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 章 进窑取砖
从自由市场里出来,三人便骑上自行车,返回红星大队。
在刘惠的家里,兄妹俩休息了一会儿,便与刘惠告别,骑车返回七湾大队。
回到家中,已接近十点,苏臣先将那串佛珠收好,然后前往窑厂,看看那边的情况。
苏臣来到窑厂时,黄羊已经将一千块砖坯放进实验窑,现在正在封窑门,为了窑内不漏气,窑门一定要封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黄羊对实验窑再三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开始点火。
在任何时候,烧窑点火是非常讲究的,选择吉日是一个方面,还要祭拜窑神。
今天风和日丽,算是良辰吉日,七湾大队一些干部也来到现场,来此看热闹的人更是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黄羊让人在现场搭建了一个祭台,摆上祭品,现场宰杀了一只大公鸡,开始祭拜。
村里人不懂这些,整个祭拜仪式都是由黄羊主持,在恭读完祭文后,便恭请圣火。
接下来,祭台前鞭炮齐鸣,一个巨大的火把被点着,瞬间燃起熊熊大火。
根据事先安排,由大队长王涛进行实验窑点火,他接过黄羊递过来的火把,来到大火把的前面,将手中的火把点燃,然后走向实验窑。
在众目睽睽之下,王涛点燃了第一把火,很快出烟口处,升起了滚滚浓烟。
现场一下子热闹起来,人们欢呼雀跃,拼命的鼓掌,七湾大队终于有了自己的窑场。
目前点燃的还只是实验窑,能否炼制出合格的建筑用砖,现在还不好说。
此时的黄羊,兴奋无比,非常自信,他有信心烧制出合格的砖块。
接下来的几天,黄羊都是日夜守在实验窑旁边,亲自动手,丝毫不敢怠慢。
在烧制过程中,要向窑顶注水,这是个技术活,一定要把握尺度,否则烧制出来的砖,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
为了多培养几人烧窑工,黄羊手把手的教授他们,细心的讲解,几人学得非常专注,渐渐进入状态。
经过三四天的灼烧,实验窑里的砖坯彻底烧透,见火候差不多了,黄羊便开始渐渐熄火。
在熄火等待窑温下降的过程中,还要向窑内渗水,这时要非常小心,注意用水量,严格把握尺度。
经过一天的等待,窑温终于降了下来,接下来便是开窑,等热气散尽,成品砖就可以出窑了。
现场的人都非常紧张,看着黄羊。
黄羊胸有成竹,感受着从砖窑里散发出来的气息,知道这窑砖应该没有问题。
要想砖窑内的温度彻底降下来,人能安全的进入窑内,还要等上一段时间,黄羊推算了一下,估计黄昏时分,便可以进窑取砖了。
等待的时间虽然只有十个小时,但人们觉得这段时间非常漫长。
终于等到了黄昏时分,窑内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人员可以进入了。
窑场前来了大量围观的村民,他们终于等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此时的黄羊成了全场的焦点,所有的人都在注视着他。
黄羊提着一个藤条箩筐,在众目睽睽之下,走进了砖窑。
片刻之后,黄羊提着箩筐,从砖窑里出来,人们看向箩筐,里面装有一些砖块。
黄羊放下箩筐,从里面拿出一块砖,向现场的人展示。
出窑的砖呈红褐色,比一般的砖要重,质感细腻,一看就是块好砖。
接下来,黄羊要对烧制出来的砖进行测试,他接过一名工人递过来的青砖,用力将两块砖拍在一起。
只听见一声脆响,手中的那块青砖断为两截,掉在地上,而红砖却完好无损。
人们一阵欢呼,亲眼见识了新砖的质量,即使是从实验窑烧制出来的,质量也是杠杠的。
测试还没有结束,黄羊接过一块红砖,这块砖的颜色要淡一些,看上去比较厚实。
黄羊如法炮制,再次将两块砖拍在一起来,红砖碎成好几块,纷纷掉落到地,而手中那块红褐色的新砖,依然完好无损。
人们再次欢呼起来,黄羊丢下手中的砖块,激动的举起双臂,大喊起来。
“成功啰。”
“……”
苏臣站在旁边,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也是激动不已,黄羊能烧制出高质量的红砖,除了与他精湛的烧窑技术有关外,还与这里的土质有关。
黄羊说过,这里的黄土叫黄粘土,是烧砖的绝佳原料,一定要合理的用好,让它发挥最大价值。
烧制出高质量的红砖,给了众人极大的信心,窑厂所有的工作继续进行,制作砖坯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实验窑继续烧制砖坯,建设真正的砖窑,还需使用大量的红砖。
眼下砖窑建设进度开始加快,一旦正式砖窑建成,一次就能烧制出一万多块砖。
在那个年代,窑厂光烧砖不烧瓦,肯定是不行,黄羊开始考虑制作瓦坯,这种黄粘土用来烧瓦,肯定是没有问题。
一个砖窑,可以同时烧制砖瓦,将砖坯摆放中心,瓦坯则摆放在外围,层层叠叠的摆上去,可以一直摆到窑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制作砖坯的速度跟不上,还要大量的招收窑厂工人,生产砖坯。
根据那个时候的市场行情,一块砖能卖到四分钱,而且供不应求,根本不愁销路。
由于黄羊生产出来的砖质量过硬,即使将价格提到五分,也会有很好的销路。
采用人工制作砖坯,效率低下,导致窑厂的产量一时难以提升,看来购买制砖机械,势在必行。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月底了,苏臣准备去一趟红星大队,看看这个月水产品的收入情况。
自从苏宁有了自行车,只要家中没有什么事情,她就会骑车过来,给刘惠帮忙。
苏臣计算了一下,自己快二十天没有见到刘惠了,今天一定要过去。
“苏宁,今天去红星大队,你就不用骑车了,哥骑车带你。”
“好的,哥已经有好多天没有去那边了,刘惠姐多次提到你,问你是不是很忙,她一定是想你了。”苏宁笑着说。
“是吗,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再不过去,她还以为我丢了。”苏臣开口道。