖受送者。先谢榻位。此同赴茶耳。
解者曰。书照牌。以名胜排定之特为位。此谓特为牌。特为位。即是住持对面位也(特为位。见座位门)。
●巡寮牌
见丛轨门。巡寮处。
●直堂牌
敕修清规坐禅云。堂中。有直堂牌。刻云。
轮次直堂。周而复始。 住山押
两面刻。 照依被位资次。每日五更钟绝後。交下次人。终日看守。
●开浴牌
见丛轨门。开浴处。
●浴室内小牌
敕修清规知浴云。室内。挂小板。旁钉小牌书云。
鸣板一声添汤。二声添水。三声则止。以此为节。
备用清规知浴云。室内小牌。白字。
一汤。二水。三满。打小板。
三满。有作三止者。
●入浴资次简板
敕修清规知浴云。其入浴资次。当刊揭浴室外。
解者曰。资次者。第一通僧众。第二通头首。第三通行者。第四通。人力。监作行者。知事等。如此书。镌板。挂浴室外也。
●普请牌
见丛轨门。普请处。
●净发牌
见经柜图处。
●拾遗牌
禅林宝训云。山堂住黄龙日。有智恩上座。为母修冥福。透下金二钱。两日不寻。圣僧才侍者因埽地而得之。挂拾遗牌。一众方知。盖主法者清净。所以上行下効也。
镜堂圆禅师录。示兄弟拾得物。不挂拾遗牌者。偈云。丛林百丈古清规。遗者应须挂拾遗。若也便将为己有。亦名偷盗罪无疑。
孔子家语相鲁篇云。孔子初仕。为中都宰。男女别涂。路无拾遗。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後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云云)。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淮南子览冥训云。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云云)。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
●触落牌
敕修清规净头云。稍有狼藉。随即净治。
解者曰。厕有触落牌。若有狼藉。自不洗之。则挂牌。报净头。令洗净焉。
或曰。牌一面书触字。一面书落字。触是不净义。落是遗落义。若有不净秽污。则挂触牌。而报净头。若鞋履等。落厕内。则挂落牌。而告净头也。
●唱衣牌
敕修清规。亡僧唱衣云。荼毗後。堂司行者。覆住持两序侍者。斋罢。僧堂前。唱衣。仍报众挂唱衣牌。
●送灰牌
敕修清规。亡僧入塔云。堂司行者。预报众。挂送灰牌。
忠曰。送煆骨入塔。兼其荼毘时余灰。故曰送灰也。
●过渡牌
江湖集敬叟庄和尚。送人之污水颂云。小朵峰前绊草鞋。奯公帆挂待君来。风休水面平如镜。下却江头过渡牌。
联灯会要。岩头豁禅师章云。师因沙汰。遂於鄂州湖边。作渡子。两岸各挂一板。有人过渡。打板一声。师云。阿谁。或云。要过那边去。师乃舞棹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